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譽為民國美男子,出身豪門,才華堪比徐志摩,卻被時代遺忘
在民國四大才子中,"多情才子"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另類才子"郁達夫的《沉淪》,"抒情才子》戴望舒的《雨巷》,均如雷貫耳,名聲遠揚,似乎"性情才子"邵洵美不怎麼知名,被冷落了許多。
其實,邵洵美的顏值、才華與成就並不亞於他們三位。
只不過在才子佳人輩出的民國時代,堪稱大佬級牛人的邵洵美,偏偏以自己的真性情燃燒無常的歲月,更不願入仕,旨在喜歡的領域採擷飛揚,亦成就斐然,瀟灑風流地度過了62年,還收穫"小孟嘗"之稱。
一、含着金鑰匙長大
1906年出生於上海的邵洵美,原名邵雲龍,來自官宦世家。其祖父邵友濂是晚清重臣,同治年間舉人,曾任湖南、台灣巡撫,官至一品大員;母親盛樨蕙是大實業家盛宣懷的四女兒。小時候的邵洵美又曾過繼給伯父邵頤,因邵頤的前妻是李鴻章的嗣女,李鴻章亦即邵洵美的叔外祖父。
在這樣顯赫的家庭背景下,邵洵美便有了"洋場闊少"之稱,自是含着金鑰匙長大。難得的是,他不像父親"紈絝子弟"那樣混日子,而是致力於自己美好的嚮往與追求。
在自小就得到良好教育的薰陶下,邵洵美不到六歲便入家塾讀《詩經》,背唐詩。完成啓蒙教育後,即進入有名的教會學校聖約翰中學讀書,這所學校除了國文以外,均採用英文教材,有專職的英語老師執教。由此,邵洵美打下較好的英文底子。
兼之他原本顏值好,長得眉清目秀,長髮高額,有"希臘式完美的鼻子",是民國有名的美男子。
上蒼如此種種幸運的"恩賜",加上他的認真努力,這一結合,邵洵美便在聖約翰中學氣宇軒昂地畢業,得以優異成績考入上海南洋路礦學校,成長為頗具才情而又温文爾雅、積極向上的優秀青年,深受親友們好評點贊。
1922年,16歲的邵洵美喜歡上表姐盛佩玉,便自然地與之談上戀愛,還為她寫詩定情。又感於《詩經.鄭風.有女同車》中的詩句"佩玉鏘鏘,洵美且都"的意藴,便將自己取名"洵美",果斷地向愛宣言。"邵洵美"之名即由此得來。
次年,邵洵美從上海南洋路礦學校畢業後,即赴歐洲留學。期間,他學會了開汽車,在暑期經常開着福特車到處兜風,還帶着家僕去戲院邵家包廂裏看戲,日子過得悠然自得。
19歲時,邵洵美與盛佩玉正式訂婚後,盛佩玉為他編織了一條白色毛背心,邵洵美當即寫下《白絨線馬甲》,作為處女作發表在《申報》上。
二人浪漫多情的自由戀愛便由此傳開。
表姐盛佩玉原本是邵洵美的至親,上海大實業家、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盛宣懷的孫女,父親盛昌頤是光緒年間的舉人,曾任過湖北候補道、德安府知府;自然乃名門望族出身,家財萬貫。盛、邵兩家這一親上加親,使得邵洵美的背景更加煊赫,實力更為雄厚。
由此,邵洵美在21歲時又輕鬆從容地轉赴英國就讀劍橋大學經濟系,輔修英國文學。2年後回國,即與盛佩玉在上海卡爾登飯店舉辦盛況空前的婚禮。證婚人是復旦大學創始人馬相伯,兩人的婚照登在1927年1月21日《上海畫報》的封面上,冠以"留英文學家邵洵美與盛四公子侄女佩玉女士新婚儷影",還配發文章《美玉婚淵記》。
兩人結婚時的豪華陣容,一時空前絕後,成為轟動上海灘最為時髦的爆炸式新聞。
在雄厚的財力支配下,自由率性的邵洵美更不受什麼低調為人之類的顧忌,還將書房佈置得奢華之極,收藏了無數喜愛的藝術品:有估價五千金以上的希臘女詩人沙弗像真跡;有在倫敦拍得的價值20萬英磅的史文明手稿,用羊皮紙裝訂的波德萊爾的《惡之花》第一版;有徐悲鴻的帆布油畫……
可見,那時的邵洵美是何等富貴、豪情與耀眼!完全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狀態,稱他是民國時代最瀟灑風流的"性情才子"毫不為過,實至名歸。
二、重情重義
還難得的是,作為上海灘有名的邵家大少爺,邵洵美儘管高調任性,卻一貫熱情慷慨、誠信仗義。
他將"鈔票花得光,交情用不光"作為一生遵循的處世信條,對待友人始終如一地"肝膽相照"。
