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張被推特網友笑稱為「人行道鑑賞協會」和「斑馬保護協會」的照片,在英國最受關注的年度賽船比賽 The Head of The River Race 2022(簡稱 HORR 2022) 中脱穎而出。
▲ The Head of The River Race 2022 活動照片. 圖片來自:Twitter @SleepstoHRR
這場活動中,一些遊艇俱樂部和頒獎典禮工作人員,都會定製代表自己的套裝。穿着疑似「人行道鑑別協會」套裝的這幾位男士,事實上來自有 136 年曆史的 Molesey 遊艇俱樂部。
顯然,「人行道鑑賞協會」好像並不存在。不過,鑑賞人行道在國外一些地方,卻成為解封后的慶祝活動——大家衝到封閉前寥若無人的街頭,在重新設計的人行道上行走、歡呼和拍照紀念。
▲ 圖片來自:Giphy
馬來西亞在 4 月份重新開放因疫情封鎖的國界,吉隆波市中心的麥當勞炸薯條人行道特意趕在這個時候發佈,一時之間成為當地風靡社交網絡的打卡熱點。
據設計這個項目的廣告公司 Leo Burnett Malaysia 透露,從設計構思到政府批准、項目修建,歷時 7 個月。
▲ 馬來西亞吉隆波的麥當勞炸薯條人行道. 圖片來自:DesignTaxi
這盒在街上「躺平」的炸薯條,正好指向了 40 年前即 1982 年,麥當勞在馬來西亞開設的第一家餐廳。從薯條盒散落出來的黃色薯條,取代了街道上的白色斑馬線,成為這座城市的一處新風景。
▲ 馬來西亞吉隆波的麥當勞炸薯條人行道. 圖片來自:DesignTaxi
人行道的排布布局是否有點眼熟?沒錯,這個人行道項目的設計參考了東京澀谷。
▲ 東京澀谷. 圖片來自:CNN
麥當勞炸薯條「躺平」變人行道並不是第一次。早在 2010 年,在瑞士最大的公共節日 Züri Fäscht 期間,麥當勞就曾將一盒炸薯條畫到人行道上。
▲ 瑞士的麥當勞炸薯條人行道. 圖片來自:Creative Criminals
2018 年,紐波特街道上也曾出現兩盒頭對着頭「躺平」的麥當勞炸薯條。
▲ 紐波特城內的麥當勞炸薯條人行道. 圖片來自:Orange Magazine
將人行道這樣日常所需的事物,設計成讓行人看着開心、讓城市更有特色的公共藝術作品,這樣有意思又有意義的人行道設計並不在少數。
在它背後的 71 年曆史,也曾發生過很多有趣時刻,接下來看看歷經封鎖時期冷清營業的人行道,曾經有多特別?
▲ 電影《心靈奇旅》. 圖片來自:VOI
疫情後的城市復興項目中,藝術和設計可以如何助力呢?
