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神回覆:年度最熱謠言發佈 腦洞大開啊 2016.4.3日

由 務高林 發佈於 休閒

神回覆:還是不算狂奔 明天會説3個路口相距100米 2015.6.25日" href="https://www.nanmuxuan.com/zh-mo/leisure/HUBJlRSCmJ.html">話題:中大發布年度最熱謠言 "7種肉比砒霜還毒"上榜

  江西九江警方在一家酒店查獲60多包偽裝成橙汁跳跳糖的新型毒品,專門針對兒童。這種毒品遇水即溶,即衝即飲,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發生變化,甚至香味都相似。

  闢謠:有媒體對這條謠言闢謠,稱公安機關還未發現這樣的新型毒品,網上系誤傳。實際情況是警方查獲了許多跳跳糖和橙汁包裝的毒品,但這些是吸毒嫌犯自己將毒品K粉放在了包裝袋裏面,並未在市面上流行,更和“兒童、孩子”無關。

年度最熱謠言發佈 腦洞大開啊

  2、中南海1號檔案解密

  概要:我們現在的用水、糧食、文化、工業及和平都應該歸功於建國初期的建設。

  闢謠:標題提到的“中南海1號檔案”在正文中沒有被提及,它只是一個吸引人點擊的噱頭,內文中講述的事情與“秘密檔案”沒有關係。

  3、請一定轉給你身邊的女生看這是最新騙局!

  概要:推送主要描述了七個針對女性的騙局,例如其中一條稱一女生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孩子一直哭聲稱迷路,該女生就帶他去他説的住址,在按門鈴時被高壓電電暈,隔天醒來發現身處一間空屋裏,衣服被脱光。

  闢謠:警方稱沒聽説過此類案件,並且認為作案手法成本太高,在現實中很難實現。推送中所講述的其他騙局也沒有明確的時間地點等基本信息,只是描述了騙局的過程,利用人們的恐懼心理來傳播謠言。

  4、這7種肉醫生已禁,比砒霜還毒

  概要:文中列舉了羊懸筋、雞頭、豬脖子裏的肉疙瘩、禽尖翅、雞脖鴨脖、魚腹腔裏的“黑衣”、畜三腺這七種肉類,稱這些部位的肉抑或為病變組織、抑或有腺體,不能食用。

  闢謠:專家稱該謠言有一定道理,但過於誇大其詞。並且,市面上正規豬肉在屠宰過程中已割掉了所有有礙衞生的組織,如暗傷、膿皰、傷斑、甲狀腺、病變淋巴結和腎上腺。

  5、這兩種液體一旦合體馬上死亡!速速擴散!

  概要:北京王女士清潔馬桶時,倒入潔廁靈又加了84消毒液,王女士隨後暈倒,搶救無效死亡!醫院診斷為氯氣中毒。500克84消毒液,加400克的潔廁靈,可產生約15升氯氣,大量氯氣在狹小空間內足以使人致命。

  闢謠:潔廁靈和84消毒液混合後,所發出的刺鼻味道確實是氯氣所散發的氣味,不過謠言對此有所誇大。人體吸入氯氣時,會出現流淚、咳嗽等生理反應,正常情況下會本能地躲開。

  華商報記者昨日(4月1日)獲悉,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聯合微信安全團隊發佈《微信年度謠言分析報告(2016)》,“請一定轉給身邊女生看最新騙局!”上榜五條年度最熱謠言。微信謠言年度報告(2016)全面分析了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間微信公眾號中被舉報較多的疑似謠言且閲讀量較高的文章,共2175條,記錄其閲讀和點贊數,並對內容進行文本分析,並選取了5條單條閲讀數最高的謠言,對其進行簡要分析。

  通過研究謠言的文本與傳播特徵,期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識別謠言、澄清謠言;通過了解謠言傳播心理動機,期望能從源頭上減少人們的焦慮和不安全感,繼而消除謠言。

  種類

  政經和社會秩序類比例最高

  團隊工作人員對華商報記者説,謠言主題上,政經和社會秩序類謠言最常見,體現出迎合公眾恐懼心理需求的特點。

  這次報告通過人工編碼分析,將謠言歸為九大類主題:健康養生、人身安全、財產安全、政經和社會秩序、愛心轉發、廣告營銷、奇聞趣事、色情和其他。

  謠言樣本中比例最高的為“政經和社會秩序類”,有31.4%,這類謠言主要包含社會政策、社會公平秩序、經濟狀況、國際形勢等內容;其次為“健康養生類”,佔15.1%,這類主題主要涉及食品安全、疾病和健康養生等內容;再次為“奇聞趣事類”主題,佔比13.5%,主要涉及各類迷信怪談和八卦等。從謠言的主題比例中,我們可以發現,謠言多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以激發網民興趣和共鳴,例如人們關注的社會問題、健康問題、安全問題等。

