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地圖?根據一定的規律法則,地圖是以二維或多維的形式和手段,選擇性地表現地球(或其他行星)在平面或球體上的某些現象的圖形或圖像。它具有嚴格的數學基礎、符號體系和文字註釋,利用地圖綜合原理,能科學地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分佈特徵及其相互關係。古代地圖通常畫在羊皮紙或石板上。傳統的地圖載體大多是紙質的。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子地圖等載體應運而生。
小地圖能改變世界嗎?的確,因為它們永遠地改變了人類看世界的方式。以下這八張“地圖”它們足以改變人類看世界的方式!
中國地球儀
這個地球儀是1623年為明朝天啓皇帝特製的。這是已知的最早描繪中國領土的地球儀。這個融合了東西方文化的地球儀據説是由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曼努埃爾·迪亞斯和龍華民(龍華民,英文名Niccolo Longobardi,1559—1654,號精華,明朝末年來中國的天主教傳教士,意大利西西里人,貴族家庭出身。)創造的。這個地球儀上對非洲和歐洲海岸的描述與中國傳統地圖形成鮮明對比。傳統地圖誇大了中國的遼闊,並將其置於世界的中心。然而,這個地球儀在處理日食、子午線和磁傾角等信息方面比西方地球儀要先進得多。
亨利庫斯·馬特魯斯世界地圖
據説在20世紀90年代初,哥倫布用這張地圖或類似的地圖説服西班牙北部一個王國的伊莎貝拉女王支持他的航海計劃。這張地圖是由,住在佛羅倫薩的德國製圖師亨裏庫斯·馬特魯斯繪製的。它反映了當時世界形成的最新理論,這張地圖以最準確的方式在平面上描繪了地球。此外,地圖還首次記錄了1488年葡萄牙航海家發現的好望角,也證明了南面沒有與亞洲相連的陸地。
谷歌地球
谷歌地球呈現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在谷歌地球上幾乎可以找到任何想要找到的地點。例如,英格蘭的埃夫伯里巨石圈,我國的萬里長城,埃及的金字塔,以及各種各樣的神秘古蹟等等。谷歌地球(googleearth)幾乎創造了一幅可以讓每個人都掌握的精確地圖,讓世界直觀地呈現給每個人,豐富人們的地理知識。
瓦爾麓塞米勒世界地圖
在德國人馬丁·瓦爾德塞米勒繪製的世界地圖上,“美洲”首次以一個獨立大陸的名義出現。這張地圖還附有一本由德國人馬蒂亞斯·利曼(Matias Liman)製作的説明性的小冊子。受意大利航海家韋斯普奇的影響,利曼提出美洲不是亞洲的一部分,而是一個獨立的大陸。因此,它也應該像其他大陸一樣有一個正式的名字,並最終以韋斯普奇的名字亞美利哥將其命名,即“美洲”也許是為了強調美洲的獨立存在,這張地圖顯示太平洋與南美洲西海岸重疊,儘管它的存在直到幾年後才被證實。
北美洲“紅線圈”
這張地圖繪製於1782年至1783年。英國外交官藉此協調各方立場,試圖結束美國獨立戰爭。他們在地圖上用彩色線標出,以顯示其所認為的美國和加拿大邊境。因此,在提出北部邊界線時,美國的要求還低於英國的預期。為了防止美國人看到這張地圖,一直以來保存該圖的英國博物館將其交出,讓英國外交部妥善保管。
倫敦貧困人口分佈圖
早在1885年,有一種説法説,四分之一的倫敦人生活在赤貧之中,查爾斯·布茨專門僱人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極端貧困人口占倫敦人口的30%。後來,調查信息被分成七種顏色,並繪製成“原始數據圖”。看到地圖後,倫敦當局立即採取措施,很快建成了第一批簡易住宅,供人居住。
彼得斯世界地圖
在平面地圖上反映真實的球形地球是不可能的。我們熟悉的“墨卡托地圖”描繪了大陸塊的正確形狀,但它扭曲了大陸塊的比例,因為它過於關注北方的富有國家,而讓地圖上大陸塊的比例出現扭曲。然而,德國人阿諾德彼得斯在1974年繪製的世界地圖不僅澄清了這種關係,而且突出了第三世界。
倫教地鐵交通圖
這張地圖是哈里·貝克在1933年繪製的。事實上,當他在1931年首次提交倫敦地鐵交通圖時,由於他“太有創意了”而遭到拒絕。這幅改進的“2.0版本”的圖解決了如何將複雜的線條表現得清晰美觀的問題。無論車站在哪裏,1933年版的《倫敦地鐵交通圖》都以相似的間隔標註了這些車站,突出了倫敦市中心地區,使地圖更加清晰。同時,直線和換乘站的標誌簡潔有序。這種類型的地圖仍被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