2021 年倫敦藝術節的標誌項目「將倫敦聚在一起」(Bring London Together),成為了倫敦市長薩迪克·汗(Sadiq Khan)發起的旅遊活動「Let’s Do London」中重要部分。
座標當地的設計師 Yinka Ilori,成為這個項目的主導者。Yinka 非常擅長創作出讓人看着開心的彩色作品,倫敦金絲雀碼頭的很藝術的彩色籃球場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 倫敦金絲雀碼頭的籃球場. 圖片來自:Canary Wharf
這種看着很現代很未來的彩色設計風格,其實來源於 Yinka 在非洲度過的童年時期經常看到的尼日利亞紡織圖案。自 2011 年始,他開始將這種風格用在老傢俱改造中,逐漸延伸到更多東西的設計之中,小到抱枕、餐具,大到洗衣店、咖啡廳乃至整個展館建築物。
▲ Yinka 和 樂高合作的自助洗衣店. 圖片來自:Dezeen
▲ Yinka 在自己設計的洗衣店中. 圖片來自:Dezeen
Yinka 為倫敦藝術節重新設計的 18 個人行道在托特納姆法院路上。這條道路位於倫敦的市中心,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一部中,作為赫敏想到的逃離之地,帶着哈利和羅恩一同到達。
▲ 改造前的托特納姆法院路. 圖片來自:Bloomberg Philanthropies
不過 Yinka 設計的托特納姆法院路,更像是一個童話世界,鮮亮的藍色、橙色、粉紅色、紫色和綠色組成的長方塊藝術作品,取代了原先有點平淡的黑白色斑馬線人行道。
▲ Yinka 為倫敦藝術節設計的人行道. 圖片來自:Dezeen
同樣是在倫敦開展的藝術項目 Piccadilly Art Takeover 中,藝術家 Vanessa Jackson 設計出 13 條人行道,併為其命名為 Up Town Dancing(上城區的舞蹈),希望以此為城市帶來歡樂的氣氛。
▲ Vanessa Jackson 為倫敦街道設計的人行道. 圖片來自:Hypebeast
▲ Vanessa Jackson 為倫敦街道設計的人行道. 圖片來自:Twitter @BagriFoundation
在人行道上,顏色和形式之間存在相互作用的聯繫。我試圖讓它變得有點電子化,並讓它保持活力,因為我喜歡跳舞,而這種跳舞的體驗感可以帶給人活力。
——Vanessa Jackson
▲ Vanessa Jackson 為倫敦街道設計的人行道. 圖片來自:Twitter @_WhiteCube
Yinka Ilori 和 Vanessa Jackson 設計的人行道看着有點像是抽象畫,不過都是當下斑馬線的變體,保留了易於辨認的線條,通過賦予更快樂的色彩,讓原本有點單調無聊的路面多了一處處美麗的風景線。
▲ Vanessa Jackson 為倫敦街道設計的人行道. 圖片來自:It’s Nice That
即使披頭士樂隊熱度早已不比當年,但他們的一張照片相信很多人都看過——1969 年 8 月 8 日,他們站在倫敦的斑馬線人行道上,用 10 分鐘拍攝的《艾比路》(Abbey Road)專輯封面。
2007 年,這張照片還被印在了英國皇家郵政發行的郵票上。
▲ 印在英國郵票上的披頭士樂隊《艾比路》專輯封面照片. 圖片來自:BBC
這也是流行音樂史上,大眾最喜歡模仿的一個畫面了。
▲ 模仿《艾比路》的名人 Mitchel Federan 和美國學生 Amy Holman. 圖片來自:BBC
世界上第一個斑馬線人行道也出現在英國。
時間倒回到 1934 年,擁有黑白色杆子和琥珀色圓形燈的貝利沙燈塔(Belisha beacon)首先作為人行道標誌引入使用。然而,隨着車流量逐年增多,貝利沙燈塔的可視性減弱,行人和司機開始無視它的存在。
▲ 貝利沙燈塔. 圖片來自:Prints Online
當時的交通運輸部多次嘗試提高貝利沙燈塔的有效性,但都以失敗告終。
▲貝利沙燈塔. 圖片來自:Roadway
直到 1948 年,英國國會議員詹姆斯·卡拉漢(James Callaghan)訪問了交通研究實驗室。喬治·查爾斯沃思(George Charlesworth)當時是這個實驗室的第一任負責人,他領導的團隊正在研究人行道的設計。
▲ 喬治·查爾斯沃思團隊在路上觀察他們設計的斑馬線人行道. 圖片來自:The Times
喬治·查爾斯沃思團隊最後的研究成果,與貝利沙燈塔上的黑白條紋很相似,不過這條紋是畫在路面上的。
▲ 貝利沙燈塔和斑馬線人行道. 圖片來自:Prints Online / Voices of East Anglia
