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傳記,一張前往他者內心世界的通行證
┌
┬
┐
#vivienne
#川久保玲
#Galliano
┼
「讀書可以經歷一千種人生,不讀書的人只能活一次」,奇幻史詩小説《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R·R·馬丁曾説過這樣一席話,暫且不論它正確與否,單就小説中人物畫像的千人千面,的確會為讀者構建出紛繁多樣的人生體驗。英國作家毛姆將閲讀看作是隨身攜帶的避難所,並以此為題撰寫了一部關於個人閲讀的洞見之書。棲身於當前碎片化的信息流下,閲讀好像也變為了一次次拼湊的體驗,然而書籍的魅力卻恰恰在於,無論何時想起,那個屬於你的避難所始終都會存在。
日常的閲讀清單中,除卻虛擬文學的小説和歷史讀物外,尤為鍾情傳記類的方向,當那些熟悉的人物以一種頗具親和力的方式出現,他們的生平以及不為人知的細碎往事,會讓讀者以平等的視角瞭解到更多。過去的一段時間,閲讀了不少關於設計師的個人傳記,推薦給各位,相比起網絡世界的冗雜,希望書籍的文字能使你走入他們的內心。
《棲血膚下》Blood Beneath the Skin
2015 年 2 月,英國作家 Andrew Wilson 撰寫的 Alexander McQueen 傳記《Blood Beneath the Skin》(中文譯名棲血膚下)正式出版,在書籍扉頁處標註着這樣一行醒目的文字:Alexander McQueen 家人唯一認可並授權的傳記。在那場悲劇發生近兩年後,設計師的家人與朋友們走出了悲痛,打開心扉,世界也得以跟隨着 Wilson 的筆觸進入到 McQueen 的人生。這部作品從 1969 年 3 月 17 日 McQueen 出生於倫敦東南部為始,以 2010 年 5 月末 McQueen 骨灰安葬於斯凱島為終,較為完整地回顧了他的一生。
《棲血膚下》 是作者 Andrew Wilson 寫作生涯首次為時裝設計師作傳,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傳記是 McQueen 的姐姐 Janet 找到 Wilson 並委託他撰寫的,在 McQueen 去世的前幾年,他和姐姐説過想要寫一部傳記作品,而 Janet 為弟弟選擇了 Wilson,並毫無保留地展示了家族的歷史以及 McQueen 鮮為人知的童年。
因為生前留存的文字資料不多,《棲血膚下》的寫作沒有使用文獻記錄,而是採用訪談素材編寫而成,作者在兩年半的時間裏採訪了 McQueen 的家人、朋友、戀人,他/她們從各自的角度講述着這位成長於倫敦東區工人階級家庭的男孩的往事,一段真實、瘋狂,又令人扼腕嘆息的往事。
「每一寸肌膚之下都有血液在流動」,McQueen 的這句話成為了 Wilson 傳記名稱的由來。十年之前,在蘇格蘭西北部斯凱島的家族起源地,McQueen 的骨灰被葬在一片海岬之上,面朝大海,微風吹拂。綠色的墓碑上刻着一行字,它也紋在了 McQueen 的右臂上,「愛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心來感受」,這句話對於 McQueen 而言意義非凡。
《國王與諸神》Gods and Kings
一部引人入勝的雙重傳記,一部現代浮士德式的悲劇故事,由 Dana Thomas 撰寫的《國王與諸神》表面看是關於 McQueen 與 Gallinano 各自生平的著作,而這部作品卻是在兩位設計師的履歷之上,為人們重現了時尚行業如何從家族式的小區域經營發展到全球性的龐大產業。McQueen 與 Galliano 在 1990 年代成為了行業變革的關鍵力量,他們背靠財團躋身明星設計師行列,卻也將自身的創意與情感在繁多的系列中揮霍殆盡,走向了可悲的自我毀滅。這是 Dana Thomas 除傳記外更想表達的重點。
McQueen 與 Galliano 就像是一條平行線上的兩端,他們均是出自倫敦社會下層的家庭,周遭的生活環境與現實,似乎讓他們與時尚相差甚遠。但同樣,他們也是天賦異稟的設計鬼才,倫敦中央聖馬丁的經歷成為了二人踏入時尚的起點。在《國王與諸神》一書中,Thomas 以平行推進的方式呈現兩位設計師的成長經歷,1969 年出生的 McQueen 與 1960 年的 Galliano 各自開拓着他們的版圖,兩位英國時尚的未來互相知曉着對方,卻毫無交互。而這兩條平行的獨立故事線終於在 1996 年的 10 月重合,也正是在這一刻,行業的規則被兩位出身底層的英國人徹底打破,《國王與諸神》的故事也由此進入了高潮。
從個人角度而言,Dana Thomas 的流暢文筆是推薦《國王與諸神》的另一大要點,當然這其中也要歸功於中譯版的翻譯人員。兩位設計師的輝煌履歷在一本書中體現已屬實不易,Thomas 還要通過他們的人生軌跡發展,來呈現整個行業的蜕變。在《國王與諸神》外,她的另一部著作《How Luxury Lost Its Luster》(中文譯名奢侈的)也推薦對時尚行業感興趣的朋友閲讀,也許能夠顛覆你心目中對時尚的固有印象。
《川久保玲:邊界之間的藝術》 Rei Kawakubo/Comme des Gar?ons: Art of the In-Between
