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九塞,雁門為首。雁門關與寧武關、偏關合稱為萬里長城“外三關”。得雁門關者,贏中原;失雁門關者,失天下。雁門關,雄踞於忻州市代縣縣城西北20公里處勾注山之巔,主峯海拔1800多米。它是萬里長城最具代表性的軍事要塞之一,是長城軍事防禦體系之一。
其實,雄關雁門更是一條聞名天下的商貿之道,它是清代晉商赴蒙、俄貿易的必經之路,人們也稱這條商道為用生命堆砌的“命關道”。地勢險峻,雁門關十八彎,每走一步都是險。
蒼涼、凝重、肅穆、雄渾、大氣,雁門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風土人情,詠頌着一代又一代邊貿往來的傳奇。雁門古道上,晉商自晉中出發,經忻州至代州,過雁門關,分東西兩路,走西口,闖東口。忻代晉商也從這裏出發,溝通內地與塞外、中原與漠北、農耕與遊牧的經濟文化交流。
風雪探訪雁門關,雁行商出走口外
“遠與君別者,乃至雁門關。黃雲蔽千里,遊子何時還。”採訪團一行抵達雁門關時,已近黃昏,正趕上了雁門關入冬第一場雪,雄關漫道、朔風烈烈,從雁門關口內到口外,温度變化極大。採訪團一行稱這是風雪探訪雁門關,實則也是夜探雁門關,天越黑,氣温越低,冷至徹骨,滿是車轍痕的青石古道,凹凸不平,行走起來十分艱難。
《今日雁門》主編劉睿介紹,雁門關自然條件艱苦,青石彎道車轍痕還是明清以後曾修復過的,在這之前,都是泥土流沙之路,走商道更是艱難。古人行走雁門關時,車輪散架、馬蹄斷裂的事情時常發生。
關於雁門關傳説很多,得此名,有人説是每年春天和秋天,都會有一羣羣大雁從這裏經過,大雁飛過羣山峻嶺,總會在關門盤旋很久,叫聲迴響,才能飛過去。《唐書·地理志》講述:“東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盤旋崎嶇,絕頂置關,謂立,亦曰雁門關。”
戰車、和親車隊、商貿駝隊,都從雁門關經過。春去秋來,“萬里茶路”上有一支晉北晉商勁旅,他們被稱為“雁行商人”,走西口、闖東口,往來雁門關,北上塞外淘金求生,雁行商人經商極不易,卻創下“家國春秋”載入史冊的晉商之道。
“生在忻代二州,紅在東西兩口”。他們不僅是經商,還將文化交流帶入口外,將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結合起來。忻州、代州兩地的商人逐漸興起(以下簡稱忻代商人),也興起了雁門商旅文化。在清末民初,忻代商人的發展達到鼎盛,在塞外地區的商界佔有重要地位。
在包頭,忻代商人佔據多半城。在張家口張庫大道上旅蒙商人裏,晉中商人為主,忻代商人緊跟其後,形成了地域性的商幫。在新疆地區,忻代商人佔據主要位置,以晉幫在新疆經商出現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久、影響力最大而著名。
忻代商人走口外,與地理原因分不開,塞外謀生,成為他們的主要特徵之一。以同族同鄉為紐帶,形成商幫組織協作打天下。
走西口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五次人口遷徙之一。“遠離家鄉忻代州,學會蒙話草地走。換回皮毛賺大錢,千里迢迢奔包頭。”與其他晉商幫相比較,忻代商人在塞外經商主要集中於地理優勢、鄉親幫扶、政策導向。
當時,清政府開始鼓勵內地百姓進入蒙古地區生活。忻、代地區本身農耕區域少,人口眾多,由清政府發放通商照路,便產生了大量的勞動力“走西口”到歸化城討生計的場景,他們在蒙古地區耕種或者經商,對忻代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耕農之家十居八九,貿易商販者十之一二”,由此可見經商的比例比較高。
一代女帝武則天親創“天”“地”字異體字,雁門關古典故事多
一座雁門關,半部華夏史。胡服騎射軍事改革的趙武靈王、駐守邊關戰國名將李牧、北擊匈奴秦將蒙恬、數次馳騁雁門古塞內外的漢朝名將衞青、霍去病、李廣,出塞和親王昭君,寧死不屈“楊家將”楊業戰死之地,1937年雁門關伏擊戰……3000多年來,這些與雁門息息相關的古典故事多達1000多部,腥風血雨,那些鮮活的歷史仍影響至今。
關南第一道城門又稱為“天險門”,石座磚券,門洞上方匾額書刻“天險”二字,據説“天”字是武則天所創異形字。劉睿介紹,“天”字很有看頭,上面是個草字頭,中間是田地的田,下方是大動干戈的戈,表示馬有草,田裏有糧食,還有武器,這樣才能行走天下。
同時,劉睿提到天險門對應的地利門洞上方的額匾刻有“埊利”二字,那個“埊”字也是武則天所創,同“土地”的“地”字是一個字。上面一個“山”字,中間一個“水”字,下面一個“土”字,表示有山有水有土地。
佇立在門洞,寒風呼呼吹,但是眼前彷彿仍能看到當年雁門關邊貿繁華的情形。
天險門上建有城樓,即關樓,也稱為雁樓。雁樓上巨匾“中華第一關”格外顯著。中國古建築學家、長城專家羅哲文曾考察雁門關所提寫並評價:“雁門關是中國北方最重要、最雄偉的長城雄關,是名副其實的中華第一關。”
雁門關邊貿街,立着一座牌坊,牌坊中間門額上寫着“達北漠”三個字。歷史上,雁門關也是重要的互市通商口岸,中原與漠北的“南北通衢”,是著名的“玉石之路”和“茶馬古道”。
邊貿街是由70多間仿明代建築所構成,這裏主要展示和經營了具有雁門關地區特色的手工藝製品和紀念品,同時也再現了當年邊關貿易的盛況,是一條極具地域特色的風情街。
