青山腳下,平整公路上,一羣高大的黃牛沐着夕陽踏途而歸,寧靜致遠,愜意悠閒……這是位於新建鎮楊公橋村張公橋自然村巖清牧場正大門牆上的一幅彩繪圖。
牆上的黃牛就是我國五大地方良種牛之一的延邊黃牛,以及原產於瑞士阿爾卑斯山區的西門塔爾牛。如今,這兩個品種的100多頭牛跨越2500公里,千里迢迢從吉林來到縉雲,已在縉雲新家適應了2個多月,長勢和精神狀態都非常不錯。
千里之外放養,轉場育肥養殖
牧場內,黃牛毛溜光滑,眨着濕漉漉的黑眸不動聲色地瞧着人,有的黃牛蹭着圍欄撓癢癢,温順地任人撫摸其毛髮;有的矜持莊重,對任何示好無動於衷;有的性子犟,輕易不得近身,一觸碰,強健的四肢就來回在方寸之地踱步。
“純黃色毛髮,體型高大的是延邊黃牛,黃白色毛髮的是西門塔爾牛,都是從吉林長白山轉場過來的。”浙江山牛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股東之一的王培良,主要負責縉雲養殖場黃牛的育肥工作,他高興地説,“春季,是黃牛長膘的最佳季節,眼見這批黃牛適應縉雲的氣候和養殖環境,我一顆忐忑的心終於落地了。”
王培良是青田人,愛人為縉雲新建人。曾在體制內的他,在經濟浪潮的衝擊下,成了早年“下海”的弄潮兒。在商海摸爬滾打多年後,這些年他將目光投向了農業。一番選擇和考察後,和其他股東一拍即合,看中了縉雲良好的生態與養殖環境,將養殖延邊黃牛的場地落地到了愛人的家鄉縉雲新建。
從去年10月整改場舍,到今年年初跨越2500公里,從吉林長白山將延邊黃牛運到縉雲,前期投資300萬元的養殖場逐漸步入正軌。
延邊黃牛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特色產業,為國家種質保護品種,知名度高、品質過硬。其肉質細嫩,汁多味美,柔軟適口,無酸騷異味,是享譽國內外的高檔肉牛品種。西門塔爾牛原產於瑞士阿爾卑斯山區,其肉質細膩,肉色鮮紅,紋理細緻,口感與營養價值都較高。
“我們與當地企業合作,從養牛户手中訂單延邊黃牛和西門塔爾牛,也就是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投資放養基地,待農户將小牛養殖到500斤以上時,轉場到縉雲來育肥上市,這些高品質的牛可以長到1500斤到2000斤左右,經濟效益還是比較可觀的。”王培良介紹道。
今年年初,王培良也引進了幾頭成年延邊黃牛在朋友圈試水,結果供不應求,這更堅定了他養殖好延邊黃牛的信心。
拉長養殖產業鏈,實現共富願
目前,這批黃牛的主飼料為秸稈和啤酒渣混合飼料。為了精心飼養黃牛,王培良請了3位專業的養牛師傅,長期蹲點在縉雲養殖場。還投入50萬元,建成了生態化的排污系統,並與當地農業大户談合作意向,實現牛糞的生態循環利用。
與此同時,王培良結合自己在青田縣種植的105畝三葉青基地,與浙江省農科院合作,研究以“植物抗生素”防疫防病,生產“無抗”牛肉。
“我們現在已經註冊了‘浙裏牛’商標,要生產高品質的牛肉,在飼養上就得多花心思。”王培良還給我們分享了延邊黃牛初到縉雲的趣事,感謝當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
彼時,從零下30度的吉林長白山到春暖花開的南方小城縉雲,2500公里路,38個小時車程,對要來“落户”的延邊黃牛和西門塔爾牛而言,是個不小的考驗。
養殖場山路蜿蜒,貨車一次倒車轉不過彎,得經過二次倒車才能通行。這一來回顛簸,讓長途跋涉的黃牛更是多了幾番折騰。
其中一頭延邊黃牛在下車時,掙脱眾人,四處逃竄。由於這批黃牛在吉林長白山時,當地養殖户一直是放養在山上,野性十足,如果被激怒還具有較強的攻擊性。王培良焦急萬分,眾人從白天找到夜幕降臨,最後還是在當地政府部門和村民的幫助下,次日才將這隻黃牛逮到。
大年除夕日,往年都在杭州過年的王培良,攜妻女來到了新建的養殖場。正當熱鬧準備年夜飯時,不放心落户才不久的黃牛,王培良又先去養殖棚舍轉了轉,這一轉,讓他發現其中一隻母延邊黃牛尾端紅腫下垂。“這到底是啥問題?”“怎麼解決?”“大年三十的,叫誰來醫治?”一連串的問題困擾着王培良。
無奈,他只有硬着頭皮給縉雲畜牧獸醫專家丁偉進老師掛了一個電話。原本在張羅年夜飯的丁老師立即放下家務來到養殖場,一番檢查後,診斷為黃牛子宮脱垂。等治療結束,已是華燈初上。
“很感謝在縉雲所有的遇見,因此我想在縉雲試種三葉青,想承包荒地荒山種植牧草,想在縉雲開門店、開牛肉火鍋店……拉長養殖產業鏈,不光是企業發展的需要,我們還想讓周邊的村民也一起共同富裕。”王培良動情地説,“現在已經有不少村民和養殖户來我們牧場諮詢養殖延邊黃牛事宜。
如今,兩批延邊黃牛和西門塔爾牛已適應縉雲的新環境。接下來,浙江山牛農業公司還將繼續引進延邊黃牛,達到養殖場存欄300多頭黃牛的養殖規模。
“綠桑疏處哺牛鳴”,不僅勾勒出一幅清新自然的鄉野生活畫卷,也在嘗試開拓一條依靠養牛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