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現代詩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才有了賈淺淺的“屎尿體”詩

由 納喇曉枝 發佈於 休閒

原創:文章首發於牛虻公眾號

現代詩沒有統一的標準,所以才有了賈淺淺的“屎尿體”詩——以卞之琳《斷章》為例,談談詩歌存在的三境界

斷章

現代 ·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在這裏,我就不把賈淺淺的詩羅列出來了,個人覺得賈淺淺的詩連下里巴人都算不上,放在這裏難免玷污了詩歌的名義。也許不乏文學大家、高校教授會出來反駁,“路上並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也許會有人認為“世俗的才是文學的”,也許還會有人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體裁,只是需要沉澱,畢竟“萬事開頭難”……

中國現代詩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民國時期新文化運動哪裏,以胡適提倡白話文運動為先河,也以胡適《嘗試集》為現代詩誕生的標誌。另外,外國詩歌傳入中國,並不是因為外國詩歌就是現代詩的標準,而是因翻譯的語言而定。由於新文化運動的巨大影響,白話文普遍被大家所接受,因而外國詩歌也是現代詩的鼻祖之一,但是也不乏古典形式的詩歌,以裴多翡的“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最為經典。只是彼時文人的文言文水平實在有限,要想翻譯出真正具有中國韻味的古典詩歌,太過困難。

而對於現代詩而言,一方面是一個全新的文學體裁,沒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約束,大家都去嘗試自然少去許多問題。一方面白話文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較之與枯燥的文言文,白話文這種平日裏生活所使用的語言被歷史地推上了“大雅之堂”。

胡適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後人稱他“一事平生無齮齕,但開風氣不為師”,這句話本出自清·龔自珍《己亥雜詩》,意思是:我平生只有一件事是幸運的而沒有招致毀傷,那就是我只以著書立説來開啓一代風氣,絕不招生聚徒、好為人師。胡適也深有自知之明,將其現代詩的合集稱作《嘗試集》。

然而,胡適的現代詩一出來,所遭受的攻訐,遠遠超過了今天我們對賈淺淺“屎尿體”現代詩的批判。尤其是作為開一個時代風氣之先的人,他所作的嘗試引領了那個時代的潮流。例如他先後發表發表了《論短篇小説》、《文學進化觀念與戲劇改良》、《談新詩》等文章。從創作理論的角度闡述了新文學與舊文學的區別,大力提倡新文學創作。在引進西方文學作品方面,他翻譯了法國都德、莫泊桑,挪威易卜生等名家的部分作品,為國內的新文學創作提供精品借鑑。

最為可貴的是,胡適一馬當先,嘗試用白話文進行文學創作。1917年2月出版的《新青年》上,發表了他的幾首白話詩,這是現代文學史上的第一批新詩。下面讓我們品讀一下胡適先生《嘗試集》中的第一首現代詩:

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

不知為什麼,一個忽飛還。

剩下那一個,孤單怪可憐;

也無心上天,天上太孤單。

這些作品,雖然還留有舊詩的若干痕跡,但採用自然音節和自由句式,開始打破傳統的詩歌格律,內容也表達了民主主義、人道主義的思想傾向。正如他把它們結集時取名《嘗試集》所表明的,他為新詩創作進行了積極有益的“試”。例如再舉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現代詩,這首詩可以説是個人的啓蒙歌曲,因為我第一次是在小學唱出來的,直到後來才發現這原來是胡適的現代詩。

我從山中來,帶着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

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儘管胡適的現代詩依然保留了舊體詩的體裁,但是其詩歌語言卻發生過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語言平白、口語、通俗易懂,在當時可是備受質疑。關於新詩抑或現代詩,胡適認為:“第一、説話要明白清楚;第二、用材料要有剪裁;第三、意境要平實。”

討論這麼多胡適和現代詩的問題,只為尋求一個現代詩的評判標準,並不是為賈淺淺那不入流的“屎尿體”詩歌辯護。那麼,什麼樣的詩歌才可以稱得上現代詩呢?個人以為,現代詩至少不是簡單的回車鍵,以卞之琳的《斷章》為例,這是個人最喜歡的一首現代詩,故而來作為例子。

在個人看來,現代詩儘管與中國古詩在語言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詩歌的精神卻沒有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包括外國文學中的詩歌,都有潛移默化的不成文法則。也即現代詩應該具備三重境界,優美的語言是載體,豐富的想象空間是留給讀者的獨白,深徹而富有哲理的意境則是詩歌的靈魂,能夠引發讀者的共鳴!簡而言之,現代詩應該具備:語言美、意象美以及哲理美三重要素或者境界。

現在,再當我們看賈淺淺詩歌的時候便會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所在。其實,賈淺淺的詩歌權且作為自娛自樂的讀物沒有什麼毛病,至於究竟是不是好詩,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與市場的檢驗。然而,問題就出在這裏,還沒經過經過時間的沉澱與市場的檢驗,一幫具有文化地位圈子裏的人競相追捧,形成烏煙瘴氣的“官僚主義文學圈”,這是一種非常惡劣的文化生態,必須加以批判!回過頭來,我們一起來看看現代詩應該具有的標準。

語言美

海德歌爾曾説:“語言是存在之家,人是詩意地棲居”。語言的藝術,是人類的偉大發明,而詩歌則是語言藝術皇冠上的璀璨明珠。中國古人講:“詩言志,歌詠言。在心為志,發言為詩”。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在韻律上,一、四句押韻(ing/eng),二、三句押韻(i),例如如果把窗子換成窗户,那麼它的韻律便大打折扣;從修辭手法上,這首詩運用了頂真(一二句)與通感(三四句)。反觀賈淺淺的詩,毫無韻律可言,就是簡單而隨意的回車鍵,以為用古典詩詞的斷句,隨意地進行回車,便是現代詩。

意象美/意境美

美好的意象才能創造出唯美的意境來。《斷章》中用“橋”、“窗子”、“明月”、“夢”意象勾勒出一幅美好的畫面來。正如王維詩歌“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般。如此美好的意象給了讀者更多的想象空間。反觀賈淺淺的詩,有什麼意象呢?除了“屎尿屁”還有啥?一個個令人作嘔的意象,怎麼可能留給讀者美好的想象空間呢?

更令人深惡痛絕的是,還有一批專家、教授卻在為她的詩叫好,甚至作為研究的課題,真是貽笑於大方之家。那些為賈淺淺詩辯護的,“屎尿屁”真有那麼美好嗎?個人真的欣賞不來。

哲理美

我們為什麼喜歡詩歌?因為詩歌以最凝練的語言傳達出了最深刻的道理,我想這是我們喜歡詩歌的最主要原因。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會牢牢地記住詩歌中的幾句詩,有感而發的時候,朗誦出來,仔細品讀。

《斷章》則是表達了愛而不見、愛而不得的意中人,卻是孤獨者的美夢。更深一層,學會用第三隻眼睛看世界。淺淺的詩,除了噁心,哪裏還有哲理美可言?

總之,淺淺的詩爆紅網絡,似乎只要懂得回車鍵,全民皆成了詩人。至於淺淺的詩,發表出來孤芳自賞這沒有什麼,自娛自樂,權且當作自我消遣罷了,然而,問題就在於一些喪失了思想獨立、為權勢所折腰的官僚文學因素在裏面的知識分子迷失自我。文化的存在價值在於歷史長存性,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的才能稱得上是真正的文化,相反,只是一時的文化濫觴不能算是真正的文化。

2021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