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於淮海中路常熟路路口的淮海大樓完成了外立面修繕,已啓動大樓內部修繕更新和周邊架空線落地工程,預計今年6月前將完成整體更新,重現90年前初建時的風采。
與知名的武康大樓相比,同樣位於淮海中路,同為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的淮海大樓顯得頗為低調。但其本身的歷史價值毫不遜色,不僅設計、建造均由中國人自行完成,在上世紀80年代以及本世紀舉行的上海APEC會議、上海世博會前夕,都歷經過多次重大修繕,映射了幾代上海人共同的城市記憶。
與此同時,無論是負責大樓修繕的“準90後”修繕管理人員,還是大樓底層由百年“老字號”喬家柵開設的創新業態“喬咖啡”,今年剛好90歲的淮海大樓,不僅將重展上海“老底子”的榮光,也折射出新時代,人們為煥活歷史建築“年輕態”所做的不懈努力。
淮海大樓常熟路一側
重要性不輸武康大樓
淮海大樓建於1931年,原名恩派亞大樓,由當時的浙江興業銀行投資建造,地段與武康大樓相比毫不遜色。大樓佔地面積6280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04萬平方米。根據修繕施工方徐房集團提供的數據,大樓在沿淮海中路部分朝向為南偏東約32度,沿常熟路部分朝向為南偏西約47度。相較1.5公里外,武康大樓經典的“鋭角”轉角,淮海大樓則呈現出一個“L”型的“鈍角”造型,顯示出了裝飾藝術建築風格的特色。
1949年後,淮海大樓曾歷經3次較大規模的修繕。上世紀80年代,大樓原先高6層的主樓上方加蓋至7層,原先高4層的副樓則加蓋至6層。作為當時上海改善市民居住條件的一項民生工程,迎來一批新的居民入住。也是這一次修繕,大樓的外立面被調整為褐色與深紅色,直到2001年前後,才恢復到建築初始的白色。
2020年7月正式啓動施工的最新一次修繕,改善民生成了首要目標。上海徐房建築實業公司施工管理部副經理嶽嘉勇介紹,由於距離上一次修繕已經過去10年,大樓外立面經過雨水沖洗,出現斑駁、風化等情況,鋼窗也出現變形、損壞。此外,大樓電梯、內部上下水系統、泵房、管道等,都需要徹底更換。在已經完成的外立面修繕中,僅更換鋼窗一項,就用去將近4000片全新的窗玻璃,使大樓擁有了冬暖夏涼的二層玻璃窗,不僅保持了外立面的風貌統一,也兼顧了大樓的低碳環保。
修繕後的建築外牆,採用新式噴塗工藝,在白色塗料中添加相應材料,噴塗到建築表面
更重要的是建築本身的歷史價值。從外觀來看,淮海大樓與武康大樓有異曲同工之處,即商鋪和居住區分開。大樓底層均為商鋪,二樓開始則是居民住户,顯示出上世紀30年代就已經成型的居住功能與商業功能和諧統一的風貌。
從修繕角度來看,淮海大樓的內部裝飾更具特色,有大量水磨石工藝鋪設的底板和牆面拼花。“以現在的工藝來看,即便科技如此發達,也很難完全復原到當時的水平。”嶽嘉勇告訴記者,製作“水磨石”的第一步是將石頭和水泥攪拌好,像粉刷牆面一樣塗抹在構築物表面。接着,就要靠專業的泥匠師傅將表面拋光、壓實,竭盡所能將石頭粒磨平到同一平面。第三步是用類似磨刀石的磨具,徒手進行打磨,根據牆面、窗台、樓梯等不同位置的需要,打磨出石頭的亮度。最後是上蠟和養護,讓水磨石表面看起來“會發光”。
在淮海大樓樓內,記者看到了眼下新建築中已經少見的“雙跑樓梯”。而更令人稱奇的是用水磨石工藝,完全靠手工打磨出的樓梯扶手,弧度自然,沒有一點稜角。“現代工藝只能做到相對接近的水平,很難保證打磨得這麼‘絲滑’。”嶽嘉勇説。
大樓內“雙跑式樓梯”,黑色和黃色相間的水磨石表面
修舊如何“如故”
今年71歲的陳伯伯幼時便同家人到淮海大樓居住,迄今已有60餘年。在這位“準原住民”眼中,淮海大樓這一次的大修,算得上一次酣暢淋漓的“修舊如故”——大樓的屋面、外牆、門窗、玻璃、地面乃至店招店牌,都儘可能還原至建成伊始的風貌。
