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鑑定#我們國家經濟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帶動考古和文物研究取得了長足進步。特別是對於古陶瓷的研究不斷地深入,可以説現在對於古陶瓷,至少是古代瓷器的知識系統已經基本固化了。
隨着收藏隊伍不斷地壯大,我們的這個知識系統也應當有精細化的要求,使其更加科學、嚴謹。作為“行內”的新人——也正因為是新人,才容易發現一些問題,而老行兒們早已見怪不怪、習慣成自然了,每每在觸及陶瓷術語、名稱時不屑於“咬文嚼字”。但我還是希望和大家探討我在學習中碰到一些“小”問題。
瓷器中有一種器型叫“四方窩角碗”,還有“窩角方盤”等,清代及民國類似這樣的器物還是比較多見的,現在各個拍賣會上時有出現,令人不解的是幾乎所有拍賣圖錄都把“窩”寫成“倭”字,要知道這個“倭”在字典裏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指日本、日本人,而“窩”有“使彎或曲折”的意思,大範圍地出現這樣的錯誤,可能就是歷史傳承下來的?或就是所謂的“習慣成自然”吧。
馬家窯文化 陶旋紋壺
="bjh-image-caption>在眾多瓷器中,圓器佔了大部分比例,圓器有一種裝飾方法,就是“旋紋”。百度上對“旋紋”的解釋是:“彩陶紋飾,又稱‘渦紋’‘旋渦紋’。呈螺旋狀。”在馬家窯文化時期的彩陶中就已經出現 ,後來西周也有類似的紋飾。需要注意的是,圖中所呈現的是“渦紋”,如同百度的解釋,問題是我們當初就不應該把它命名為“旋紋”,而應直接叫做“渦紋”或“漩渦紋”。另有一種命名為“弦(xián)紋”的紋飾,百度是這樣解釋的:
弦紋是一種原始的陶瓷裝飾紋樣,作細而長的線條形,水平展開並環繞器物周匝。弦紋的出現與原始製陶中輪制方法的產生有關,旋刻出來的弦紋又稱旋紋。弦紋廣泛應用在新石器時代陶器上。到了商周時期,依然比較強調絃紋在陶瓷器上的裝飾作用。春秋灰陶器上以寬旋紋作為主要紋飾。漢魏以後各代,陶瓷器上弦紋運用綿綿不息。北朝時期的青瓷瓶、壺、罐類器物上也以長凸弦紋為主要裝飾,形成獨特的時代風格。
西周 原始青瓷旋紋盤
="bjh-image-caption>南宋 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 故宮博物院藏
="bjh-image-caption>筆者認同把“旋紋”等同於“弦紋”的説法,但絕不接受把“渦紋”或“漩渦紋”稱為“旋紋”,它給我們的學習帶來困惑和迷茫,以至於把這樣的困惑和迷茫一直傳導下去。更有甚者,經常看到在各種書籍和文章中,有用這個“玄”字的,用“玄紋”難道是表示“深奧的紋飾”嗎?當然不是,同音罷了。
清雍正 爐鈞釉弦紋尊
="bjh-image-caption>同樣,把工藝名稱文學化的當屬“嬌黃”,把它形容為“嬌嫩的黃”。其實這是對當時上釉工藝的不瞭解或是故意曲解,藉以抬高弘治黃釉瓷器的身價,實則應為“澆黃”,就是在上釉時用舀子將釉澆到器物表面的一種方法。在其他領域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比比皆是,原因也僅僅是“不屑於糾小錯”,任由其以訛傳訛。
圈足很早就出現於我國的陶瓷產品中,有這麼一個詞經常被人們提及,尤其是玩瓷片的朋友,那就是“挖足過肩”。筆者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時,就感到毛骨悚然,不寒而慄。這要是個碗或者盤子,也還説得過去,因為它們本身就不存在“肩”,而這要是個瓶子或罐子,“挖足過肩”就把底挖穿了,豈不都成了水管了!筆者建議用“挖足過踝”這個詞,這樣相對來説對瓷器的“刑罰”也比較輕。
瓷器圈足
="bjh-image-caption>瓷器圈足
="bjh-image-caption>軋道粉彩瓷始創於乾隆早期,它是在督陶官唐英和景德鎮工匠不懈努力下,借鑑瓷胎畫琺琅製作工藝而創制的一種釉上彩新品種,也稱為“耙花”,它的工藝是先在白胎上用絲綿均勻拍上一層色料(錦地),如紅、黃、紫、胭脂紅等,再在錦地上用一種狀如繡花針的工具刻劃出細小的凹紋,從凹紋上可隱約看到白胎。最後配以花鳥、山水或開光等圖飾。而很多地方把“軋”道寫成“壓”道,這個“壓”字明顯與工藝不符。
提出這些問題的目的,不是要挑戰權威,只是想呼籲國家在這個方面出台一些規範,在文物研究、古玩收藏領域用詞方面形成一個可靠的標準,同時對於我們中華古老文化的傳承也大有益處。(節選編輯)
202006期封面
="bjh-image-caption>文章來源:《收藏家》
202006期《咬文嚼字話古瓷》
作者:朱兵
責任編輯: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