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縣,是湖南省永州市下轄縣,是國家衞生縣城 、湖南省文明縣城和湖南省園林縣城。境內有福音山國家森林公園、古洞石羊、南國武當山、大冠嶺古堡、鵝井等景點,龍家大院、彭梓城、談文溪等古民居,有2400多年的銀杏樹。新田縣境內發現的商周、宋、明、清遺址54處。
該村現存清代門樓一座,清代公祠一座,黑瓦青牆的明清建築數棟,基本都保存完好,有青石板古官道穿村而過,古店鋪清晰可見,明清數十塊方石碑也散落村中各處。其中有塊嘉慶年間的古碑,上面刻着:“餘族坊名談文喜(溪),自明初之際,始祖富公由深圳坊卜遷於茲地”。
有人認為,海龜自東南潛游而來,是暗示房主的祖先來自東南沿海;鱉回首南望,則隱喻“迴歸”故鄉。
在談文溪村的水田間,聳立着一根由十塊青石壘起的,貌似男性生殖器的石柱,雅名“筍矗雲根”,是漢族地區唯一的生殖石雕。石柱下呈四方形,上呈圓柱形,村裏人稱之為“生命之根”,並傳説村裏的新娘來摸一摸,可以子孫興旺;待產的孕婦來摸一摸,可以保佑生產順利。
在村裏,有一處建於清道光年間的文溪家廟,內部為一個大戲台,戲台保存完好,台上雕龍刻鳳,均為透雕,其紋飾繁雜,極顯工藝之精美。在戲台屏風的背後,曾發現了清代在此演戲的劇目單,這些劇目單詳細地表明瞭清代至民國時期不同的劇團在此表演的曲目,有很多甚至排了十幾天的演出日程,反映出古代農村文化生活的繁榮。這個劇目單對於研究地方戲戲劇史意義重大。
龍家大院是一座體現明代建築風格的中國傳統民居。位於湖南省新田縣梘頭鎮黑砠嶺村,距離縣城14公里。因全村龍姓,故稱龍家大院。村民是東漢初期零陵太守龍伯高的後裔,大約在宋神宗元豐年間,從零陵遷來這裏,至今有930餘年的歷史。龍家大院是永州市現存最有特色的明清磚木結構建築羣。
大院坐落在大觀嶺中段半山腰。整個大院座西南朝東北,處於山衝之中,在後山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古堡遺址,龍姓遷居到這裏直到明未才開始興旺。
現存建築48棟,具有典型的湘南文化特色,均為青磚砌就的清水牆、小青瓦,硬山頂搭配風火牆,亭台樓閣,木雕精美,彩繪絢麗,影壁凝重質樸。
“詩禮相傳端本務,耕桑以外不關心”龍家大院現存對聯128副,所體現的都是農耕文化和隱居避世的思想;還傳承着龍伯高的敦厚周慎、謙約節儉品格。對聯不僅書法精美,且每一副對聯字體各不相同。
遊客稱龍家大院是“百年大院、太守遺風、世外桃源、秀美鄉村”。
南國武當山境內有雄偉多姿、犬牙交錯、形態各異的武當山羣峯108座;羣峯內有建於唐以前、宋朝、明朝等時期道觀佛殿寺廟(遺址)6座,摩崖石刻、石碑百餘塊;有以“南國第一泉”著稱的鵝頸等清洌甘甜的泉井118眼;有建於咸豐年間、地勢險要的“石古寨”等古軍事要塞3處;有美麗神奇的“水打蓮花”;有傳奇神話將軍脱帽、綯馬墩;有雄偉壯觀、斗拱飛檐的八角涼亭;有鱗次櫛比、古色古香的居民小樓;有幽、奇、險、絕的石山岩洞88個;有遼闊壯觀、一馬平川的“石羊古洞”萬畝優質烤煙種植基地。
南國武當山,據山上碑刻記載,在宋以前已在山頂建有玄帝殿,山腰還存寺廟遺址,到明清時散佈在登山古石板路旁的“重修武當山路碑記”就達十餘塊之多,一般二十年一小修,五十年一大修,山下的百姓數百年樂此不疲。大凡名武當山的,或風景秀麗,或巉巖險峻,或山峯陡立,多為道教勝地,佛國家鄉。
南國武當山也不例外。南國武當山景區,共108峯、54洞、63泉、1殿、1觀、3庵、2寺。山從平坦寬闊的石羊洞中突兀而起,似卧羊、如奔馬、象駝峯,山嵐一起,羣峯雲遮霧繞,極具媚態;等到豔陽高照,巉巖聳立,卻又是十足陽剛。峯中暮喜晨鐘,梵樂沉香,使人流連忘返,俗氣頓消。
道教是中國所創,也是中國獨有,具有獨特的文化底藴。玄武最初是隨着“四象”崇拜進入道教神系,充任四方守護神中的北方之神。由於北極太乙紫微垣在中國傳統信仰中地位很高,因此,道教很早就設立北極紫微大帝,執掌天經地緯,日月星辰和四時氣候。而作為北方星神的北宮玄武,約在五代之前已被納入北極紫微大帝神系,並逐漸脱離四象系統,成為紫微大帝的四大神將之一。
“武當”之義,為“非玄武不足以當之”,故名。叫武當山的,必有玄武殿。玄武又主管北極七星,難道全國有七座以武當為名的山嗎?或許吧!如此看來,中國的武當情結可謂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