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蟒袍:京劇舞台上最耀眼的“角”

由 敖學農 發佈於 休閒

中國傳統戲曲演出時,演員們為扮演角色所穿着的服飾俗稱行頭,是一種特定的表演服飾。它歷經元、明、清時代的不斷演變發展,形成了今日的規制。
在四大徽班入京後,徽班與漢調藝人同台演出,二者互相融合,又從崑曲、秦腔與地方民間曲調中汲取營養,最終形成了京劇。而京劇服飾是伴隨着京劇的形成,從戲曲服飾中逐步演進,並發展成具有固定制式的表演服飾,是京劇表演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京劇服裝以明朝的生活化服裝為基礎,參考借鑑宋、明、清幾個朝代的服裝樣式,經過概括、提煉、加工,最終形成自身獨特的服飾體系。京劇服裝的設計原則是能讓舞台動作複雜化,加大動作的幅度,延伸動作的內涵意義,是為京劇表演藝術服務的程式性服裝。
京劇中的蟒袍源於明、清時代,因為與皇帝的龍袍款式大致相同,所以又被稱為象龍之服,只是衣身上所繡的龍為四爪,比皇帝的龍袍少了一爪。它在明代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賜服,清代則列為吉服,凡文武百官皆襯在補褂內穿用。蟒袍最重要的特點包括門襟為肩開、盤領和側擺。袍種類繁多,但形制上大抵相同,有男蟒與女蟒之分。
蟒袍根據服色的不同,可以分為黃、紅、綠、白、黑的上五色蟒和藍、紫、粉、湖、香的下五色蟒,在京劇表演過程中,綜合演員所塑造人物形象的身份尊卑、年齡大小、地位高低、性格差異、所處環境和當時心境等因素的影響,沿襲中國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制度對服飾穿戴的程式性約定,按照寧穿破、不穿錯的穿衣法則進行角色裝扮。上五色蟒多見於身份地位較高的王侯忠勇之士等人物,下五色蟒則用於俊雅小生或老年高官。

蟒袍是圓領、大襟、寬袖、裉下綴插擺的袍服,在戲曲表演中多用於帝王將相的裝扮。明代蟒袍形制為圓領大襟寬袖,下長及足或過膝,衣身左右兩側各綴有一擺,為蟒袍的帶狀裝飾物。戲曲服裝中的蟒袍延續了明代蟒袍的形制,衣長及足,齊肩圓領,大襟右衽,寬腰闊袖,與明代蟒袍的不同之處是改廣袖為直袖,袖口綴有水袖,腰間有環袢,用以穿掛增大尺寸的玉帶,衣身兩側自袖底開衩,前片加寬,兩端後移至背部兩側與後片重疊,裉下綴插擺,俗稱擺衩子。
蟒袍的水袖和玉帶都是附加的誇張裝飾元素,用於增添蟒袍的可舞性,唯有擺,將現實中蟒袍的裝飾性飄帶與服裝結構相結合,賦予蟒袍適宜舞台表演的實用功能。
蟒袍衣身的前片要比後片寬,通過擺這一結構與後身相接。擺由裝飾性的飄帶變成了硬質的與前片相連的結構,這一點可以通過蟒袍的版型圖清楚地顯示出來。

蟒袍的裝擺工藝較為複雜。首先將布料裁剪出擺的形狀,刷漿貼上較為硬挺的襯布,上裏子時,擺的裁片面與面相對縫合,縫合的時候在擺的頂端夾上系擺帶袢。之後斜裁一條棉布,刮漿後包入麻繩,在案板上用手搓實,晾乾後麻繩變得比較硬挺,在擺衩部分包入一截裹好棉布的麻繩,用手針纖縫,使擺的邊緣挺闊並有韌性。
擺的部分縫合好後,將嵌入麻繩的一邊接縫在前片上,沿着蟒身邊緣刮一道漿子,將蟒擺用漿子粘貼在前片衣身兩側,接着粘貼裏子,蟒袍的裏子和麪子之間夾一層棉布,使衣身更加硬挺。最後,在裝擺的衣身前片兩側,裏子、面料夾着擺一起縫合。整件蟒袍製作完成後,在衣身背部手針纖縫系擺帶,用來在穿着時固定擺。

由於擺需要面料有較高的硬度,原本用於刺繡後固定繡線的篦漿工藝在蟒袍中大面積使用。蟒袍的面料需要用毛漿子刮滿漿,並在木板上釘平晾乾,呈現出挺闊的效果,俗稱撐片子。蟒擺部分需要貼襯布加厚,貼裱的材質為棉布,用混漿子粘貼,貼裱之前面料和襯布需噴水,在布料濕的時候刮漿子。
傳統蟒袍屬於滿身紋繡。除象徵身份的蟒龍紋樣外,還有襯托領口的托領紋、插底裝飾的祥雲紋和八寶吉祥紋,以及袖邊與下襬處常見的象徵正式場合莊嚴性的官服專用紋———海水江牙。按照所繡蟒龍紋樣和佈局的不同,京劇服飾中的蟒袍主要分為圓形紋樣的團龍蟒和行龍蟒兩大類,其中團龍嚴謹,顯文靜,多是扮文官的生角穿用;行龍鬆散,呈騰躍狀,扮武官的淨角多用。

