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雖然説歷史很短,但是存在即合理,能發展到今天,日本歷史還是有它的可取之處的,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美景也是吸引了我們很多中國遊客前往,但是可惜的是,好像其中大多數人都是去賞櫻、購物之類的,其實日本的世界文化遺產也是很有趣的。這次,我去的是日本奈良斑鳩的法隆寺,這個謎與傳説並存的千年古寺,將通過這次世界文化遺產之旅,淺談法隆寺的前世今生。
奈良法隆寺的前世今生法隆寺這個寺廟,可能我們中國很多人聽都沒聽説過,但是它在日本是很有名的,它不僅僅是日本第一座申請世界文遺產成功的古遺蹟,還是世界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之一,而與日本古代英雄聖德太子的密切淵源,也讓它在千餘年來累積了無數的謎團與傳説,為人們所着迷不已。
參道與屋瓦特色
走過法隆寺參道,最先進入視線,在最外圍迎接來者的南大門就是座國寶了。不像日本其他地方常見的華麗樓門,南大門形式低調,充滿奈良的風範。
穿過南大門後又是一條寬闊的參道通向中門。走進這裏,一瞬間看不到任何現代之物,完全像穿越時空了一樣。如果注意一下這裏屋上的鬼瓦,就會發現幾乎每一棟建物的鬼瓦都不同,每一張鬼面的表情、造型都精彩至極。
柱子與柱間之謎
參道的盡頭是中門,而法隆寺的第一個謎也就在此。日本受“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思想影響,佛寺的柱間(柱與柱的間隔)多為奇數。但法隆寺中門的柱間卻是偶數“四”,不管在中文或日語都與“死”諧音,入口也被中柱切成左右兩側。據説這根柱子,是為了封印法隆寺內的怨靈。去年(2019)去世的著名哲學家梅原猛還曾提出一個大膽的猜測:法隆寺是為聖德太子一族怨靈而設計的鎮魂之寺!
聖德太子與法隆寺的關係
關於聖德太子,如果有了解隋朝歷史的人,就會知道他曾向隋朝送上“日出處天子致日落處天子”的國書,令隋煬帝大怒,從我們中國方面來看,這是“以下犯上”,但是如果以日本人的角度來看,他卻是日本人的英雄,他積極引進隋朝文化及佛教,制定“十七條規定”,使日本文明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但恐怕很少人知道在他死後,其子山背大兄皇子在朝廷鬥爭中敗給了豪族蘇我氏。蘇我氏更攻打位於今天法隆寺東院伽藍的斑鳩宮,山背大兄皇子與族人集體自殺。聖德太子作為日本史上數一數二的英雄,其身後卻是一場血脈斷絕的悲劇。
聖德太子一族滅亡30年後,法隆寺一度燬於火災。梅原猛便認為後來掌權的藤原氏在重建時為了讓太子一族的怨靈不出來作祟,於是將法隆寺設計成一座封印怨靈之寺,更直指這乃是因為藤原氏的始祖中臣鎌足,正是消滅太子一族的幕後黑手!這種離經叛道的假説當然引來許多批判,也並未成為主流的史觀,但是不可否認,這種觀點的確更增添參觀法隆寺的樂趣。
法隆寺和希臘的淵源
來到有着列柱的廊下。法隆寺的柱子有着中身微微膨起的收分線特徵,而這也成為另一樁歷史公案。明治時代的建築史學家伊東忠太考察法隆寺後,認為這種特徵與古希臘神殿的柱式相似。他於是主張日本建築與希臘有着相同的源頭,而日本正是東西交流的絲路終點。
為了證實日本建築與希臘的淵源,伊東忠太與當時建築界往歐美取經的常識背道而行,從中國往南出發,遊歷了緬甸、印度、希臘、埃及、中東各地。雖然法隆寺和希臘的淵源終究沒有找到直接證據,但是此説卻一直流傳至今,使到訪法隆寺的旅人好奇不已。
