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入伏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了,全國多地即將開啓“蒸烤”模式。每到這個時候,便有人高喊:我的夏天,全靠空調WiFi西瓜“續命”!更有人靈魂發問:沒有空調的古人,到底是怎麼熬過夏天的?

其實,在納涼消夏這件事上,古人的辦法又豐富又有趣,比“空調WiFi西瓜”有意思多了。今天,一起來看古人的“消夏三十六計”。


最清涼

對吃貨來説,無冰不夏天

冰激凌、冰西瓜、冰可樂……這些幾乎是現在夏天的“標配”了。在古代,吃冰雖然不易,但“吃冰史”卻是由來已久。

戰國時期,就已出現“冰鑑”,這個器物可散發冷氣,用來保存鮮食,可視作最早的“冰箱”。後來漢朝的“冰室”,北魏的“冰井”等,都是其延續。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戰國銅冰鑑

到了唐代,出現了賣冰的商人,他們在冬日採冰,儲於地窖,夏日叫賣。文人士大夫也會親自動手調製冰飲:“公子調冰水,佳人雪藕絲。”

宋人對吃冰的喜愛,在楊萬里的《荔枝歌》裏展現得淋漓盡致:“帝城六月日卓午,市人如炊汗如雨。賣冰一聲隔水來,行人未吃心眼開。”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隨冰產生的,自然就是各種冷飲了:戰國時期的冰酒,唐代的凍飲,宋朝的冰酪、雪泡豆兒水、冰涼酸梅,元朝的奶冰,清朝的“冰鑑”盒子……連詩人的文字裏都彷彿自帶哈喇子,又是“似膩還成爽,才凝又欲飄”,又是“玉來盤底碎,雪到口邊銷”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出現在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冰鑑”盒子

果然,“吃貨”是不分朝代的。


最率性

山間納涼賽神仙

古人納涼避暑,條件雖不如現在,但講究率性,因此顯得別有趣味。宋代詞人葉夢得在《避暑錄話·序》裏説:“每旦起,從一僕伕負榻,擇泉石深曠、竹松幽茂處,偃仰終日。”什麼意思呢?就是説,每天早上起來,讓僕人揹着卧榻,找一個泉水深流、竹松茂密的地方,一躺一整天。這份閒適,實在讓人羨慕。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宋 佚名《槐蔭消夏圖》

李白作為浪漫派詩人,納起涼來也是隨性豪爽,他在《夏日山中》裏説“脱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酷熱難耐,於是前往深山老林避暑,躺在濃蔭樹下,摘除頭巾,任涼風輕拂肌膚,無邊自在。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明 文徵明 《納涼圖》

和李白一樣會享受的,還有白居易,“遊罷睡一覺,覺來茶一甌。眼明見青山,耳醒聞碧流。脱襪閒濯足,解巾快搔頭”(白居易《何處堪避暑》)。玩累了就睡一覺,睡醒來喝杯香茶,眼前青山滿目,耳邊碧水長流,沒事脱掉鞋襪把腳置於溪水中滌盪,解掉頭巾舒服地撓撓腦袋……這樣的神仙日子,今人恐怕很難體會得到。


最科學

中央空調的雛形

古代科技尚不發達,可劉禹錫在《劉駙馬水亭避暑》中描繪過的“自雨亭”,已經很有科學特色,它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亭子傍水而建,利用水車等機械結構將水引到屋頂,水沿屋檐落下形成水簾。涼水上下循環,帶走蒸騰暑氣,降暑的同時形成獨特的建築美觀。

這場面,任是當代人看了,也要道一聲“會玩,佩服”!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除了“自雨亭”,唐朝還發明瞭著名的“含涼殿”,含涼殿建築內外設置了許多水車,流水激起扇葉轉動,冰涼的水汽和冷風就被送入殿內。堪稱是那個時代的“中央空調”。

《唐語林·豪爽》裏有記載,夏日某天,陳知節被高力士請到李隆基的含涼殿時,他看到“(李隆基)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當他被“賜坐石榻”時,感到“陰溜沈吟,仰不見日,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座內含凍”。也是很有畫面感了。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明 仇英《涼亭消夏圖》 

包括後來宋朝的劉子翬也在《夏日吟》裏説“君不見長安公侯家,六月不如暑。扇車起長風,冰檻瀝寒雨”,可見這種消暑方法,主要還是在大户人家。


最雅緻

何以解憂?荷以解憂

如果用一種花代表夏天,那多半就是荷花了。“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專屬於夏日的景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是專屬荷花的高潔禮讚。綠意盎然的荷葉,粉白相間的荷花,看了就讓人覺得平心靜氣,也難怪成了古人消夏的最愛之一。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在流傳下來的消夏詩和消夏圖裏,提及荷花蓮池的不在少數,唐朝的魚玄機在《聞李端公垂釣回寄贈》裏寫的“無限荷香染暑衣,阮郎何處弄船歸”為我們呈現了這樣一幅場景:陣陣荷花的香味撲鼻而來,薰香了我的衣服,而你什麼時候才乘船歸來呢?想象一下:睡起午後,乘舟輕入十里蓮塘,手摘蓮蓬菱角,或閒坐柳池荷畔,撐竿觀魚啄食。實在是人間美事啊!

而消夏圖中畫及荷塘的就更多了: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宋 蘇漢臣 《荷塘消夏圖》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清 金廷標《蓮塘納涼圖》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佚名 《採蓮消夏圖》


最佛系

心靜自然涼

在消夏這件事上,境界最高的,白居易絕對算得上其一,他的消夏大法叫“心靜自然涼”。

他在《銷暑》一詩中這樣説:“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意思就是説:對抗暑熱最好的方法就是靜坐,因為“心靜自然涼”,只要心無雜念,窗邊自然就會有清風徐來。

這樣的觀念放在現在,可以説是很“佛系”了。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元 倪瓚《涼亭消夏圖》

除此以外,白居易還曾在酷暑時拜訪當時的高僧恆寂禪師,看見禪師在密閉如蒸籠的禪房裏打坐,卻沒有狂冒汗。感慨之下,又寫了一首《苦熱題恆寂師禪室》:“人人避暑走如狂,獨有禪師不出房,可是禪房無熱到,但能心靜即身涼。”

還是一樣的意思,禪師不熱,是因為他清心靜氣。

不知道這算不算精神勝利法?


最常規

借用道具物理降温

説了這麼多,古人納涼消夏最常見的,當然還是藉助一些“道具”。

除了必備的扇子之外,“竹夫人”是一般人家的夏日必備品,抱着睡覺,可以降暑。其他納涼用的竹製品還有竹屋、竹牀、竹凳等,真應了蘇軾那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明 仇英 《梧竹書堂圖》

古人還喜歡在牀頭安放石枕、玉枕,北宋曾一度非常流行瓷枕,有的還會在上面題字,意趣十足。

而在夏季穿衣上,則主要講究衣料清涼。漢代馬王堆一號漢墓就曾出土過一件僅重49克的素紗禪衣,可謂“薄如蟬翼”。到了大唐,穿紗尤勝,文獻中曾有過“錦衣五重”的記載,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個穿着五層紗衣的唐朝官員,透過衣服還能看見胸口的黑痣,可見這種紗衣何等清涼。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馬王堆出土的素紗禪衣

但軟羅、輕紗這一類常見於古文獻中的夏季衣料,多為高級的輕薄絲織品,真正男女通用、貴賤不分的,還是棉、麻類織物。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23 字。

轉載請註明: 古人“消夏三十六計”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