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台新戲台:瓊韻悠悠從此揚
原標題:海南週刊 | 老戲台新戲台:瓊韻悠悠從此揚
老戲台新戲台:
瓊韻悠悠從此揚
文昌市東閣鎮玉山村的戲台。許幫相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蘇慶明
新春伊始年味濃。對許多海南人而言,家鄉的那一方戲台,正是傳出年味的重要所在。一年又一年,它那鑼鼓喧天,它那曲韻悠揚,它的土味,它的熱鬧和喜慶,永遠印記在海南人心中。
“一曲笙歌,音如流水;三聲檀板,響遏行雲。”演員在台上唱戲,唱盡悲歡離合,人們在台下看戲,感悟人間冷暖。時光流轉中,那日漸斑駁的老戲台承載了太多成長記憶,是遊子懷鄉時難以割捨的精神家園。
年味的散發地
春節期間,海口、定安、文昌、瓊海等市縣農村地區會熱熱鬧鬧地舉辦一年一度的公期、廟會活動,這是集體狂歡的日子。為添加喜慶,當地人往往會把“綁戲”作為公期、廟會的固定搭配。白天,家家户户有宴席,賓主盡歡;晚上,大家相約到村裏的戲台前看戲。
夜幕初降,平日冷清的露天廣場已然燈火輝煌,戲台前人頭攢動。在戲台前沒有固定座位的年代,人們會攜帶草蓆、長凳前往,草蓆緊挨戲台鋪設,長凳爭取佔據正中靠前的位置。戲台上,工作人員忙着設置燈光、帷幕,台下,有人在調試音響。戲台旁有梳妝枱,演員們圍坐一起,對着一面面鏡子塗脂抹粉,細細描眉。許多小孩,也有不少大人,會好奇地圍觀。
現代瓊劇《縣長王大鵬》在海南戲院上演。 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攝
距戲台不遠處的廟宇、祠堂,香火繚繞,村民們正絡繹不絕地前去上香。噼裏啪啦的鞭炮聲,混雜着工作人員試音時用音響播放的瓊劇唱段,瞬間攪熱了戲場,聲震村裏村外,告訴人們,這個村今晚要上演大戲。
“拜八仙”是演出正式開始前的預熱環節,但也頗為熱鬧。願意多出一份錢給戲班的富足人家,戲班便在台上演一套固定的念詞做打戲,代其向神祈福。每到一户人家 “拜八仙”,這户人家的“萬叁叁”鞭炮便在戲台邊燃放,聲響往往蓋過演員的聲音。
這是小孩最喜歡的環節。“每拜完一次,台上演員都會從户主供奉的物品中抓幾把糖,撒向觀眾,人們一邊歡笑一邊哄搶,搶到就意味着吉利。”瓊海市陽江鎮嶺下村村民馬科科説,演一場戲,“八仙”往往要接連拜個十次八次,放鞭炮、搶糖也有十輪八輪,期間台上台下歡聲笑語不斷。
文昌市東閣鎮玉山村村民在看瓊劇。
拜完“八仙”,正戲開唱。台上情景煥然一新,音樂響起,清澈優美的唱腔迴盪。不僅本村人,來自附近十里八鄉的村民此時也已趕到現場看戲。才子佳人,苦讀中榜,精忠報國,離舍團圓……劇目的故事類型並不新鮮,但台下觀眾依然看得投入,為戲中人物的悲歡牽腸。
看戲的看戲,無心看戲的,也不會寂寞。玉米、甘蔗、番石榴、冰棍……坐不住的小孩會到小販擺的臨時攤位前轉悠,一解嘴饞。有人對戲不感興趣,卻對後台很好奇,或跑到梳妝枱一帶看演員換裝,或跑到戲台一側臨時搭的棚子裏,看器樂班子拉胡彈琴、敲鑼打板。戲曲的根基在羣眾,鄉村戲台,讓演出與觀眾沒有距離,在許多人心中埋下了熱愛瓊劇的種子。
鄉村戲台土味濃
鄉村是瓊劇發展的沃土。“上世紀八十年代,瓊劇演出在農村興盛起來,很多地方村村建有戲台。”省瓊劇院副院長、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符傳傑説。
鄉村戲台土味濃。椰林下,稻田邊,人們尋一片開闊的空地,壘起土石台,在台上搭起簡單的框架,便成了一處露天戲台。