徐房實業淮海大樓項目經理錢秋明介紹,淮海大樓與武康大樓一樣,在修繕時都恢復到了建築建成伊始的狀態。然而,如何定義“修舊如故”中“故”的具體時間點,則需謹慎且充分的考量。眼下,像淮海大樓這樣歷史圖紙齊備、修繕資料充分的建築,一般都根據初始設計圖紙進行恢復。初始圖紙不全、修繕資料不足的建築,則通過查閲修繕記錄,請歷史、建築、文保等領域的專家,對每一輪修繕圖紙進行論證,判定建築最終恢復到的年代。
“我們翻閲了幾乎所有能找到的與淮海大樓有關的歷史照片、圖紙、文字史料,再到現場進行一輪輪踏勘,最終才制定施工組織方案和修繕設計方案。”錢秋明説。修繕中也發現了加層與大樓原始結構的顯著不同:加層的走廊地面採用紅缸磚,原始結構的走廊則是與牆面一體的水磨石,當中還鑲嵌了製作工藝極為高超的銅條裝飾。“歷史建築的可識別性原則在這棟建築表現得很明顯。”
昔日大樓內側的網球場 圖片來源:上海檔案館
如今大樓內側已建造了其他建築
作為上海老牌的歷史建築修繕企業,徐房集團負責完成了徐匯轄區內大部分優秀歷史建築的修繕與更新。即便如此,對修繕工藝、工法的研究仍是永恆的課題。徐房實業總經理餘暉告訴記者,此次淮海大樓的修繕,設計施工團隊不斷琢磨,努力將前人智慧與今天的新技術、新材料結合。
以大樓外立面最具代表性的鋼窗為例,一些窗框由於年久失修,出現腐爛、變形,負責挑戰這些修繕難點的鋼窗師傅,均為從業10年以上的老工匠。從焊接到鋼窗矯正,都有一套依靠多年經驗積累的“獨門技法”。“上海人以前常説,修鋼窗要用鎢鋼刀,把窗户上的鏽斑都銼掉,這門‘刀法’就不是人人都掌握的。”
外牆除白色噴塗材料外,還有褐色的“泰山磚”裝飾,同樣材質武康大樓亦有使用
而今,徐房的修繕團隊正着手製定精細化的修繕標準,首先從材質上進行創新探索。以鋼窗為例,不僅新更換的零部件從視覺上要與大樓初始材質一樣,還要適應當下的氣候變化,不會變形,並且使用方面、開關順暢。“修門、修窗、修管道漏水,這些最基礎的修繕,考驗的都是最真最實的功夫。”餘暉説。
餘暉表示,2019年以來,武康大樓修繕後不斷吸引市民遊客的關注,説明歷史建築修繕不再是隻“叫好不叫座”。高關注度也給了修繕單位更大的信心和鼓勵,探索更多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今年,徐彙區還將在湖南路街道、天平路街道,選取兩處位於衡復歷史文化風貌區的街坊,試點老式鋼窗的更新。由徐房負責施工,採用新型鋁合金材料,為居住在老房的居民更換雙層玻璃窗。每個街坊的更新設計方案則由專門的設計師負責,實現“一街坊一策”。
修繕後的淮海大樓外立面
年輕人也來“修老房”了
也有讓修繕人員感嘆自己“辦不到”的事。除了最令人汗顏的水磨石工藝,鑲嵌在水磨石表面的銅條裝飾也讓嶽嘉勇和同事們直呼“厲害”。
在淮海大樓二層,記者仔細觀察了大樓原始結構中,走廊牆面和地面鑲嵌的銅條裝飾。而窗台上弧度絲滑、毫無捲曲或翹起的銅條彎曲面,即便用手觸摸,也絲毫感覺不到與周邊水磨石表面的不同。“但這些銅條切切實實是鑲嵌進去的,具體的材料、配方、施工手勢、專業工藝,近乎失傳了,只能靠我們這些後人來重新摸索。”
但嶽嘉勇也道出了修繕人員最大的“糾結”:“想要研究90年前的工藝,需要鏟一塊下來,拿到實驗室仔細研究分析,看銅條到底是什麼材質,彎曲面是如何做到這麼服帖的……但是,歷史建築絕對不能破壞,以我們現在的工藝,也很難恢復到當時的狀態。”
樓內原始結構,地面、牆面、窗台均為水磨石質地,接下來的內部修繕將進行維護和更新
“會彎曲的銅條”由窗台蜿蜒而下
類似“會彎曲的銅條”這樣令人驚豔的細節,也使得修繕人員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值得一提的是,徐房實業此次負責淮海大樓修繕的幾位骨幹都是年輕人。嶽嘉勇出生於1989年,他的搭檔、施工管理部主管李明佼出生於1987年,幾位年輕人此前還參與過劉長勝故居、嘉裏中心毛澤東故居等歷史建築的修繕。“每修一棟老建築,都會有新的感動。”李明佼説。
