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人説,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穿越回古代的留學。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
《鎮館之寶》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國寶檔案》欄目製作的10集大型系列紀錄片,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
曾聽人説,參觀博物館就是一場穿越回古代的留學。這種感覺在看完紀錄片《鎮館之寶》後,感受更加清晰。
《鎮館之寶》是央視中文國際頻道(CCTV-4)《國寶檔案》欄目製作的10集大型系列紀錄片,該紀錄片在全國範圍內精選十座最具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並從中選取十件代表不同器物類別、不同朝代的鎮館之寶作為展示對象。用現代人的視角去感受鎮館之寶的歷史傳承。讓觀眾通過文物完成一次歷史與現代的穿越。
1. 北京故宮博物院 | 《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也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僅見的存世精品。在 5 米多長的畫卷裏,展現了宋朝汴京城的盛世景象。
在現代視角的解讀下,《清明上河圖》已經不僅僅是一幅難得一見的名畫,它更是一個家喻户曉的故事,一種文化的傳承。
2. 中國國家博物館 | 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全稱為後母戊大方鼎。是商周時期青銅文化的代表作。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銅禮器,享有“鎮國之寶”的美譽。
司母戊鼎是中國殷代青銅器的代表作,標誌着商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發展水平和中國高超的鑄造水平。
3. 天津博物館 | 《雪景寒林圖》
《雪景寒林圖》是北宋范寬的代表作之一,描繪了北方壯美的雪山景色。
畫中雪峯屏立,山勢高聳。深谷寒林間,蕭寺掩映,流水無波。其山取盤桓向上高遠之勢,其水造平靜冷凝之態,其樹畫深鬱寒峭之意。
4. 河北省博物館 | 金縷玉衣
此件為中山靖王劉勝的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本漢代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玉衣是穿戴者身份等級的象徵。
古代人認為玉能夠保持屍骨不朽,更把玉作為一種高貴的禮器和身份的象徵。
5. 山西博物院 | 晉侯鳥尊
晉侯鳥尊體現了鳥與象,這兩種西周時期最流行的肖形裝飾完美組合。鳥尊的蓋內和腹底鑄有銘文“晉侯作向太室寶尊彝”,可證明為宗廟禮器。
晉侯鳥尊造型寫實、生動,構思奇特、巧妙、裝飾精緻、豪華,使之成為中國青銅藝術中罕見的珍品。
6. 內蒙古自治區博物館 | 匈奴王冠
匈奴王冠是黃金製成的,重1394克,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匈奴單于金冠。
金冠由金鷹和冠帶兩部分組成,上面浮雕有羊和狼的圖案,雄鷹站在半球形金冠頂上,俯視着冠帶上狼與羊搏鬥的情景。
7. 山東博物館 | 東平漢墓壁畫
這些壁畫是山東迄今發現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好、藝術水平最高的早期壁畫,在全國也極為罕見。
畫面色彩豔麗,造型比例勻稱,線條簡練流暢,刻畫細膩精美,形態生動逼真,反映出漢代畫匠高超的藝術水準和繪畫技巧。
8. 南京博物院 | 清乾隆帝行圍圖轉旋瓶
此瓶是為紀念乾隆皇帝“東巡狩獵”,由景德鎮官窯特意製作的,再現了乾隆皇帝盛年時期出巡騎馬射獵時的場景。其最大特色就是,在鏤空的瓶內套裝一個可以轉動的內瓶。
如果旋轉內膽,乾隆狩獵的場景就會栩栩如生地展現在你面前,只見大隊人馬如同動畫一般穿行在山間,極富藝術觀賞效果。
9. 上海博物館 | 《上虞帖》
王羲之的《上虞帖》草法隨意灑脱,不拘小節。筆法上,它不是靠輕重提按變化來豐富線條內容的,而是以節奏和運行速度來充實線條內涵,提按為輔。
結構上強調開合變化,收放自如,所以字形構架的視覺效果,顯露出一種“張力”的特徵。
10. 浙江省博物館 | 《富春山居圖》(前段)
富春山居圖為元朝黃公望的代表作,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極富於變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