綠蟒在京劇表演過程中多是用來裝扮威嚴英武的高級別武官,稱為雙龍戲珠綠蟒。它通身有六條行龍,前後身分別是左右對稱式的兩條戲珠降龍紋樣,兩肩袖各有一戲珠行龍。大面積明亮活潑的橙紅色刺繡與濃郁的翠綠服色形成亮麗的對比,間以充滿金屬質感的亮銀線勾勒輪廓,既調和了色彩的強烈對比,又增加服飾的華麗感。
藍蟒與綠蟒不同之處在於戲珠的龍形為兩隻身軀舒展、環珠遊動、更具動感的行龍,故也稱戲珠行龍蟒。綠蟒上的戲珠降龍紋樣呈龍尾在上,龍首在下,昂臉朝上,欲翻身騰躍之勢;而藍蟒中則一龍騰空俯首而下,一龍翻身回頭而上,氣勢更足。藍色在中國傳統色彩觀中代表着儒雅灑脱,而刺繡使用的灰色屬於完全依靠服色來獲取生命的最被動徹底的中性色。作為下五色蟒中的小生蟒———藍蟒,使用三灰退色的圈金繡來裝飾,與舞台角色裝扮追求自然樸素的藝術風格非常切合。

黑蟒比較適合性格豪放、剛猛的花臉角色,如舞台上包拯、張飛等人穿的就是黑蟒。它通身以捻金線配合多種針法,用密地釘金繡,使得上面的龍頭飽滿,張嘴露牙,雙目突出,龍身細長彎曲,龍鱗細小繁密,突顯出龍的戲珠動勢,表達人物的勇武和豪放。
蟒袍上的圖案主要是龍形圖案,最複雜的是十團龍蟒袍。它在繡工運用了彩繡、墨繡、平金漏地繡、滿金繡、半金半彩繡等繡法,色彩紛呈,與十團龍圖案相配合,使得十團龍蟒袍造型莊重、文雅、氣派。
平金繡散龍黑色蟒袍則是戲曲舞台上扮演花臉行當的文臣武將的官服或朝服。舞台上常見的散龍蟒袍有黑、藍、紫、綠、杏黃等色。在戲曲舞台上扮演地位較高而又蒼老年齡的文職官員,其穿用的朝服有裹金繡香色蟒袍。因為是專為老年官員穿用,所以力求色彩沉穩,但又不失輝煌效果。製法上採用一線一金的裹金繡制繡團龍圖案。

老旦蟒袍多為戲曲舞台上扮演皇太后和地位較高的誥命老夫人穿用的朝服或服,顏色多為醬色、香色、古銅、明黃、杏黃色。一般用彩繡、平金繡繡制。用十團龍圖案,有時也用散龍圖案。舞台上扮演皇后、貴妃、公主、誥命夫人以及掛帥女將等旦角一般穿着彩秀紅色女蟒袍,花紋多用團鳳、散鳳與牡丹等,也可龍鳳並用,色彩要求豔麗、輝煌,體現出人物的雍容華貴。
蟒袍擺的形態在不同的時期發生過一些風格上的變化。明清時期的蟒袍,衣身前片繞到後身的尺度很大,擺的形態比較尖鋭細巧。清代到民國,再到20世紀50年代,直至當代,蟒袍前身的衣片尺寸逐漸減小,連接擺的衣片上端由一個尖利的鋭角,慢慢向直角過渡,擺的形狀也逐漸變得平直。
擺的造型變化一方面是製作工藝不斷變化,擺裏面夾的麻繩也由竹片乃至塑料繩或塑料板代替,使得擺的硬度增加,因而擺能呈現出平直伸展的造型趨勢;另一面也與蟒袍不同時期整體服裝風格的變化相呼應。擺的造型風格隨着社會的發展和審美的變化而變化,從某種角度來説,蟒袍是一個件融合政治、歷史、經濟、藝術等多樣文化的集合體。

蟒還派生出了官衣和宮衣兩種舞台上的袍服。官衣是一般文職官員穿的禮服,,式樣與蟒袍有些類似,胸前和背後繡一塊方形的圖案,色彩有紅、藍、紫、黑、古銅等。官衣多為戲曲舞台上扮演新科狀元等角色臨時的官服,是沒有取得實際官職的角色的戲服。官衣也可作為新郎官的吉服。其顏色多為紅、藍、黑三色。黑色官衣品級最低,多為驛穿用,不綴補子。
宮衣是宮中的禮服,式樣同蟒有點類似,從腰部開始襟周圍綴有很多五色繡花的飄帶和色彩鮮豔的穗子,多為舞台上扮演仙女、貴婦、千金小姐以及貴妃娘娘等的常用服裝。色彩以紅色為主,同時配用各種色彩的袖子和飄帶裙,顯得十分華麗和富貴。

傳統蟒袍的面料多是採用綾、錦、緞等真絲織品,極難保養。因此從民國時期開始,蟒袍突破了以大緞為主要面料的程式,嘗試使用其他輕盈富彈性的面料,諸如色丁布等價格低廉且更方便保存纖維類材料被越來越多的運用到蟒袍之上,同時也使蟒袍的服色擴展出絳紅、紫紅、銀灰、等雜色蟒,不但增強了藝術表現力,也進一步豐富了戲曲服飾的廣度和深度。
戲曲服裝承載的文化是經過歷史沉澱所積攢下來的,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蟒袍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眾多內容和人文精神,是傳統文化精神的鏡子,繼承了中國服裝追求意境美的傳統,又賦予了其更加鮮明的美學特徵。着時代審美的不斷變化,京劇服飾的設計與製作還會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和創新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