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雪糕文創當持續拓寬思路
近幾年來,文創雪糕成為景區文創新寵,隨着夏季到來,各地文創雪糕紛紛“出圈”,引來打卡熱潮。相比市面上的普通雪糕,文創雪糕的價格不算低,在口感和品質上卻良莠不齊。(《工人日報》6月27日)
一支雪糕能玩出多少種花樣?據媒體報道,目前市場上的文創雪糕造型不一,有的是標誌性建築,如北京前門、武漢黃鶴樓、敦煌莫高窟等;有的是特色動植物,如玉淵潭櫻花、圓明園荷花、故宮脊獸、北京動物園熊貓等;有的是人物形象,如西湖梁祝、成都武侯祠景區劉關張等,可謂花樣百出。
對此,有聲音表示,目前文創雪糕領域存在盲目跟風現象,不適合的景點也生搬硬套,只重經濟效益,而忽視景區文化內涵。專家呼籲,文創雪糕應該有文化基因,重視責任,同時持續謀求創新。的確,“同質化”是文創大敵。文創發展未雨綢繆、居安思危,並非壞事。只不過,文創雪糕剛剛成風,未來的發展空間還很大。
眾所周知,雪糕食品的可塑性強,可以製作出不同的造型,用於體現景區、景觀、博物館風貌再好不過。加之,雪糕製作成本低廉,可隨客流量批量生產,避免長期庫存,營銷空間亦不小。在成就網紅效應的當下,抓住機會努力銷售,爭取短期收益,這樣的營銷思路並沒有錯。
雪糕是食品,口味應在造型之前。可以看到,近幾年怪味食品興起,怪味月餅、怪味火鍋等等進入消費者的視野,贏得不少銷量。雪糕文創是否也能走“怪味”與“怪形”相結合的文創思路呢?例如廣西地區的景區,製作螺螄粉口味的文創雪糕;湖南地區的景區,製作臭豆腐口味的雪糕。用地域特色口味加成,延伸文創消費體驗?
雪糕文創終究是一類營銷產品,拓展文創收益就得不斷刺激其“網紅效應”。雪糕文創不能侷限於一隅,應當適當聯動,在景區與景區之間,博物館與博物館之間,搭建互動橋樑。適當融入盲盒、宅舞、網遊、ACG等年輕人喜歡的時尚流行元素,增加雪糕文創的用户黏性。
説到底,雪糕文創剛剛開始興起,面向未來還有不小的發展空間。我們當積極拓寬思路,讓雪糕帶動文創豐富發展。(嚴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