街的盡頭東側還有一座牌坊,牌坊正中間門額上寫着“通南江”三個字,劉睿介紹,這三個字表示,經過雁門關就可以通達大江南北,中原人民與漠北遊牧民族在此通商互市。
走口外重要的交通線路就是雁門古道,當時,遊牧民族將牛、馬、羊及畜產品運送至雁門關,換取內陸的糧食、布匹、鐵器等。中原商賈採購貨物,經雁門關運出,一路從張家口轉運至俄羅斯遠東地區;一路經殺虎口運至歸化城(今呼和浩特),後轉至恰克圖,與俄商進行貿易,進入歐洲市場。
雁門關甕城: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
爬陡坡、走彎路,生猛、兇險,從邊貿街牌坊走到這裏,關城北側有一座城高6米的護門小城,呈半圓形或方形,人們也稱其為甕城,作為關城的防護設施可加強關城的防守。
劉睿介紹,甕城設計是從防禦角度考量,城門通常與所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增加攻城難度,以防止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
雁門關甕城門俗稱小北門,磚券門頂,明代時鐫刻的“雁門關”三個字,兩側鑲嵌磚刻楹聯一副:“三邊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據説這是明清之際大學者傅山先生的手筆。
楹聯中“三邊”是指古代幽州、幷州、涼州,也有人説是指明代北邊、東北邊、西北邊三大防區,“九塞”是説戰國時就名聞天下的九大關塞,雁門關被推崇為“三邊衝要”“九塞之首”,這副楹聯形象地道出了雁門關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三邊”“九塞”無論從軍事還是歷史文化考究,都彰顯着雁門關的重要地位。
進入甕城,看到與天險門相對應的地利門,是關城北面的正門,甕城的設計就是為了保護此門。
雄關漫道真如鐵,甕城雖小仍建關帝廟
“拜完關老爺,就是平安回家了。”劉睿介紹,關帝廟所處的這個院落在甕城之中,正對着地利門的門洞,立於平台之上。
關帝廟大殿位於地利門的西側,坐西朝東,面寬三間,大殿門額上有明朝末年曾任兵部尚書的代州人孫傳庭手書匾額一塊,上書“天日同昭”四個大字。大殿正中間的塑像是武聖人關羽坐像,關羽左前側站立的塑像為關平和周倉。
甕城雖小,關帝廟設在此,既是軍事要塞鎮守之關,也是晉商出走口外的信仰寄託。出走與歸來,晉商先輩們都會先到這裏拜一拜關帝,祈求平安,祈禱所盼,心中念想得以抒發。
大殿對面是“春秋樓”戲台,這座戲台的屋頂是歇山頂,看上去別具一格。戲台是一種建築形制,也是一方文化天地。戲台上“咿咿呀呀”,牽腸百轉,唱出了多少波瀾壯闊、忠孝節義的故事。
雁門關地利門:我國現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規則碑”
採訪團順着古道,來到雁門關地利門,當地人介紹,這裏有中國現存不多的“古代交通規則碑”。採訪團一行很是好奇,再看碑文內容大致為:“正堂禁示:雁門關北路緊靠山崖,往來車輛不能並行,屢起爭端,為商民之累。本州相度形勢,於東陲另開車道,凡南來車輛於東路行走,北來車輛從西路終由。不得故違於咎未便,特示。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吉日立。”
這碑文正是當時“關道”繁華的真實寫照,祁縣晉商研究所所長田建表示,雁門關是萬里茶道上商賈往來的重要通道,通過碑文,可以看到當時交通盛況,也可以看到當時的守則和秩序。雁門關往來頻繁,單一一條路已無法滿足往來車輛的通行需求,上行下行之分,有效地緩解交通壓力。
雁門關圍城與關城之間,有一座典型的邊關古村落,稱為雁門關村,也曾名曰明月村。雁門關村依山而建,中間是一條由北向南、逐漸升高的石子路,明月樓位於路的北端。
這裏的村民們被稱為地道的“邊民”,關外人眼裏,他們是“關里人”,關里人眼裏他們又是“關外人”,兼容南北,從生活習俗到語言表述,他們也是中原與塞外分界點上的生存印跡。
雁門古道作為溝通南北的通商要道時,也造就了關內漢民族與關外遊牧民族的溝通,那些守關將士的後代成為這裏的村民。
村民們眼中,“靠關吃關”,他們靠近的是一條千年雁門古道,鋪滿錢財的“金馬玉路”,這條路上也造就了一個新的職業“護關”。因為關道的關口在山頂的關城,海拔極高,地勢險峻,山路崎嶇。
由於對當地地形的瞭解,“護關”人的工作就是幫助商人車輛貨物上下山,直至盤山公路與交通工具的改變,護關職業才逐漸消失。護關村民們也大多遠走他鄉,遷離出雁門關村,少數留下來的村民也改為耕種、畜牧為主。
當地流傳這樣的民謠,“雁門關外野人家,不養桑蠶不種麻。百里並無梨棗樹,三春那得桃杏花。六月雨過山頭雪,狂風遍地起黃沙。説與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襖午穿紗。”村民們説當地生活自然條件很艱辛,隨着這些年景區建設,寂寥的古村逐漸熱鬧了起來,雁門關早已不是一個簡單又具體的地名,他們也從護關人轉向了農家樂客棧的打造人,為往來遊客提供餐飲和住宿。
山西晚報記者 孫佳森
(責編:褚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