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軍,縹緲峯下瑰寶守護人

縹緲峯是蘇州太湖西山島西山的主峯,海拔336米,為太湖72峯之首,被稱作太湖第一峯。因這裏經常被雲霧籠罩,猶如傳説中的縹緲仙境而得名。峯頂有一形似鷹嘴的巨石,上有國民黨元老李根源題寫的“縹緲峯”三字,附近瞭望塔、紫雲泉、砥泉、仙人桌、登高台、望湖亭等遺蹟星羅棋佈。

站在峯頂的瞭望塔極目遠眺,彷彿身在雲端之上,雲海就在腳下,一座座小山頭只露出了腦袋,若隱若現,如仙境一般。再往遠處,三萬六千頃湖光山色盡收眼底,“吳中泰山”當之無愧。宋代詩人范成大曾在登臨後留下絕句:“滿載清閒一柞孤,長風相送入仙都。莫愁懷抱無消豁,縹緲峯頭望太湖。”

西蔡裏,北倚縹緲峯、南瀕消夏灣、東鄰東蔡、西接嶺東村,是一個佔地約0.3平方公里的傳統古村落。作為有着千年建村歷史的傳統村落,這裏不僅擁有眾多明清時期古建築,更承載着豐富的文化內涵。暮春時分,陽光和煦,和暢銷書《尋訪古村鎮》作者、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古鎮古村落搶救和保護的民俗學者王喜根一道來到了這裏。

張雪軍,縹緲峯下瑰寶守護人

保護完好的古宅居

聊起西蔡裏的前世今生,蘇州吳中區金庭鎮縹緲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張雪軍爛熟於心:村內有秦氏與蔡氏二大姓氏,蔡氏原籍河南汝寧府新蔡縣,據《蔡氏宗祠碑記》載,宋有蔡源者、字世洪,官至煥章閣直學士、秘書郎,娶宋室長公主趙氏。宋高宗南渡,蔡源隨駕護驊至臨安(今杭州),紹興二年(1132)病卒。其子維孟、繼孟、承孟以葬父為由,於紹興十二年(1142)自臨安奉母趙氏移居西山島消夏灣,長子維孟居西,遂稱西蔡裏;秦家堡因秦氏遷居而得名。秦氏是詞人秦觀後裔,紹熙年間,秦觀五世孫秦益之遊西山,愛其山水之美,遂定居於此,並建別墅於消夏灣安仁鄉。其子秦通守墓,世居於此,後定名為“秦家堡”。西蔡裏在南宋初因秦、蔡兩氏的遷居漸次形成村落,至明清兩朝進入繁榮期。跟隨張雪軍走街穿巷,只見村中古樹參天、古井清澈,一條長達750米的古道由西向東串起了30餘處明清古建築,那種古樸的氣息着實讓人心醉。

原村委會主任蔣建法告訴,村裏現有明清古建築20000餘平方米,以秦家堡的芥舟園、東蔡村的春熙堂花園、西蔡村的愛日堂花園最有名。在蔣建法孩提時代的記憶裏,後來被闢為小學堂的秦氏宗祠,森嚴的宗祠裏,門廳、祭殿、寢宮、迴廊、撫院一應俱全。小時候他與小夥伴一起到愛日堂玩耍,沿着花崗條石的古道走到那佔地三畝的豪宅,那是個曾經亦儒亦商的大家族,走進轎廳,門廳中間漆黑的板壁上貼着一張不知什麼年代留下的大紙,雖辨不出紙張的原色,但上面一個碩大的“舉”字還依稀可辨。其時,一羣蒙童尚不知什麼叫科舉,什麼叫“檄報”。

斗轉星移,時光進入了上世紀八十年代,温飽無憂的村民們啓動了改善居住條件的程序,村落裏的古道、古宅也因此經歷了一次“大劫難”。那些豪門裏的後裔,因工作關係遠離故鄉去城市安家立業,而祖傳老宅如同秋日蟬衣無人管顧;部分農户因住房緊張紛紛拆舊建新。村裏古道被運建材的車輛軋得條石斷裂、坑窪不平,古村古物如同棄兒遍體鱗傷。

如何守護好前人留下的歷史文化瑰寶?這是擺在村幹部面前十分棘手的難題。面對傳統村落遭到破壞的現狀,加強保護迫在眉睫!縹緲村黨委審時度勢,立足於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以保護文化遺產、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為重點,下決心通過3至5年時間,使縹緲村的基礎設施水平得到明顯提升,歷史環境和傳統建築風貌得到有效保護,村民羣眾的居住生活條件得到顯著提高,實現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

張雪軍,縹緲峯下瑰寶守護人

張雪軍(左)和蔣建法在古宅保護現場

芥舟園又稱秦家花園,佔地面積雖不大,但小巧而精緻,太湖假山巧佈於數尺之間,四周配以天竺、枇杷、萬年青、羅漢松等花木,羅漢松樹齡800年,直徑超過70釐米。花園北面有書房3間,稱“微雲小築”,為蘇州乾嘉年間小型宅第園林代表作。為了守護好這一古宅,村幹部煞費苦心,首先邀請蘇州文保單位進行實地調查,對古宅的文化價值進行定位,爭取列入保護名錄,實行保護監管。然後尋找芥舟園後人商議保護事宜。經過精心修護,芥舟園最終還原舊貌,不僅被列為當地文物保護單位,還入選了《蘇州園林名錄》。

