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翁丁老寨!華夏九州還有這些古老部落值得深情守護
2021年2月14日17時40分,有“中國最後的原始部落”之稱的雲南省臨滄市翁丁村老寨不幸遭遇火災,明火雖然已於當晚被全部撲滅,但千年部落毀於一“炬”,令人無比心痛。
失火前翁丁老寨
翁丁老寨位於瀾滄江畔,終年雲霧繚繞。翁丁,在佤語中也有云霧繚繞、高山白雲湖之靈秀的意思。翁丁老寨有着四千多年曆史,是中國保存最為完整的佤族村落,也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後的活體。它保留了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原始風土人情,寨門、寨樁、打歌場、木鼓房、牛頭樁等,都散發着濃郁的原始部落氣息。
像翁丁老寨一樣,在華夏九州,現存着這樣一些“原始”部落,他們有的甚至不足千人,卻有着獨特的語言、服飾和生活方式,幾經遷徙後在相對固定的地域上,世世代代傳承着先民們的文化習俗。讓我們走近這些“古老神秘”的羣體,“以發現之眼,開啓保護之門”。
綠蔭環繞的岜沙苗寨
岜沙苗寨:崇拜樹木的神秘部落
岜沙苗寨位於貴州黔東南州,距從江縣城7.5公里。岜沙人保持着古老神秘的生產生活方式,堪稱苗族文化的“活化石”。
這裏還能看到男子們隨身配着火槍、彆着腰刀的傳統。岜沙的鐮刀剃頭、奇特壯觀的鳴槍、放鐵炮迎賓儀式、神奇的樹葬習俗,以及對樹木的多元崇拜、“人樹合一”的獨特文化,都讓人感嘆。
岜沙苗寨也被稱為“中國最後的槍手部落”
岜沙自稱是古代蚩尤部落的一個分支,逐鹿中原蚩尤戰敗後,岜沙先祖幾經輾轉來到貴州大山深處的岜沙(苗語草木繁多茂盛之意),世代以狩獵和農耕為生。
岜沙人把樹看作是神靈,人死了埋葬入土,不留墳墓、不立墓碑,只在死者的墓穴上栽種一棵小樹,以示生命得到了樹神的沿續。生命之樹從此萬古長青,庇護子孫萬代安康。今天在岜沙的村頭寨尾,很難看到一處墳頭、一塊墓碑。
岜沙村老人常説,以前是茫茫的大森林保護了岜沙祖先,是樹木讓岜沙人得以生存並繁衍。因此岜沙人自古以來敬樹、護樹,祖先制定有極為嚴厲的寨規,亂砍伐一棵樹木要罰“三個一百二”,即一百二十斤豬肉、一百二十斤米、一百二十斤酒,供全寨人食用,以儆效尤。
春秋輪迴,歲月流轉。岜沙人世代崇拜樹木並以樹為神,今天的村寨四周依然古樹參天。
敖魯古雅:最後的馴鹿部落
中國最後的馴鹿部落——敖魯古雅
在大興安嶺西北麓、額爾古納河右岸的原始森林中,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部落——敖魯古雅,也稱馴鹿鄂温克人,意為楊樹林茂盛的地方。17世紀中葉,馴鹿鄂温克人從貝加爾湖流域一帶,遊獵遷徙到大興安嶺密林中,靠狩獵和飼養馴鹿為生。
冬季漫長而寒冷,最低氣温可達零下50攝氏度,在特殊的自然環境下,馴鹿鄂温克人依靠牧養馴鹿和傳統狩獵業過着自給自足的山林生活,吃獸肉、穿獸皮,形成他們獨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
敖魯古雅的女性(攝影:王偉)
他們被稱為“使鹿部落”和“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也是我國境內迄今唯一保存“馴鹿文化”的民族。今天,最後一代純正血統的馴鹿鄂温克人僅有30餘人,世世代代賴以生存的馴鹿只剩600餘頭,極少一部分馴鹿鄂温克人仍然保留着較為原始、自然的生產生活方式。
查干湖冬捕現場
查干淖爾人:中國北方最後的漁獵部落
查干湖,蒙古語為“查干淖爾”,意為白色聖潔的湖,位於吉林省西北部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擁有500平方公里的廣闊面積。在約1000年前的遼代,就有“鑿冰取魚”的記載。當地漁民延續千百年來捕魚的傳統方式,被稱為“中國北方最後的漁獵部落”。
查干湖冬捕儀式
一到冬天,湖面會完全冰凍,居住在湖畔的人們在這最冷的季節,展開查干湖冬捕。漁民們坐着馬車上冰湖,一是為了減少污染,二是儘量少驚動湖裏的魚羣。馬拉絞盤拖網的原始捕撈方式,單網捕撈量不斷刷新着吉尼斯世界紀錄。對湖泊生態的影響小,保證了魚羣的生生不息。