在英國劍橋讀書時,邵洵美本身家資雄厚,手頭自然便是經濟寬裕的狀態,只要拮据的同學朋友一開口,便慷慨解囊及時相助,且散金不驕人,從不要人還,時稱"活銀行"。期間,他接濟夏衍,為其刊發大作《北美印象記》;對徐悲鴻、蔣碧微等等友人適亦時施以援手……
徐悲鴻回國後,他與邵洵美的好友謝壽康、滕田、唐槐秋等只要去上海,必在邵家落腳,食宿由邵洵美全包。
邵洵美卻對入仕做官不感興趣。
1927年4月,出任南京特別市市長的好友劉紀文邀請他擔任秘書,他幹了3個月就辭職不幹了,一個轉身又回到上海,沉浸於讀書、寫詩、作文章、編雜誌、辦書店等等忙碌的追求與愛好中。
當時的上海灘文藝界多元格局並存,邵淘美的交友亦非常廣泛,與文藝界左、中、右各翼人士都有密切往來。好友郁達夫稱:邵洵美家裏經常是"座上客常滿,樽中酒不空。"
為此,亦是好友的畫家魯少飛特意給邵洵美畫了一幅《文壇茶話圖》,發佈於《六藝》月刊,還稱邵洵美是了不起的"孟嘗君"。
邵洵美不僅與《孽海花》的作者曾孟樸是"忘年交",商量怎樣辦書店;還為徐志摩、郁達夫、沈從文、老舍、胡適、巴金、施蟄存、夏衍等一大批朋友散盡萬金,免費出書。
1935年,邵洵美與美國女作家艾米麗.哈恩認識後,與之合作創辦刊物,還演繹了一曲跨國的"驚世戀情"。項美麗回美國後,一時生活拮据,邵洵美當即為之借轉一千美元,幫她順利渡過了難關。
一二八事件發生後,邵洵美即投身於抗日洪流,創辦《時事月報》,撰寫許多富有戰鬥氣息的短論,反映民眾的抗戰呼聲,喚起全國人民同仇敵愾的抗日情緒;在復刊的《時代》上發表《容忍是罪惡》,呼籲"要抵抗,要革命,有革命才有進步";在創辦的《自由潭》英文版《直言評論》上向讀者推薦有名的政論文章《論持久戰》,稱它是一部"人人都瞭解,人人都欣賞,萬人傳頌,中華稱讚"的作品。經美國女作家項美麗譯成英文後,特別加上按語"近十年來,在中國的出版物中,沒有別的書比這一本更能吸引大眾的注意了"後連載轉發,還印了500本單行本通過不同的渠道大力推廣,亦反響很大,好評不斷。
同時,邵洵美還全力支持、出版作家老舍的經典抗戰作品《救國難歌》《長期抵抗》等,接濟拮据的作家丁玲順利返回湖南,在丁玲、潘梓年被國民黨當局秘密綁架後,與上海文藝界知名人士聯名致電抗議,及時施以援救……
解放後,新華印刷廠出版《人民畫報》缺少設備,夏衍找到邵洵美尋求支持,邵洵美二話沒説,當即將自己從德國高價購來的當時屬最先進的印刷機"忍痛割愛",轉給夏衍,支持新中國文藝事業的發展。
這就是有"孟嘗君"之稱的邵洵美,在一生重情重義中始終慷慨解囊,散盡萬金地幫助、接濟友人,贏得極高聲譽。
三、多才多藝
重情重義的"性情才子"邵洵美其實也多才多藝,涉獵諸多自己喜歡的領域,且頗有建樹。
首先,他是一代文學大家,集詩人、作家、散文家、小説家為一體。
有隨筆捲《不能説謊的職業》,小説卷《貴族區》,文藝閒話《一個人的談話》,回憶錄《儒林新史》等等。
當然,他的文筆水平,在沈從文之下,其不斐成就主要體現在現代詩方面。邵洵美與徐志摩並稱民國"詩歌雙壁",同為新月派詩人,邵洵美與徐志摩的維度不同,邵洵美具有貴族氣質,側重於追求"唯美",著有詩歌卷《花一般的罪惡》,故他有"唯美主義詩人"之稱。
這一特質,源於邵洵美小時候對詩歌的興趣。那時,邵洵美就愛寫詩,還在自家豪宅裏辦以詩為主的文學沙龍,常在"雅賭"中獲得詩意,稱"越輸錢,詩寫得越好",時稱"賭國詩人"。
卲洵美留學劍橋後,又與浪漫詩人徐志摩等人相識,由此醉心於英詩,追求英式詩風。他可以在沒有格子的白紙上寫詩,落筆字跡美麗,行列清晰,勻稱潔淨,能直接付印。
他自己如是説:"你以為我是什麼人,是個浪子,是個財迷,是個書生,是個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錯了,你全錯了;我是個天生的詩人。"
郁達夫就曾盛讚他為"很好的詩人",柴樹鐸評他的詩:"有聲,有色,有情,有力。"
其次,邵洵美還是一流的翻譯家,譯過拜倫的《青銅時代》,雪萊的《解放了的普羅米修斯》、《麥布女王》,泰戈爾的《兩姐妹》等。
