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恆嶽大地獨有的歷史文脈,弘揚渾源古城獨特的歷史文化。2022年春節期間,經過多年建設打造的渾源州署開“衙”迎客,引起社會各界關注。
隨着這一集渾源文化展示、衙署場景演繹等全方位多功能文化體驗景區的建成,渾源古城的文化內涵、歷史情懷、人文精神得到顯著提升,渾源在高質量推進文旅振興的宏圖中又增添了一抹濃烈的色彩。
近幾年來,渾源縣始終把文旅作為經濟轉型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作出了“舉文化生態牌、建特色休閒城、走旅遊康養路”的戰略部署,使全縣一二三產業都向文旅匯聚。堅持規劃引領,着眼全域建設,謀求重點突破,渾源縣先後在國家全域旅遊創建以及恆山5A級國家旅遊景區創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作為《渾源縣全域旅遊規劃》以及《恆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中的重點打造項目,渾源古城的文旅發展始終是縣委縣政府集中精力打造的重點內容。
在此背景下,渾源州署的文化挖掘和利用被重點列入全縣社會經濟發展戰略之中。渾源州署是渾源古城文化的重要承載物,定位為遼、金、元文化背景下“聆聽渾源文脈、感觀渾源文化、體驗州署文化”的文旅項目,展示明清州衙建築形制佈局,展示非遺、飲食、軍事、商賈、民俗等渾源諸多文化元素,使其在文物保護的基礎上更加有效地實現文旅融合,讓渾源古城與北嶽恆山、懸空寺兩大景區南北呼應,打造城市“慢旅”的主要節點。
事實上,經過多年的打造和發展,除了州署,渾源古城內能夠展示渾源地域文化的地標承載物已鱗次櫛比。
依照民國時期渾源傳統手工藝人形象,精心設計“釘鞝鞋”“大碗茶”“貨郎擔”“推碾子”“吹糧麩”等特色人物銅塑像,根據古城維度和空間進行合理佈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楹聯徵集活動,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商店牌匾和街巷楹聯;把北嶽恆山元素融入到路燈、牆磚、地磚等細微處,於一點一滴中展現渾源厚重底藴。
清代民居建築羣落麻家大院裏,已經籌建、開放了渾源民俗風情展廳、渾源青銅器展廳、渾源古瓷展廳、麻氏家族展廳和精品碑拓展廳五個核心展廳。民俗風情展廳旨在通過圖片和歷代實物資源詮釋渾源的歷史沿革和民俗風情;青銅器展廳旨在展示出土於李峪、散藏於國內外各大博物館的青銅器或複製品,讓震撼世人的國寶煥發獨特魅力;渾源古瓷展廳旨在展示歷史上著名的渾源窯瓷器實物或圖片;麻氏家族展廳旨在展現麻國華及麻氏家族風采和貢獻;精品碑拓展廳則通過留存的歷代碑拓,展示渾源和北嶽恆山厚重的歷史。此外,還不定期開展李峪彩陶文化、渾源漢墓羣文化、恆山軍事文化、古代閨房文化、渾源歷史名人等主題展覽展示。
由著名畫家王金鐘打造的恆沙鍾藝美術博物館通過沙畫、國畫、油畫、塑像等形式對永安寺壁畫、古典傳統人物等進行集中展示,以及結合自身特點,打造獨具個性的佈局空間,成為渾源古城一個獨特的“網紅打卡地”。正在籌建的北嶽文化研究院將深入發掘渾源特有歷源,把恆山神話傳説、歷史人物、歷史典故、民風民俗等內容融入到古城建設中。
這些被賦予厚重文化的文旅地標,與古城內永安寺、圓覺寺、文廟、慄毓美陵園等“國保級”經典古建連點成片,讓古城內多元的建築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恢弘交錯。
這是渾源縣堅持“歷史真實性、風貌完整性”發展思路,有效盤活歷史建築、傳統民居的“活文物”價值,植入恆山文化元素,再現“渾源古城”風貌,將歷史街區打造成為遊、購、娛一體式旅遊目的地的碩果呈現!
在此過程中,渾源縣為持續增強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努力實現“古城保護、改善民生”雙贏,聘請國內一流規劃團隊多次深入古城實地考察,反覆研究論證,依託渾源古城“龜城蛇街”建築格局和深厚文化底藴,編制《渾源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渾源縣城區城市風貌規劃》以及古城規劃、歷史文化街區保護與更新規劃等,確定“北區以圓覺寺、永安寺、文廟等金元時代遺存為核心,突出金元文化特色;南區以北嶽行宮為核心,打造傳統文化祭祀區;其他區域以保護時代建築為主,突出明清文化特色,共同展現”的工作思路,構建起清晰脈絡和框架,為古城保護與開發提供科學依據和有力指導。
首先,不斷提升挖掘和修繕的科學化水平。根據古城內文物保護單位位置、周邊環境、歷史考證等客觀因素,科學佈局歷史街區修復,積極籌措資金恢復21座復古建築和構築物,修復古建築160多座,再現古城風貌;全面整治歷史街區周邊環境,恢復街巷肌理,將3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永安寺、圓覺寺、文廟以及渾源州署與古城內的古民居有序連接起來,讓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享受古韻文化。
其次,不斷提升保護和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對14處歷史建築物,開展了歷史建築認定、掛牌、建檔工作;持續加強制度頂層設計,制定了詳細的歷史建築保護工作機制,建立起分類科學、保護有力、管理有效的城鄉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確保各時期重要城市歷史文化遺產得到系統性保護。
此外,籌措巨資打造古城風貌特色。對古城所在地永安西街的路面、地下管道、187棟10萬平米建築外立面等進行綜合改造,新建復古延廊1萬平方米;拆除古城周邊不協調建築和其他設施6.3萬平方米;多管齊下提升燈飾燈光,每到夜晚,特色路燈、文化景觀燈、州衙主題燈、沿街明清特色宮燈等華麗綻放,助力古城魅力盡顯。在推進城市更新過程中,提煉出一批凸顯渾源文化特色的經典元素和標誌性符號,融入道路鋪裝、公共設施安裝等基礎設施建設中,目前,已經有渾州八景、北嶽真行圖、忍冬紋、玄武神獸圖等5000餘幅具有渾源特色的文化符號展現在市民面前。根據城市維度和空間,合理佈局了15組渾源傳統手工藝人的人物銅塑像,扮靚城市街頭、增添歷史古韻,通過城市風貌的更新喚回了久違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
如今,漫步夜幕下的渾源古城,燈火通明、星河流淌,商鋪前高高掛起的紅燈籠,為古城平添幾分韻味,遊客們徜徉在古建築環繞的阡陌里弄,盡情享受着古城的文化氣息和歷史風情。
郭斌 安興旺
1.渾源古城全景。
2.渾源古城夜景。
3.圓覺寺磚塔。
4.渾源州署開衙儀式表演。
5.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永安寺傳法正宗殿。
6.恆沙鍾藝美術博物館的沙畫和沙塑藝術品。
7.古城街頭即景。
本版圖片由渾源縣委縣政府新聞中心及網友“恆山之雪”提供
(責編:candy)
【來源:山西新聞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