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回來了” 旅行社、民航業重啓招聘,春天何時到來?
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旅遊業經歷了近3年以來的高光時刻。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中國旅遊研究院)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
如今,雖然春節“黃金週”已過,但旅遊熱度依然不減,旅行社、民航業按下“招聘”重啓鍵。闊別三年,旅遊業將迎來春天。
旅行社、民航業重啓招聘
“遊客回來了。”
這個春節假期,導遊王麗“歇”了三年後,終於又忙起來了。
2023年春節,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後的第一個春節,人們積蓄已久的出行熱情在這一時間被點燃,也讓旅遊業看見了春天的到來。
浙江中青旅公民旅遊總部副總經理餘先生告訴天目新聞記者,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其旅行社的跟團遊僅預定量就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諮詢人數更是翻了幾倍。
遊客的“迴歸”,也讓餘先生的旅行社定下了員工迴流計劃。這段時間,他們不斷髮布招聘信息,招聘崗位包括銷售人員、操作人員以及導遊、領隊等。
“疫情以前的2019年,我們公司在冊員工有將近500人,如今只剩下180人左右。導遊人數也從疫情前的近100人減到現在的20多人,人員流失嚴重。目前,我們計劃讓員工數量先恢復到疫情前的60%左右。因為市場是慢慢復甦的,所以我們更傾向於常態化地逐步招聘。”他説道。
另一邊,預感到旅遊業將迎來複蘇,大約在2022年底,疫情優化措施發佈的同時,九江中國國際旅行社總經理羅女士就搶先發布了招聘啓事。
疫情三年,對於旅遊業而言,無疑是至暗時刻。這三年期間,羅女士所在的旅行社大約流失了40-50%的導遊,很多導遊不得已轉行,從事房地產銷售、服務業等等。
羅女士説道,“今年春節期間,我們看到了旅遊市場復甦的趨勢,去年春節跟團的遊客還很少,而今年我們旅行社幾乎恢復到了2019年同期的水平了。”
這場新春“開門紅”,也讓她堅定了儲備更多工作人員的信心,羅女士介紹道,其旅遊社將有計劃地分批招聘員工。
“目前我們是以二十幾名員工的數量在招,後期將看業務發展和市場復甦情況再隨時改進招聘計劃。比如説,如果出境遊恢復得快,我們就要多招聘一批會講外語的領隊。”她説,從目前的招聘情況來看,新人比老人多,可能是經歷了疫情,一些老導遊對旅遊業的期待和信心有所下降。“我們不僅想看到遊客迴歸,也期待看到疫情下流失的旅遊業人才迴歸。”
不僅是旅遊業,民航業的活力也持續釋放。民航局數據顯示,1月21至27日,春節假期7天,民航運輸旅客900萬人次,比2022年春節同期增長79.8%;春節假期民航平均客座率達76%,同比增長約20%。
隨着許多航司陸續恢復、新開國內和國際航線,民航業對於航班人員的需求也在提升。截至1月30日,廈航、南航、海航、春秋航空等多家航司均啓動了招聘,招聘崗位包括乘務員、安全員、地面執勤人員等。
有的航司甚至開出高薪招聘空乘人員,例如廈航在2023年的招聘啓事中,為乘務員開出15-19萬元的年薪,乘務長的年薪則高達25-30萬元。
旅遊業的春天何時到來?
在為春節的旅遊熱度欣喜之時,旅遊從業人員也在期盼已被叫停3年的出境團隊遊即將回歸。
春節假期前一天,國家文旅部發布通知,宣佈自2月6日起,試點恢復全國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中國公民赴20國家出境團隊旅遊和“機票+酒店”業務。
羅女士告訴天目新聞記者,儘管目前還未開放出境團隊遊,但每天來諮詢的人已經有很多了。“我們已經提前開始推出出境團隊遊的方案,也在相應地招聘和培訓一些領隊。疫情前我們的出境遊佔比較大,很期待看到恢復的那一天。”
“目前我們出境遊的預定量已經增加了50%左右,目的地以泰國、巴厘島、菲律賓等東南亞地區居多。雖然現在還沒有完全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但至少我們看到了復甦的趨勢。”餘先生説。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對天目新聞記者表示,旅遊業已進入復甦向上的新通道,從全年來看,今年的旅遊總人數將恢復至2019年的90%,旅遊總收入將恢復至80%。
值得一提的是,據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春節七天全國實現國內旅遊收入3758.43億元,恢復至2019年春節假日同期的73.1%。
“這説明消費還沒完全跟上,因為與疫情之前相比,中遠程旅遊市場還沒完全恢復,因此消費活躍度還不夠高;另一方面,這個春節假期,很多的人員流動是以景區的讓利優惠為前提的。此外,不少旅遊企業還沒有完全適應廣大遊客對於品質化、多樣性消費的需求。”戴斌表示。
從旅遊業整體來看,如何迎來複蘇的春天?戴斌認為,首先需要重點把握幾個階段,過去的春節假期成功實現了“高開穩走”,在接下來的“五一”假期,市場可能接近全面恢復,這將是一個重要的節點。另一方面,從供給側來看,要着眼於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未來遊客可能更加註重與當地的連接和深入的體驗。
在經歷了疫情三年旅遊業的“停擺”之後,重拾信心、應對變化、改變自己也成為旅遊從業者當下需要迎接的難題。
“歇了三年,對於很多導遊來説,帶團已經變得有些生疏,將原來的技能‘撿起來’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羅女士説道,在後疫情時代,旅遊方式也已經發生了鉅變,以往團隊遊以幾十人的大團為主,現在更多的是以家庭、個人為單位的小團。“這就需要旅遊人不斷適應市場,推陳出新。”
餘先生也感受到如今旅遊方式的變化,例如,經歷疫情後,大眾可能更注重旅遊的療愈功能,而不再是單純的觀光打卡,這也對旅遊從業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旅遊人需要時刻變化。”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