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沉寂逾70載鐘樓鐘聲復鳴

中新社香港12月9日電 題:香港沉寂逾70載鐘樓鐘聲復鳴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鐺——”12月9日下午6時正,屹立尖沙咀海濱逾百年的鐘樓,沉寂逾70載,再度響起六下渾厚鐘聲,餘音繚繞。

這座以紅磚及花崗岩建造、具古典建築風格的鐘樓,高44米,樓頂裝有7米高的避雷針。鐘樓上部為八角形,有圓頂鐘塔,白色的古典裝飾如卷形扶壁、柱子及檐飾等,與紅磚形成強烈對比。

鐘樓被四周茂密的棕櫚樹環抱,是香港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人們常簡化地稱它作“尖沙咀鐘樓”,而逐漸忘記它原本的名字——前九廣鐵路鐘樓。顧名思義,鐘樓是當年九廣鐵路九龍總站建築羣的一部分,建成於1915年。

鐘樓於1921年正式響起鐘聲,為市民報時,也為出門遠行的人送上祝福。香港古物古蹟辦事處一級助理館長(古建)吳國樑向記者介紹,1950年,鐘樓因四面時鐘計時差異導致鐘聲與鐘面時間不一致,停止運作,鐘聲戛然而止。20餘年後,九廣鐵路總站遷往紅磡,尖沙咀總站大樓隨之拆卸,原址保存的鐘樓,成為見證香港鐵路早期歷史的重要標誌,並於1990年被列為古蹟。

為活化鐘樓,香港特區政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早於去年起就從技術層面研究讓銅鐘重新報時的可行性。康文署高級經理(香港文化中心)廣場及海濱管理何少明表示,經過多番研究考察,為免影響古蹟的結構,康文署決定效仿現時部分英國教堂採用的數碼技術,將銅鐘原來的鐘聲通過數碼鐘聲系統與香港天文台的網絡時間同步,摘取最標準時間報時。

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在“百載鐘鳴──前九廣鐵路鐘樓銅鐘鐘聲啓動典禮”致辭中表示,昔日位於尖沙咀的九龍總站是中國最南端的火車站,是內地與香港人流及物流互通的門户,也是兩地血脈相連的標記。今年適逢鐘樓鳴鐘的百週年紀念,他期望重新鳴響的鐘聲,可加深港人對香港發展歷史的認識,也為香港社會注入新動力。

鐘樓旁聚集着數以千計的市民,他們手舉相機試圖記錄下鐘聲鳴響的一刻。人們在那鐘聲裏不約而同地靜默而立,豎起耳朵,傾聽歷史的迴盪。從今往後,每天早晨8時至午夜,鐘樓將會每個小時鳴響鐘聲,為市民報時,重啓百年故事。

米壽之年的李伯特意從油麻地趕來尖沙咀鳴鐘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時,他回憶起十多歲,懷着滿腔好奇,搭火車初次踏足香港。他至今記得,那是個涼爽的秋天,從火車站出來,走去旁邊的尖沙咀碼頭打算搭船前往對面的港島,聽見背後“鐺鐺”的鐘聲響起,回頭望向鐘樓,正是下午2時。如今,火車站早已遷走,獨留鐘樓,而今鐘聲再度響起,在李伯心底震盪,從前的青葱歲月倏然近在眼前,那種感觸深於一切語言。

市民曾先生因工作未能趕赴現場,通過網絡直播聆聽鐘聲再響,他形容鐘樓好像“一位老人”,“見證了香港近代歷史,走過戰火洗禮,走過迴歸,現在與香港人繼續走向未來,為我們準確報時,感謝。”(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53 字。

轉載請註明: 香港沉寂逾70載鐘樓鐘聲復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