敬吉堂,清代建築,書樓面闊3間,底樓樓下軒形式,二樓構架為內4界前後軒做法,書樓梁軒、窗隔所刻圖案紋樣豐富,雕刻精美,是古村中保護較好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廳堂。當年房主迫於住房壓力,申請拆除翻建,村幹部苦口婆心做好説服工作,及時為他們申請新建宅基地,因而也成功地保護了這座精美的廳堂。

2011年10月,原村委會主任蔣建法調鎮上工作,血氣方剛的張雪軍毅然接過古村保護接力棒,張雪軍曾任金庭鎮旅遊發展公司總經理,對傳統古村落保護以及生態環境治理有獨到的見解:傳統村落傳承着中華民族的歷史記憶、生產生活智慧、文化藝術結晶和民族地域特色,眼下古村遭到破壞的狀況日益嚴峻,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於保護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進一步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我們義不容辭。

這些年,縹緲村黨委一班人在張雪軍的帶領下,結合美麗鄉村建設,以保護文化遺產、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環境為立足點,在提升古村人居環境的同時,以保護西蔡裏自然村真實性、完整性、延續性為目標,全力以赴開展“西蔡裏、秦家堡環境整治工程”。首先,注重整體保護與特色保護相結合,對西蔡裏自然村的傳統空間風貌、地理環境、水系河流以及西蔡裏最有特色的古樹名木古銀杏等採取特色保護。其次,適度修繕與整體發展相結合,針對古樹名木及自然環境的現狀特徵,從整治環境出發,對村落整體進行適度修繕,本着整體保護、傳承發展的原則,在保護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銀杏樹等古樹名木的歷史價值,在新農村建設中突出西蔡裏自然村的特殊價值。這些措施,不僅使傳統村落文化遺產得到了有效保護,而且具備了基本的生產生活條件、基本的防災安全保障、基本的保護管理機制,增強了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的綜合能力,一個自然、現代與歷史和諧共生的優秀傳統村落逐漸呈現在世人面前。2020年3月,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部門認定公佈了第一批江蘇省傳統村落名錄,西蔡裏、秦家堡名列其中。

西山島是鑲嵌在太湖中間的一顆“綠心”,金庭鎮作為蘇州市傳統村落資源最豐富、村莊文化特色最明顯的板塊,承擔着重大的傳統村落保護責任。自從2019年《蘇州生態涵養髮展實驗區規劃》發佈後,金庭鎮及周邊區域被劃定為實驗區建設主體範圍,蘇州市政府以“生態優先保山水、宜居友善惠民生、綠色發展促轉型”為建設內涵,計劃用15年時間,將金庭鎮打造成為體現生態文明的“太湖典範”和國家綠色經濟示範區、長三角休閒交往中心、外交會議重要基地。為保證這一戰略性規劃的落地,蘇州市政府投資180億元,為金庭鎮實現破繭成蝶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

張雪軍等村委會一班人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首先明確責任制,成立由村主任為組長、村支兩委為成員的領導小組,明確以文保部門為主,村委會全力配合上級文管部門、鎮相關部門開展保護工作。同時建立健全傳統村落保護管理組織機構、管理制度以及應急預案,落實對傳統村落保護的工作措施和要求,組織施工、管理人員學習傳統村落保護的法律法規,提高對傳統村落保護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在金庭鎮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縹緲村村委會先後爭取到6795萬元資金,全面保護文物古蹟、歷史建築、傳統民居等傳統建築,重點修復傳統建築集中連片區,保護古路橋涵垣、古井塘、樹藤等歷史環境要素,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與其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全力營建美麗鄉村,讓西蔡裏、秦家堡的古建築、古街道、古井、古巷門、池塘、古樹等重新煥發生機。

西蔡古道,歷史悠久,見證了古村落當年的興盛發達。近20年由於村民搞基本建設,西蔡古道受到破壞,老主任蔣建法看在眼裏急在心頭。為了儘早修復,他帶領人員清點丈量受損面積、制定修復預算,多次到政府有關部門籲請救助。張雪軍上任後,設法爭取到了資金保障,切實改善全村基礎和公共環境。在保護道路的歷史格局和空間尺度基礎上,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以最大限度方便村民出行為目標,對村內道路進行了重新整修。其次,對村內的供排水管道進行改造,保護村民日常用水的需求,配套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減少對自然水體的污染。此外,對年久老化的電力電信線路進行維護改造,減少火災隱患,儘量採用隱蔽式埋設,同時結合西蔡裏自然村原有的河道水系,落實清淤工作,保證河道水系暢通,展現傳統水鄉特色。除此還在村莊的主要出入口道路兩側、河道邊及其他開放空間,進行綠化種植,填充色塊,美化村莊環境。經過精心的規劃和施工,西蔡古道得以重生,古村舊貌煥新顏。

和一道走在修復甫定的西蔡古道,張雪軍和蔣建法兩任村主任的臉上都露着欣慰的笑容。一旁自稱“甘當古鎮古村落搶救和保護志願者”的王喜根讚歎道,瑰寶珍貴,護寶不易,多年來西蔡里人努力恢復傳統村落的內在活力,探索創新古村保護的實踐之路,鼓盪着不一樣的風情,凝聚着不一樣的人氣,也讓我們看到了古村落在歷史的光環中正煥發着不一樣的生命力!

新華報業全媒體 葉小力

作者/來源:江蘇經濟報

張雪軍,縹緲峯下瑰寶守護人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11 字。

轉載請註明: 張雪軍,縹緲峯下瑰寶守護人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