因卡拉漢覺得新人行道的設計像斑馬,因此得到了「斑馬線」的暱稱。而喬治·查爾斯沃思也得到了「斑馬」博士的美稱。1951 年,第一條真正意義的斑馬線人行道誕生在斯勞鎮上。
▲ 在紐約街道上的斑馬. 圖片來自:Another Magazine
不過即使是年逾 71 歲的斑馬線人行道,也並非沒有爭議之處。
有學者指出,看起來橫平豎直的斑馬線,在司機角度看過去,會因為透視原理匯聚成一個向前的箭頭;在行人看來會有障礙物的錯覺,如同走鐵索橋或者踩着跳石過河,易於分心。
▲ 圖片來自:jiyuutora
▲胡塞尼大橋. 圖片來自:Paki Holic
但這種因為視覺角度造成的錯覺,是否也可以利用起來,創造出更抓人眼球的人行道?3D 斑馬線人行道應運而生。
3D 人行道的創意來自印度,Shakuntala Pandya 和她的女兒 Saumya Pandya Thakkar 聯手重新設計了艾哈邁達巴德市的傳統人行斑馬線。
▲ 印度的 3D 人行道. 圖片來自:Geographies Of Change
冰島小鎮 Ísafjörður 在 2017 年將這個創意帶到了歐洲,修建出看起來更立體、更真實的 3D 人行道。此後,3D 人行道開始在歐洲流行,被視為交通事故的解決良方。
▲ 冰島小鎮 Ísafjörður 的 3D 人行道 . 圖片來自:Bored Panda
▲ 2019 年歐洲交通周. 圖片來自:Euro Cities
▲ 倫敦首個 3D 人行道. 圖片來自:Dezeen
3D 人行道的最熱情粉絲還得是丹麥。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市在去年 9 月 14 日宣佈將 3D 人行道的建設提上日程,從局部試點到全面推廣,整個過程將持續到 2024 年 5 月。
▲ 奧胡斯市的 3D 人行道. 圖片來自:Mester Tidende
以斑馬線為代表的人行道在誕生多年之後,本身也成為具備意義的符號——穿越、連接。
從這一點出發,俄羅斯藝術家 Gregory Orekhov 將普通的黑白斑馬線,移到了莫斯科河之上,做成了大型藝術裝置。
▲ Gregory Orekhov 的人行道藝術裝置. 圖片來自:Designboom
這確實是一條可供行人穿越的斑馬線人行道。看似浮在河面上的白色斑馬線,其實是刷在透明的聚碳酸酯片上的白漆。
▲ Gregory Orekhov 的人行道藝術裝置. 圖片來自:Designboom
這條人行道橫跨河流,兩邊分別是遼闊的平原和看不到盡頭的山野。藝術家將站在這條人行道的自己,描述成「站在安靜而霧氣迷繞的自然世界和即將到來的災難之間的路口」。他希望通過這個作品,提醒大家更多去關注自然與遺產保護問題。
▲ Gregory Orekhov 的人行道藝術裝置. 圖片來自:Designboom
人行道的象徵意義涉及選擇、命運的轉折以及確立人生的預設道路。在它之上,時間與空間交織在一起。這個裝置不是個人的想法表達,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的事情,是我們每個人每一天都會遇到的事情。
——Gregory Orekhov
在豆瓣電影 Top250 之列的《瑪麗和馬克思》(Mary and Max, 2009)中,人行道背後的隱喻也被引用進來寫了一封感人書信,昭示了兩位朋友終重歸於好。
▲《瑪麗和馬克思》電影海報
伯納德·豪夫醫生還説過,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條很長的人行道,有的鋪得很好,而有的像我一樣,有裂縫、香蕉皮和煙頭,你的人行道和我的很像,但是沒有我的這麼多裂縫。
希望有一天,我們的人行道交匯了,到時候我們可以一起喝罐煉奶。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唯一的朋友。
——馬克思
▲ 圖片來自:電影《瑪麗和馬克思》
人行道很「日常」,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正因為它的「日常」,它承載了我們成長經歷中太多的記憶和故事,它的設計與創新也同理。
▲ Sascha Lobe 為包豪斯百年誕辰設計的人行道,上面是一些包豪斯先鋒設計師的名字. 圖片來自:Typeroom
在疫情之下,人行道或許變得冷清了,車流人流盡不如過往,但我們需要相信,終有一天,就像電影《瑪麗和馬克思》中説的那樣,親朋好友之間的人行道交匯了,我們可以一起吃吃喝喝,聊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