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為何愛上“安營紮寨”?丨媒體札記
繼野餐熱、滑雪潮後,最近又颳起了一股外出踏青露營風。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中,很多人似乎迷上了在山野間“安營紮寨”的感覺,社交媒體上也充滿各類45度仰望星空、煤油燈不斷閃爍、在草地上做手衝咖啡的“山系”美照。據某文旅平台數據顯示:五一期間,露營訂單量環比增長超350%。類似“露營為什麼突然火了”“我也不明白為啥要去露營”等話題也登上熱搜。難怪有人戲稱:感覺整個朋友圈都在露營。
露營突然成為“頂流”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疫情大環境的影響。有意思的是,《三聯生活週刊》在梳理世界露營歷史時發現,人類的每一次露營風潮,都與經濟、社會大環境的改變不無關係:比如,20年代的大蕭條讓歐洲大陸的富人們開啓了廉價的度假方式;90年代的金融危機把英國人手中的機票換成了帳篷;2003年“非典”之後,“驢友”一度成為了當時中國最時髦的一批人……
當下,人們選擇露營的理由是現實而具體的,《新週刊》的一篇文章就分析道:“疫情之下,世界變得遙遠,出遊半徑明顯變小。出不了國門就國內遊,如果連去外省外市都不方便,那就一頭扎入城市周邊,特別是周邊的山野。”
還有人直言:“所有在趕KPI的人,都夢想着一次露營。”比起去公園散步、到商場購物,在山野中放空更能給人帶來一種“逃離”城市的療愈感,讓生活、工作壓力較大的都市人來一次徹底的“心靈馬殺雞”。當人們早起晚歸、在通勤的地鐵上刷到博主們“種草”的露營攻略時,也很容易被那些輕鬆、美好、減壓的場景所吸引,來一次不難實現又足夠新奇的短途旅行。
當然,對於這一新興的流行風尚,人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比如,露營場地不足,熱門景點“一篷難求”。光明網發表的一篇評論就指出:“疫情中,人們之所以選擇露營,目的是逃離喧囂的都市叢林。可扎堆式露營的擁擠,讓野外的空氣都變得不那麼清新。”而垃圾遍地、缺乏安全防護措施、景點亂收費等問題,也隨之而來。
如果問題纏身,缺乏管理規範,讓消費者感到“處處是坑”,自然會對其產生幻滅感,露營產業也就難言可持續發展。對此,紅星新聞評論道:“這些野蠻生長的亂象,是露營經濟高速發展,而行業規範沒能及時跟上的結果。”因此,“有必要在地方探索的基礎上,儘快出台全行業性的規範或標準,在用地審批、安全管理、價格體系等各環節,形成一套可操作執行的行業標準,讓商家的生產經營活動,包括遊客的露營行為,都能夠得到有效的約束。”
圖片來源:新華社
光明網也在評論文章中建議,“可以充分利用大數據疏散人羣,避免扎堆聚集煞了風景、影響防疫。不妨通過網絡地圖和社會軟件,上線景區熱度預警功能,讓遊客得以實時查看人流密度,實現錯峯出遊。”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股露營風之中,所謂的精緻露營理念,也掩映着頗為微妙的社會心理學。不經意間展露的帳篷品牌、越塞越滿的車尾箱、沒什麼亮度但很“出片”的做舊煤油燈……這些充滿儀式感的精緻露營要素,讓人不禁懷疑“凡爾賽學”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變種,如此“卷”的露營到底是給誰看的。對於這種現象,《新週刊》此前一篇文章的標題倒是充滿諷刺感:《再不去露營,我又要被開除中產籍了》。
其實,外出露營本是為了放鬆,自身的體驗感是最重要的。如果反受其累,為了炫耀、維持精緻“人設”而大搞“搬家式露營”,實在是捨本逐末,也搞得自身疲憊不堪。這不免讓人想起老舍先生在《避暑》一文中撂下的金句:“原來暑本無須避,而面子不能不圓。”“有風便蔭涼下坐着,沒風則勤扇着,暑也可以避了。”
媒體札記,中國青年報評論員帶您品評一週時事熱點,我們下期再見。
撰文/任冠青
編輯/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