《川久保玲:邊界之間的藝術》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Comme des Gar?ons 展覽的同名書籍,由知名策展人 Andrew Bolton 編撰。2017 年的 5 月 4 日至 9 月 4 日,Bolton 與川久保玲合作,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出了設計師生涯的 140 餘件作品,跨度從 1981 年至展覽開幕的 2017 年。這本書即是以平面的方式呈現展覽的各個方面,包括參展的作品以及川久保玲的訪談和語錄,算是迄今為止瞭解川久保玲和 Comme des Gar?ons 較為全面的一部作品。
全書收錄了近 10 萬字川久保玲的生涯訪談、語錄,這是《邊界之間的藝術》最為吸引我的方面。每一頁包含有一張川久保玲的作品以及她對這一主題的個人闡述,文字與圖像的結合使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瞭解到川久保玲的設計出發點。當然,這也僅僅是我們主觀上的瞭解,這位不苟言辭的設計師雖然表達過「我設計的東西就是供他人解讀的」,然而她卻從不希望自己的作品是可以被理解的,二者之間的矛盾性不正是 Comme des Gar?ons 長久以來傳遞出的氣質嗎。
Andrew Bolton 遵照了展覽的呈現方式,一系列二元對立的主題構成了本書的章節,諸如時尚/反時尚、設計/無設計這樣直觀的表達,又或是自我/他者,客體/主題這樣偏概念性的傳遞。而當我真正拿到這本書,看到了 Andrew Bolton 與川久保玲開篇的那場對話,談到了關於主題的解釋,從而明白了「邊界之間」究竟是何意義。川久保玲本人也認為,主題是關於傳統二分法的,而 Bolton 則解釋到,它是着眼於設計師如何打破傳統二分法,並揭示川久保玲作品如何在挑戰二元意義的同時,溶解和重塑它們,每一個主題中間的「/」符號,相當於二分法之間的隔牆,也指向了邊界之間代表的含義。
做了四十多年衣服,我從來沒想過關於時尚的問題。
換句話説,我對它不感興趣。
我唯一感興趣的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衣服本身,以及它們可以如何被呈現出來。
這是時尚嗎?我並不知道答案。
—《川久保玲:邊界之間的藝術》摘錄
《薇薇安·威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
一位活着的朋克傳奇,一位不受時代束縛的思想家,時年 79 歲的 Vivienne Westwood 被譽為英國國寶級設計師,她迄今為止的人生像極了一部精彩紛呈的戲劇作品。成長於英國鄉間小鎮的勞工家庭,做過小學教師、家庭主婦,在從未接受過任何時裝教育的背景下,在上世紀 80 年代近乎改變了英倫乃至歐陸的流行文化。而這樣一位影響力頗深的大師級人物,她的自傳會交給誰來完成呢?
2014 年 10 月,Vivienne Westwood 同名自傳正式出版,在作者一欄中,Vivienne 的名字與一位叫做 Ian Kelly 的作家並列出現,她選擇了一位非傳統的傳記作家來寫下自己的故事:英國舞台劇演員、劇作家兼歷史學家 Ian Kelly。當 Vivienne 找上他時,Kelly 打趣地説自己從未寫過活人的傳記,此前由他執筆的傳記人物大多來自於 18 世紀中葉時期。
為了避免自己的個人意願影響真實性,Vivienne 將個人自傳的創作權悉數交付給了 Kelly,作者採訪了 Vivienne 本人以及對她人生軌跡產生過重要影響的家人及朋友,包括 Tracey Emin、Pamela Anderson、Julian Assange 等人。兩年的時間裏,Vivienne 東倫敦的公寓、Battersea 地區的品牌工作室、巴黎時裝秀的後台都有着 Kelly 的身影。而在時裝之外,這本自傳中也表現了 Vivienne 不為人知的生活一面,她對於婚姻的態度,與 Malcolm McLaren 的愛恨糾葛,與 Andreas Kronthaler 的不期而遇,正如開篇所述,Vivienne Weatwood 是一位活着的傳奇,而其中的偉大卻不僅限於時裝。
「我當時並沒有把自己當成時裝設計師,而是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着裝,或為其他人設計的着裝,來對抗墮落的社會現狀,這一系列的想法最終催生了朋克文化。」
——《Vivienne Westwood》摘錄
瞭解一位設計師最好的途徑,是去欣賞他/她的作品,而瞭解一個人最好的方式,則需要進入到他/她的生活。秀場 T 台、鎂光燈下,那一副副完美的面孔背後,是平凡卻又真實的個體,這是傳記類作品所能傳遞出的力量。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是一位傳記讀物愛好者,如果有興趣,希望能夠與我們分享你的書單。
WRITERXue
熱門內容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性別流動下的當代男裝設計?
日本品牌如何打造「在哪裏穿都不會出錯」的服裝?
LV 全球旅行即將抵達上海,我們可以期待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