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旅行探險家谷嶽:户外玩樂大眾化,離不開專業支持
在全民户外時代,露營、徒步、衝浪從小眾走向大眾,更成為了“網紅”的標籤。實際上,除了火爆的精緻露營,在城市年輕人的小圈子裏,更為“野生”的BC露營(叢林生存技能)悄悄流行了起來。在環球旅行探險家、谷嶽旅行俱樂部創始人谷嶽看來,露營模式非常多元化,BC露營更簡單、更需要技巧,也更能體現野外生存的樂趣。
環球旅行探險家、谷嶽旅行俱樂部創始人谷嶽。
享受野外生活,幾百元就能搞定BC露營
新京報貝殼財經:作為一名資深户外愛好者,你怎麼看待這兩年流行起來的各種露營模式?
谷嶽:我們最早接觸的都是徒步露營,把露營需要的帳篷、睡袋、食物等裝進揹包,設計好線路進行徒步,短則兩三天,長則一週。另外,汽車露營、房車露營也很常見。這幾年流行的輕奢或者精緻露營,起源可以追溯到歐洲人一二百年前去非洲遊獵,他們要保證舒適優雅的生活,把牀、浴缸都搬過去,帳篷裏甚至還配有管家。從發展速度來看,精緻露營、公園露營、近郊露營目前在國內比較流行,產品非常豐富;相反徒步露營因為門檻比較高,考驗體力,發展比較慢。此外,像BC露營這種比較小眾的玩法,在都市年輕人的小圈子中流行起來,關注度比較高。
BC露營需要攜帶的裝備和工具。
新京報貝殼財經:BC露營有什麼獨特的魅力?
谷嶽:BC露營全稱是“Bushcraft”,指叢林生存技能,是露營的一個分支,比較小眾,這兩年在國際露營愛好者圈子裏發展很快。與搬家式的精緻露營不同,BC露營主張不帶太多裝備,而是考驗露營者的動手能力,用輕量的工具獲得野外生活的樂趣。BC露營和野外生存有點像,都是在野外利用自然材料動手做東西,但又不完全一樣——野外生存目的是逃離野外,BC露營則更多是享受野外場景。
精緻露營的核心是舒適好看,最常見的場景是坐在天幕下喝咖啡、聊天、拍照,很放鬆,但我會覺得有點無聊。與之相反,BC露營的場景是坐在叢林裏劈柴、打繩結。它是露營的極簡派,幾百塊錢就能搞定所有裝備——我通常帶着一塊3×3米或者4×4米的遮雨布、一雙牛皮手套、一把刀、一把鋸、一把斧頭、幾根繩子、一個頭燈,如果是在可以點火的地方,就帶上鎂棒、打火石或鑽木取火工具。不需要上萬元的帳篷,到野外找幾根乾枯的樹枝,把雨布支起來,用繩子固定在樹上就行了。我個人更喜歡BC露營,因為可以獨自在野外住兩天,心無旁騖,與自然融合。
新京報貝殼財經:BC露營在國內外的受眾和市場現狀如何?需要注意些什麼?
谷嶽:我們辦過BC露營的培訓課,學員的受眾面挺多元的,有户外愛好者,有親子家庭,當然年輕人佔大多數。BC露營首先要學會一些野外露營的常識以及各種動手技能,比如過濾飲用水、劈柴、用木棍搭椅子、用遮雨布搭帳篷、打繩結、鑽木取火等,大家都比較享受動手的過程,感覺很解壓。
BC露營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了解很重要。首先,要注意安全,你要清楚露營所在地方的地形、環境和生態,比如選擇合適的地方搭帳篷,考慮離河的安全距離,沒有落石、枯葉樹枝等;其次,要了解環保規則和當地法規,比如不要砍伐樹木,在被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撿拾落在地上的枯枝,不要在禁火的地方生火,以免引發森林火災等。
大眾玩户外,除了好設備,還需要專業支持
新京報貝殼財經:隨着露營等户外休閒業態的發展,一些小眾網紅景點火爆,但也出現了安全隱患。圍繞網紅景點的開發和監管,你有什麼建議?
谷嶽:對户外愛好者來説,這很矛盾。一方面,景區管理規範,但是在喜歡追求野趣的人看來,可能人工雕琢的痕跡太多;另一方面,非景區的小眾景點自然環境更好,但存在安全隱患,更麻煩的是,一旦成為網紅景點,去的人多了,會垃圾遍地。那些未開發的網紅景點的確存在安全隱患,但是我覺得景區管理不要簡單地一刀切,圍上圍欄,禁止入內。不妨請專業人士考察評估,給予更科學全面的管理方案,指示牌也可以更為精準。比如,考慮不同季節的安全性,如果七八月是洪水季,這段時間就關閉,其他時間開放。
學習野外生存技能。
新京報貝殼財經:這幾年户外休閒逐漸成為一種潮流,與網紅打卡結合起來,你作為專業的户外旅行家,怎麼看待這種現象?
谷嶽:任何一種休閒娛樂都會吸引各種愛好者,有的偏向專業,有的為了社交,有的就是拍照打卡,露營如此,衝浪、滑雪等户外項目也是如此。我覺得大家愛拍照發到網上分享,沒有什麼毛病,都是喜歡的方式,應該包容一些。更為重要的是,無論是精緻露營、徒步露營或者BC露營,無論是享受大自然還是為了拍照發小紅書,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把所有垃圾帶走(包括煙頭和手紙),不傷害自然環境,不喂野生動物,對自己人身安全負責,這是最基本的守則。
新京報貝殼財經:你認為目前人們户外需求和現狀的差距是什麼?
谷嶽:國內户外休閒市場發展很快,以露營為例,無論是營地、設備還是產品,現在都非常豐富。但是,對體驗者來説,我覺得還需要一些户外的常識和技能支持。比如,很多人不知道在野外什麼是更重要的,他們帶了很多食物,在服裝、裝備上卻準備不足。野外天氣萬變,失温是最大的危險,我總會帶上雨衣或者衝鋒衣,還有多一些的保暖衣服,餓幾頓不會出現危險。還有就是一定要對自己負責,尤其是在沒有手機信號的地區,出發前要提前通知親友,向當地人問清楚徒步路線,帶好裝備,安全回家是每個户外愛好者的首要目的。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曲筱藝
編輯 李錚
校對 劉軍
圖片 採訪對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