  內容

  暗合人們焦慮恐懼等心理需求

  團隊工作人員對華商報記者説,疑似謠言之所以能廣泛和快速傳播,主要是因為它暗合了人們比較普遍的焦慮恐懼等心理需求。謠言的不同主題利用了人們不同的心理動因:健康養生類、人身安全類、財產安全類的謠言,主要利用了人們的焦慮與恐懼心理;廣告營銷、色情主題的謠言,主要體現了人們的希望與慾望;政經和社會秩序類的謠言,一方面體現着人們的焦慮恐懼,另一方面也引發人們的仇恨與憎惡,例如關於社會不公平的內容,都同時體現着這兩種動機;奇聞趣事類謠言中,包含許多迷信內容,一方面這些內容容易恐嚇受眾,如家裏的風水不好可能帶來厄運,另一方面又向受眾提供心理安慰,如轉發就能帶來平安。因而,這類謠言同時包含焦慮與恐懼、希望與慾望兩種動機。

  不同主題的傳播效果也不一樣,健康養生、奇聞趣事、人身安全和色情類謠言的閲讀數最高,廣告營銷和愛心轉發的閲讀數最少。而在點贊數上,閲讀數很高的健康養生和色情類謠言大幅降低了,説明這類主題的謠言雖然能吸人眼球,卻也可能招人反感;閲讀數較低的政經和社會秩序類、愛心轉發類謠言,點贊數反而較高,説明這兩類謠言比較能引起共鳴。

  時間

  傍晚、寒暑假是謠言高峯期

  傳播時間上,傍晚是謠言發佈的高峯,8月和1月是兩個“假期高峯”,體現出生活閒暇期容易傳播謠言的特點。謠言發佈的時間高峯看,集中在一天中的傍晚、一週中的週四、一年中的寒暑假。

  謠言發佈時間在一日內的變化,時間呈現雙峯。在接近中午11點時出現第一個高峯;在17點至21點是第二個高峯。中午11點接近午飯和午休時間,謠言大量發佈;而17點接近一天中的下班時間,到21點屬於黃金時間,這段時間謠言持續發出。看來謠言比較喜歡乘“閒”而入,這也符合人們日常的生活規律和關注習慣。謠言在一週中的發佈數量變化不大,在週四時謠言的發佈數量最多,而到了週末則呈現下降的趨勢。但週末網民比較休閒,可以有較多時間花在使用微信上,這也給了謠言傳播提供了可能性。

  技巧

  誘導分享道德捆綁類最多

  標題中的確定詞比例明顯高於不確定詞比例,説明標題傾向於用一種確定絕對化的語氣,向受眾傳達一種不容置疑的態度,引起受眾的關注和點擊。例如《請一定轉給你身邊的女生看,這是最新騙局!》這條標題,就通過“一定”這樣的確定詞語,傳達出一種緊迫感和強迫感。而在正文中,不確定性詞比例超過了確定性詞比例,説明當進入詳細深入討論時,謠言對於許多證據和細節,傾向於用模糊性的詞語含糊其辭,避免出現漏洞。

  從誘導分享技巧上看,道德捆綁最有效,利用公眾的愛國熱情等實現道德壓力傳播。在本次抓取的謠言樣本中,有22.2%的謠言中出現了誘導分享,即要求讀者轉發分享等字句。

  在出現誘導分享的謠言中,最多的是道德捆綁類誘導分享,即強調為了愛心轉發,或者“不轉不是中國人”;其次為順便一提類誘導分享,即沒有明確的理由和條件,只是單純提醒讀者分享;此外,迷信類的誘導分享也佔有較大比例,即聲稱轉發後有好運或者不轉發會遭厄運。 本組稿件由華商報記者黃濤採寫

  專家解讀

  每條謠言的產生都有其社會背景、心理動機

  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主任張志安對華商報記者説,總體來看,謠言為了吸引眼球獲得點擊,常常誇大其詞,故意喚起人們的不安與恐懼。不過,每條謠言的產生,都有其社會背景與心理動機,因而謠言並不完全是“洪水猛獸”,某種程度上看,它是社會的“晴雨表”,體現出公眾對某一方面信息的渴求,應該瞭解謠言、減少謠言、防範謠言。

  山西省大同市手機網友 :腦洞大開啊

  安徽省蕪湖市手機網友:我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