培養年輕的專業修繕人才,讓年輕人“放手幹”,是徐房近年來探索歷史建築保護與更新的一項重要工作。餘暉告訴記者,此次參與淮海大樓修繕的各類施工接技術人員共計60餘人,但其中能獨立完成完整修繕工藝的核心工匠,只有十幾人。即便在整個徐房集團,這樣的“老法師”也只有40餘人,而這在同類修繕單位中已經是比較大的人才規模。事實上,記者此前曾多次採訪武康大樓、上海京劇傳習館、黑石公寓的保護性修繕,現場參與施工的一線工人,年齡大多為40-50歲。
工人師傅在粉刷外立面裝飾,水泥中增加黑粉,調配成“黑水泥”
“年齡斷層,本地人才尤其是年輕人才短缺,這些問題一直存在。”餘暉表示,這些問題可能導致修繕工藝失傳、修繕標準難以延續,解決辦法則來自兩方面,一是改善修繕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專業認可度,二是提高薪酬待遇。
去年12月,上海首個歷史建築修繕實訓基地在徐彙區揭牌,承建這一名為“345傳習工坊”的正是徐房實業。今年起,這座上海首個老建築修繕技藝工坊將正式招生,引入系統化的展示、教學、培訓和考核機制。記者瞭解到,目前徐彙區已經與市人社局展開合作探索,着手建立專業修繕人才的職稱評定體系,讓“老法師”們也像“快遞小哥”那樣有專業技術認定。同時,根據相關的資質認定,進一步探索不同梯度的薪酬體系,增強歷史建築修繕崗位的吸引力和競爭力。
修繕中透出新氣象
今年52歲的餘暉,3年前才剛剛進入歷史建築的修繕領域。在此之前,這位退役足球運動員曾從事20餘年的城區改造。從過去順應時代需要從事“拆房”,到如今以“留改拆”理念為引領從事“修房”,職業生涯發生了180度的轉變,老餘卻説,自己很榮幸參與了上海城市建設兩次關鍵性的轉型。在他看來,淮海大樓此次更新,新氣象不僅表現在修繕中,更體現在方方面面。
大樓一層,向內退界50釐米的淮海中路一側,人行道明顯變寬敞了
作為上世紀30年代上海最高級的公寓大樓之一,淮海大樓的建築“內圈”最初有一座巨大的網球場。底層商户和住户的出入門廳則設在沿街轉角,出入口都為凹進式設計,不僅顯得隱蔽,且鋸齒形的門廳通道還為人潮擁擠時留出了額外的避讓空間,足見90年前設計師對“霞飛路”這片黃金地段的珍視。
此次修繕,施工方與大樓底層的工商銀行等商户進行充分協調,將沿街商户的外立面向大樓方向退界了50釐米,恢復了初始狀態。工商銀行方面也積極配合,進一步恢復了鋸齒形通道的避讓空間,重現了大樓設計最初,供行人相互避讓的“友好界面”。眼下,重見天日的這一空間,還能依稀從地面看到ATM自動取款機等銀行設備的印跡。
今年元旦後,徐房修繕團隊對淮海大樓建築內部的管道進行了一次大規模檢修。由於部分管道仍採用90年前的鑄鐵管,漏水、滲水情況時有發生。然而,修繕污水管和廢水管,需要進入居民家中。此時,“溝通”成為比“修繕”更重要的工作。
大樓底層由百年老字號喬家柵開設的“喬咖啡”,推出“包子+咖啡”的新式餐飲組合
東湖居民區黨總支書記俞陸平2019年剛剛到居民任職。在這位年輕的“80後”居委書記看來,協調老房修繕的難度絲毫不亞於疫情的常態防控。“每一次入户修繕前,徐房都會提前3-5天請我們通知居民,先打電話跟居民約時間,面對面商討施工方案,確定具體施工日期,每一天施工前也要提前告知居民,確保家中有人,不會讓居民措手不及。”
俞陸平告訴記者,淮海大樓內居民總户數約為145户,出租率高達40%。除了小部分居住超過60年的老居民,其他後續搬遷到大樓的居民,對建築的歷史瞭解得並不深。然而,這次修繕,俞陸平有一個最直觀的感受,居民們,哪怕是租户甚至是“老外”居民,都開始主動了解大樓歷史。甚至有居民詢問,自己日常生活中有什麼能做的,可以幫忙“一起保護好這棟大樓”。像陳伯伯這樣身兼“原住民”、樓組長和黨員等多重身份的“骨幹居民”,則成為居委會與居民溝通的重要“潤滑劑”。
此刻,走進淮海大樓,幾乎每層樓都能見到居民擺放在走廊窗台的綠植、多肉、水仙花,足見大家對家園的熱愛。“修繕有居民居住的歷史建築,既要有完善的細節方案,也要跟居民講好‘大道理’。”俞陸平説,城市文明水平發展到現階段,居民都能理解歷史建築保護的重要性,街道和居委會要做的,就是不斷激發居民對家園的熱愛之情。
從居民樓門口仰望昔日“恩派亞大樓” 舒抒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