查干湖冬捕奇觀已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古老的祭祀儀式、虔誠的薩滿舞蹈,讓查干湖冬捕增添了許多神秘色彩和文化底藴,參加儀式的人們身穿盛裝,祭奠着蔓延了千年的豐收喜悦。
克木人與草木屋
克木人:熱帶雨林中的原始部落
在西雙版納的自然保護區裏,居住着克木人部落。當地人又稱他們“鳥人”,像鳥一樣生活的人。克木人是一個跨境羣體,在我國主要分佈在西雙版納景洪市嘎灑鎮和勐臘縣的尚勇、勐滿、勐伴等地。
克木人有自己的語言,沒有文字流傳下來。相互招呼時,用手拍嘴,發出“哇哇哇”的聲音。再見時,用右手在左手的手腕由下外向上滑動手臂。
克木人以崇拜的圖騰為姓氏,每種姓氏都有它的來歷和傳説,傳遞方式也很奇特,各氏族的成員對於代表自己祖先的動植物圖騰都十分敬畏。在生長着許多珍稀植物的原始森林中,克木人自由快樂地生活着,男人女人的面孔相對健康俊美。
新中國成立前,克木人尚處於原始社會末期向奴隸社會過渡階段,過着遊耕生活,與周邊民族很少交往,以旱谷、玉米、豆類和薯類等旱地作物為主食。1956年,克木人居住區被列為“直接過渡區”,由原始社會直接跨入社會主義社會。
今天的克木人除了保持自身獨特的生活習俗,還種植橡膠、甘蔗、茶葉、砂仁等經濟作物,並發展起了家庭養殖業。
阿細人的祭火節
阿細人:與火結緣、能歌善舞的部落
阿細人是彝族的一個支系,自稱“阿細”,聚居於雲南省彌勒、丘北等地。阿細人崇尚火,把火尊為神。相傳很久以前,古老的阿細部落沒有火,時常遭到野獸襲擊。一位叫木鄧賽魯的先民,在農曆二月初三鑽木取火得到火種。為紀念取火英雄,阿細人便在這天舉行隆重的祭火節。
祭火節當天,阿細人穿上節日盛裝,能歌善舞的青年男女彈起大三絃,邊唱邊跳。兩名壯年男子將精心編扎的“火神”抬起,走向“神樹”,舉行祭“神樹”儀式。在“神樹”下,大家鑽木取火,火花冒出來後,現場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
當火種被移至“火神”座下的火盆內,鑼鼓聲、角號聲轟然響起,人們歡呼雀躍、手舞足蹈。人們抬着“火神”,走進村寨的每家每户,送新一年的火種。阿細人對祭火節寄予了美好的願望,意味着污穢邪魔已經被火燒盡,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人壽年豐。
阿細人保存着許多神秘的文化風俗,其中,民族歌舞“阿細跳月”和創世史詩“阿細先基”均已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阿細跳月”流行於雲南部分彝族地區,舞蹈熱情奔放,氣氛熾熱,是彝族羣眾著名的社交娛樂形式。
赫哲族人精美的魚皮衣
赫哲族:令人驚歎的魚皮部落
赫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世居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流域,對許多人而言遙遠又神秘。“烏蘇里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烏蘇裏船歌》那如詩般的歌詞,更是讓人對赫哲族人生出無限想象。
這個沿江而居的古老民族長期以漁獵為生,因喜食魚肉,善於鞣製魚皮,喜着魚皮衣,也被稱為“魚皮部落”,也由此有了“魚皮製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的説法。
赫哲族人用魚皮製衣、蓋房、造船,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魚皮製作技藝”,尤其以有着上千年曆史的手工技藝“魚皮衣”為代表。2006年,赫哲族魚皮製作技藝入選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大展宏圖》魚皮浮雕畫
魚皮製衣要經過洗料、剝皮、晾乾、乾燥、熟軟、拼剪縫合、定型、修飾等步驟,這一系列複雜繁瑣的工藝是赫哲族人的獨有絕技。而有着“無紙剪紙”之稱的魚皮畫,隨着時代不斷髮展,在原有的鏤刻和剪貼兩種工藝的基礎上,還發展出浮雕、手繡工藝技藝。魚皮貼畫所表達的是赫哲族人對生活的期盼以及對吉祥平安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