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小山村
是這個樣子的
遠處是綿延的小山
如波浪一般
頗有韻律的起浮着
炊煙裊裊
和雲霧一起
輕輕的籠罩着小村
驅車前往西湖村幾個自然村的時候,已是雨後,天空是陰天特有的灰濛濛的色調,沿路的山巒煙霧繚繞,給鄉村又增添了一絲靜謐。
去茶寶的路上一個路口往西走,有四個自然村隱匿在這之中。我們到達的第一站,是楊樹下。顧名思義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小溪旁楊樹甚多,但據居住在這的兩户人家透露,楊樹早已被砍光了。
再往裏走,是范家。一進這裏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讓我想到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幢幢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竹林之類的。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這裏可能就是當代桃花源吧。村民見到我們十分熱情,特意將家中保存的舊時的石磨和草鞋機拿出來給我們展示。
看着這些曾經的生活痕跡,不禁感嘆短短几十年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越來越幸福。
范家小科普
范家地距西湖村四公里。原名叫西坑沙。清朝初期,範氏由安徽東至縣遷入,故改名為范家。爾後,範氏搬出。留下一後人居住在村口廟裏,此地便荒無人煙了。沒過多久,桃墅店汪氏三股族人發現該林田地肥沃,山林資源豐富,即來耕種田地、管理山林,並在靠後山腳下小溪旁搭建了一幢極簡陋的房屋。
解放後(1952年)土地改革,地方農會把這幢房屋分給了居住在廟裏的範氏後人。爾後王氏、戴氏、儲氏、何氏陸續遷入。整個村莊由範氏一家發展到了八九户。村名未改,仍稱范家。
范家生態資源豐富,山林面積9700餘畝,良田面積也有164.5畝。全村總人口也發生了變化,由原一户發展到十幾户。總人口由原4口擴大到了80餘人。
范家有油茶50餘畝,採摘後以原料出售給商家。少量茶籽用土方法加工自用。此油茶籽品質優良,外形美觀,出油率高,油料清香可口。遠銷南京、上海等地。這是范家的唯一特產。
出了范家往西南方向行駛,是一個叫楊西坑的村莊。楊西坑村前有一小坑,村處范家之西,故名西坑。如今似乎只有一户人家住在這裏,我和同事開玩笑説要是一個人走在這裏估計會有些許害怕,太過於寂靜了。
往西北方向行駛就來到了嶺腳下,和茶寶村的嶺腳下同名。這裏距范家約半華里,四面環山,樹木林雲。一條清澈的小溪打村前經過。一條較寬的石板古道連通江西浮樑與東至。村莊就設在古道腳下,故曰嶺腳下。
此次西湖村之旅還有兩個目的地在去茶寶的路上。一個叫灣中,一個叫鄭坑。鄭坑再往裏走就到了茶寶的嶺腳下。
灣中村距西湖鄉政府西北1.5公里,在何家塢山峯西北的一個山灣裏。四面環山,一條石板古道似紐帶連接西湖與茶寶,一條小溪沿着古道由北向東延伸。碧綠清澈的溪水緩緩流淌。可謂是個風水寶地。
因村前古道旁栽有一棵桂花樹,枝繁葉茂,既壯觀又雄偉。村族長藉此命為“桂花村”。解放初期,當地政府根據地理環境就把桂花村改為灣中村。
灣中的這條溪流,可能是因為足夠寬闊清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個村莊都存在着一條溪流,或深或淺,或是涓涓細流或是平緩明澈的河面,它們靜靜流淌着,是不能錯過的秀美風景,也是養育人的生命之河。
鄭坑距西湖村5公里,坐北朝南。村前有十畝梯田,較為肥沃。平坦寬闊的石板古道連通西湖與茶寶。清朝初期,鄭氏遷居此村。因地處兩坑之間的坡地上,故取名為鄭坑。
鄭坑旁有大塊的田地,從空中看過去像一幅拼圖。
這裏算是比較大的一個村落,房子整整齊齊排列着,我們在此地拍攝時,一輛賣雜貨的大卡車鳴着喇叭駛進來。村民們迅速聚集在車周圍,一邊交談一邊挑揀着。
在西湖總是能看見這樣一輛車,有的賣蔬菜水果,有的賣蛋糕麪包,對於生活在離城鎮很遠的偏僻村莊裏的人們來説,極大地增添了便利。這個“小型超市”,體現了西湖人的社交方式,也體現了他們的隨性自然的生活態度。
我不禁開始思考,有些人選擇忙碌,卻渴望解甲歸田的生活;有些人選擇恬淡的鄉村生活,卻又憧憬着外面的世界。芸芸眾生,每個人都在做着自己的選擇,但只要堅定自己的信念,朝自己設定的目標前進,就是對的選擇。宮澤賢治説過,無論前方的路有多崎嶇,只要前行的方向正確,都比待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西湖村民俗文化
白天跳馬。族人抗着鑾轎,騎着高頭大馬(馬用竹絲條按五色製作,代表五個不同的勢力),手拿刀、槍、劍、戟(全用竹、木製成),舞動彩旗,到村中廣場相互開仗。此時,鑼鼓聲、鞭炮聲、吶喊聲、容器交擊聲,助威聲響徹雲天。整個場面既驚險逼真,又十分熱鬧。
夜晚舞龍。夜幕降臨,族人們舉着雌雄一對雙龍從村頭舞到村尾,乃至各家各户。每到一處便有鞭炮迎接。古時的龍,全都是用稻草編扎,其身揮着香火,舞動起來真像龍光閃爍。雙龍搶珠來到村裏繞場一週。壯觀至極。
雨又開始淅淅瀝瀝下起來,我們收拾好設備,踏上了歸途。
圖:漆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