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億人上冰雪願景實現
速讀報告
體育遺產是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遺產。北京冬奧會的籌辦和舉辦對中國冰雪運動普及與發展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
大眾冰雪運動普及發展
從2014年至今,“全國大眾冰雪季”活動範圍持續擴大,從第1屆僅包括10個省區市參與已擴展到第7屆覆蓋31個省區市和超過全國一半的地級市。
冰雪季參與人數持續增加,已從2014年的1000萬人次左右上升到第7屆時的近億人次。
前七屆北京市快樂冰雪季開展各級各類羣眾活動2萬餘場,累計參與人次達到3100多萬。
場地設施加快建設
截至2021年年初,全國已有654塊標準冰場,較2015年增幅達317%;全國已有803個室內外各類滑雪場,較2015年增幅達41%。各地紛紛建設冰雪場地和設施,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共有室內冰場50座,滑雪場20家。
在青少年中快速推廣
“北京市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及冰雪進校園系列活動”自2019年起連續三年開展,覆蓋全市近200所中小學的近20萬名中小學生。
2018年開始,教育部在全國遴選建設全國青少年校園冰雪運動特色校,截至2020年,全國冰雪特色校已經達到2062所。
運動賽事蓬勃開展
國際冰雪賽事紛紛落户中國。2017年,世界女子冰壺錦標賽、奧迪杯中國花樣滑冰大獎賽等國際賽事紛紛落户京張兩地。
2019年,國際雪聯城市越野滑雪積分賽和國際雪聯中國輪滑世界盃落户北京,同年,北京成功舉辦國際冰雪賽事5項。世界花樣滑冰大獎賽2019年和2020年連續落户重慶。
競技水平跨越式提升
冰雪項目各國家集訓隊在國際大賽中成績穩定提升,獎牌總數已由2015年的42枚增至2019年的69枚,其中雪上項目的獎牌總數增幅更是接近翻番,由2015年的16枚攀升至31枚。
人才隊伍建設成果豐碩
冰雪運動註冊運動員迅速增長。2015年-2020年,我國冰雪運動註冊運動員增幅達123%。
冰雪項目單項體育協會快速發展。截至2021年12月份,我國正式註冊的各級冰雪運動社會組織共有792個,其中國家級協會8個,省級協會32個,其他冰雪運動社會組織752個,是2015年冰雪運動社會組織數量的2.89倍。
——節選自《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體育遺產報告(2022)》
京津冀青少年“手拉手”上冰雪活動。
冰雪鏡頭
2021年底,第八屆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啓動儀式現場,趣味體驗活動中,12歲的延慶姑娘劉瑾萱和爸爸劉雲濤玩得不亦樂乎。一年級時,劉瑾萱受申冬奧成功的影響接觸了滑雪,此後越滑越喜歡:“這幾年,雪場建設得越來越好,學校也開設了很多冰雪課。”劉雲濤補充説,不僅是雪場,這些年延慶的基礎建設和整體環境都有了很大變化,“作為延慶人,感覺很幸福。”
“冬奧會不僅屬於運動員,更是屬於全體冰雪愛好者、屬於全民的冬奧會。”北京市社會體育管理中心主任孔憲菲説,“羣眾是冬奧會的主角之一,也是全民健身的主角。號召更多人蔘與到冰雪運動和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建設體育強國、健康中國,是舉辦冬奧會的重要意義之一。”
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始於申辦冬奧會之年,如今已迎來第八個冰雪季。在此前已連續舉辦了七屆的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活動中,開展各級各類羣眾活動2萬餘場,參與人次達到3100多萬,冰雪運動覆蓋面進一步擴大,為迎接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營造了羣眾關注冬奧、參與冬奧、共享冬奧的良好社會氛圍。
冬日,小海陀山銀裝素裹。國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飛燕”從山頂飛馳而下,這是國內第一條符合奧運標準的高山滑雪賽道。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宛若一條巨龍,蜿蜒在山脊之上,這是我國首條雪車雪橇賽道。
北京冬奧會賽後,喜愛冰雪運動的高手們,可盡情體驗這兩大國際化頂尖冰雪設施。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賽道落差大、坡度陡、保障團隊專業;雪車雪橇中心彎度獨特,由16個角度、傾斜度各異的彎道組成。
在小海陀山,高手們可以體驗“雪飛燕”“雪游龍”,普通滑雪愛好者也可以在“大眾雪場”飛馳。“大眾休閒度假,是未來滑雪市場的主力。”延慶區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依託已建成的冬奧會高山滑雪賽道、訓練道、技術道路以及與冬奧村相連接的回村雪道,22萬平方米的大眾雪場正在規劃建設中,將於2022年底建設完成。到2024年年底,延慶可滑面積將達到100萬平方米。
國家體育總局委託國家統計局開展的“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統計調查日前公佈報告。數據顯示,全國居民參與過冰雪運動的人數為3.46億人,冰雪運動參與率24.56%,中國已實現了“帶動三億人蔘與冰雪運動”的目標。
加快冰雪場地設施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羣眾性冰雪活動,只是中國冰雪運動普及發展的縮影。在冬奧籌辦帶動下,集中制定出台一系列促進冰雪運動發展的規劃和政策,為冰雪運動普及發展營造了良好環境。深入實施校園冰雪計劃,多措並舉推動冰雪運動在全國2.5億中小學生中普及,截至2020年底已在全國遴選冰雪特色學校2062所。大眾冰雪有力促進了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為健康中國提供強大助力。
更多內容盡請關注冬奧會刊。
來源:客户端 冬奧會刊 | 記者 王諶
流程編輯:U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