不過,邵洵美最突出的成就還是在出版業方面,堪稱民國時代最"情有獨鍾"的大出版家。
也許是"天生"的出版情懷,邵洵美在12歲時就顯露了對出版的興趣。他在家裏就曾模仿日報樣式,將一張32開白紙弄成《家報》,把當天新聞及好玩的事寫在紙上,一式謄寫四份,分送給祖母、母親和兩個姑姑閲讀。
在英國留學期間,就開始效仿北巖爵士在出版事業上的做法:出自己的書,也為朋友出書。
回國後,邵洵美便將繼承的萬貫家財投入少年中國的出版業上,作為終生事業去追求,旨在娛人悦己,喚醒民智民聲。
但他從不以謀私利為目的,即便為出版虧損賠盡家產,亦不在乎,仍傾注全部心血和財力去經營。
寫下《斷章》的現代女詩人卞之琳就曾提及他辦版"賠完鉅萬家資",依舊是"衣帶漸寬終不悔"。
從1928年起到1950年,邵洵美用在出版事業上的時間整整22年。他從辦金屋書店起,到創建上海時代圖書公司,再到成立第一齣版社,每一步都認認真真、兢兢業業。
他先後接管了《獅吼》雜誌,並創辦了《獅吼.復活號》、《時代畫報》、《文學時代》、《萬象》等十多種斯刊,還和友人合作出版《詩刊》、《新月》月刊。
最輝煌時期,是與美國女作家項美麗合作,共同創辦《自由潭》月刊,旗幟鮮明地提出"追求自由"。
抗戰勝利後,邵洵美仍致力於出版事業,有自己的印刷廠,曾出任時事週報《見聞》總編,復辦《 論語 》半月刊。
這就是多才多藝的"性情才子"邵洵美,在率性而為的過程中集文藝、翻譯和出版之大成,還為宣傳抗戰積極出力,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四、榮辱皆忘
更讓人動容的是,"性情才子"邵洵美在家景顯赫時不驕不躁,在榮光滿滿時不令不昏,在遭遇困境災難時不怨不懼,始終如一地保持真性情坦然應對,沒有什麼彎彎繞,依舊豁達澄澈簡單地直面生活,真正抵達"把酒臨風、榮辱皆忘"的至高境界。
1958年,邵洵美的弟弟邵雲驤在香港突然病重卻無錢醫治。此時,52歲的邵洵美因經濟上也斷了鏈,便寫給在美國的項美麗一封信,請她轉一千美元到香港為弟弟治病。
誰知,這封原本正常的書信被截獲,他由此遭遇一場無妄之災,視為"美蔣特務"而被逮捕審查,蹲了提籃橋監獄。
在獄中,邵洵美結識了先出獄的獄友理論文藝家賈植芳,便拜託他出獄後幫辦兩件事。
另一件事是魯迅先生曾譏諷他"邵公子有富岳家,有闊太太,用陪嫁錢,做文學資本",這實在是天大的誤會,"我寫的文章雖不好,但實實在在是自己寫的,不是花錢僱人代寫的。"希賈植芳在文中一併糾正。
這就是活出真性情的卲洵美,即便含冤入獄,也沒覺得有多大悲涼。"不做虧心事,不怕鬼上門。"一生坦蕩的邵洵美僅僅在意的是實事求是,自己實實在在辦的事,哪怕是小事,也要説清楚。死,也要死得清清白白,不能被"甩鍋。"
獄友賈植芳後來沒有負邵洵美所託,出獄後專門寫了《提籃橋難友邵洵美》一文,於1989年公開發表,為邵洵美正了名。
邵洵美其實原本無罪,關了幾年,在夏衍等人的搭救下,於1962年4月接受"教育"而釋放。
邵洵美出獄後仍一如繼往地熱愛生活,不泯愛美的真性情。
因與妻子盛佩玉分住滬、寧兩地,由兒女分別贍養。邵洵美便不時致信於妻共話家常,其中一封信中如是寫道:
"你為我買了兩隻香肚,好極了。我立刻便感到饞涎欲滴",我想有機會再嘗真正的南京鴨旽肝,也只要幾隻,放在哩嚼嚼鮮味。"
後來,暮年的邵洵美患上肺原性心臟病,不願再到醫院治療,便回家養病,樂觀地看待生老病死和人生的無常,都是自然規律,何懼?還作絕命詩表意:
天堂有路隨便走,地獄白夜不關門。
小別居然非永訣,回家已是隔世人。
1968年5月5日,"性情才子"邵洵美便與世長辭,卒年62歲,即寧靜地告別人世間,走完他瀟灑風流而又真性情的無常人生。
李大奎,七0後,法學學士,貴州湄潭人,文學愛好者。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
推薦:
林黛玉在丫環眼裏是個刻薄人?薛寶釵的心機才讓人覺得可怕
民國奇女子呂碧城的傳奇人生
徐志摩:你是我波心一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