海口秀英區永興鎮美梅村的戲台。海南日報記者 羅安明 攝
文昌市東閣鎮福田園村老村支書符國進介紹,為了滿足看戲需要,上世紀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該村村民、華僑自發捐建了戲台,以及作為戲台“固定搭配”的公廟。起初,戲台上框架部分用竹木搭建,後來升級為鋼管,戲台前也建起了一排排混凝土長凳,有了固定座位。戲台後方建有一個方形石台,作為演員的梳妝枱,但與多數鄉村戲台一樣,沒有專門供奏樂用的副台。
鄉村戲台設施簡單,有時會給演出造成阻礙。比如,戲台沒有頂蓋,突然下小雨時,演出不停止,觀眾在台下撐傘看,演員在台上冒雨演。吃過淋雨的苦頭,後來,戲團都會自帶布料鋪設頂蓋。
露天戲台,氣温不能人為調控。“冬天天冷時,穿戲服不厚的話就會受凍。夏天最慘,熱得滿身汗,一場戲下來,換五六次打底衣是常有的事。被蚊子咬也是家常便飯。”符傳傑説。
由於戲台搭建得不牢靠,符傳傑還碰到過燈光設施從空中掉落、戲台因淋雨部分崩塌等情況,所幸這並不多見。“以前演出前,我們的工作人員會提前考察場地,做好搭建工作。現在用手機聯絡很方便,我們會提前通過視頻連線查看戲台情況,指導當地人員搭建。”
除了農村,鄉鎮居民偶爾也因各種喜事“綁戲”。戲台一般也是臨時用竹木搭建的,演出時現場人聲鼎沸,十分熱鬧。
戲台之“戲”亦悠長
有演出就有戲台。瓊劇發展的背後,是戲台演變的歷史。
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瓊劇》一書介紹,海南的固定性石戲台,為清代所建。清康熙至乾隆年間(1662—1795),海南各地的民間會館、公館、祠堂內,相繼建起石戲台。嘉慶年間,海口數十間廟宇均建有固定戲台。這些戲台每次演戲,都會吸引附近街、坊、村莊的居民前去觀看。
清末至民國初年,海口、府城等地,市鎮戲園開始出現。其以要鬧寬闊之處為場地,一般由地方豪紳富賈出資,用竹或枋木建成,設固定座位。光緒年間(1875—1908),海口建起第一家營業性演出場所永樂戲院。隨後,中華大戲院、冠梅戲院等相繼建成。
部分老戲台(院)歷經傳承,至今仍在使用。在海口騎樓老街自在咖啡館的後院,有一個自在戲台。該戲台前身是海口富商張天元私宅,於1931年建成,1973年毀於颱風,2014年復建,依古法修舊如舊,古色古香。現為海口市瓊劇團駐騎樓老街固定演出點,逢週末有演出。
海口騎樓老街的自在戲台。
新中國成立後,瓊島各市縣及一些工礦企業,相繼建起營業性的戲院、影劇院或禮堂,以供文藝演出、放映電影和召開會議用。這些戲院、劇場,較之以前的演出場所,在演出空間、聲光設置、衞生條件、防水設施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改進。改革開放後,農村廟會、節慶等各種民俗活動復甦,村民“綁戲”越來越多,因此也掀起了一波建戲台的熱潮。
在城裏,不管是政府建設的堂館,還是高校的禮堂,各方面條件都比以前的戲院、劇場要好。2010年,海南省歌舞劇院落成投入使用,成為海南首個具有多重科技組合和先進配套設施的專業演藝場所,是大型瓊劇演出的首選。
而無論是鄉村市井戲台的土味十足,還是城市戲院的專業先進,其背後不變的,都是海南人對“海南戲”那份濃濃的愛。
以上圖片除署名外均由海南日報記者蘇慶明攝(蘇慶明)
來源:海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