日本式“非對稱美學”金堂和五重塔所在的“西院伽藍”,構成了法隆寺最重要的一塊區域。法隆寺的珍貴實在是難以一言道盡。它除了是世界最古老木造建築,更是日本式“非對稱美學”呈現在建築空間上的先驅。
中韓文化中對美學的概念大多是工整對稱,亦表現在空間配置上。中韓的寺院伽藍常沿中軸線對稱,而創立時間早於法隆寺的寺院,如大阪四天王寺等等,也受到這種影響,從中門、五重塔、金堂、講堂呈直線配置,左右對稱。但法隆寺卻打破了這種刻板的美學。過了中門之後,看到的是高度與形狀完全不同的五重塔和金堂各在一端,呈現出非對稱的姿態。這種“法隆寺式伽藍”成為寺院伽藍的模板之一,展示出獨立於亞洲大陸的日本美學。
五重塔頂端之謎而法隆寺另一個謎就在於五重塔的頂端了。各位上網搜尋法隆寺一定都會看到“法隆寺七不思議”相關內容。雖然七條之中大部分是誇大或穿鑿附會,但其中“五重塔的相輪(塔頂的金屬尖端構造)有四根鐮刀”,卻是千真萬確的插在那裏。四根鐮刀的用意眾説紛紜。當然,不免也被視為封印太子一族怨靈的咒術裝置了。
不過根據較為可信的史料記述,是因為五重塔曾因落雷而起火,事後便採用五行相剋的原理,雷屬木,鐮刀屬金,在相輪插上鐮刀來避雷。雖然不如“封印怨靈”這般聳動,但還是充滿了神秘色彩。
全境最古建築“金堂”金堂是全境最古老建築,樣式與常見受唐宋風格影響的日本寺院有着不小的差異,保留了飛鳥時代的特徵。1949年1月26日,一場無名火從金堂內竄起,堂內的壁畫慘遭嚴重損毀。這場悲劇催生了日本的文化財保護法,也讓1月26日被定為日本的文化財防火日。
金堂內由東至西供奉了藥師如來、釋迦如來及阿彌陀如來,各自代表了過去、現世及來世。其中位於正中央的釋迦如來,背後的銘文紀錄此象是在聖德太子病死之際所製作與太子等身大的佛像。因此更強化了“釋迦像即為太子之像,整座法隆寺亦為太子鎮魂寺”之説。
聖靈院及大寶藏院聖靈院
金堂及五重塔東側相鄰的是供奉聖德太子的聖靈院。聖靈院原本是僧房的一部分,後來建物的最前端改建成佛殿,後方仍連結着僧房。院內於平安時代製作的國寶聖德太子木象是一個不公開的“秘佛”,一年中只有每年3月21日,聖德太子忌日的前夜法會里會進行特別開帳,這裏的御朱印寫的是聖德太子制訂“十七條規定”。
大寶藏院
聖靈院後則是收藏着千餘年傳承下來寶物的大寶藏院。其中包括了在火災發生之前取下,因而逃過一劫的部份金堂壁畫,以及法隆寺代表性的寶物“百濟觀音”與“玉蟲櫥子”。
供奉著名秘佛的“夢殿”
最後是東院伽藍的“夢殿”。曾座落於此的斑鳩宮是聖德太子病故之處,也是其子山背大兄皇子及族人滅門之地。夢殿原本便是為供養太子一族而建立,自然也充滿了神秘的傳聞。而其中之最便是夢殿之內供奉的“救世觀音像”。日本原本就有佛像收納於佛龕內不公開的“秘佛”信仰,而夢殿的救世觀音則是日本數一數二的著名秘佛。
救世觀音面容與金堂的釋迦如來神似,同樣被認為是聖德太子的等身像。但不尋常的是,救世觀音像的光背是直接用長釘釘入頭部,不僅違反制作的通例,對於佛像來説也是種褻瀆。這種反常的作法不免也被認為是鎮壓怨靈的手段之一。更詭異的是傳説雕刻此像的佛師,在佛像完成之後就立刻死去。而鎌倉時代另一名想臨摹救世觀音的佛師,也在臨摹完成前身亡。
救世觀音到了江户時代後,便被法隆寺僧由白布包覆,封入佛龕內,此後兩百餘年再也沒有人見過。僧侶們更宣稱解開封印將觸怒聖德太子的怨靈,會遭到天譴並招致地震等災害。直到明治時代,東京大學的美籍教授恩尼斯特・費諾羅薩(Ernest Francisco Fenollosa)受文部省委託,與他的學生,日後的美學大師岡倉天心一同調查近畿古寺社時,才讓救世觀音重見天日。
根據記述,寺僧拒絕不了堅持開封的兩人,紛紛自夢殿走避。費諾羅薩親手用鑰匙滿是鏽蝕的鎖頭解開後,積滿塵埃的佛龕內竟竄出了受驚的蛇鼠。除去累積了兩百餘年,多到令人窒息的塵埃,打開卷覆在佛像身上的白布之後,閃爍着金色光芒的救世觀音終於出現在眼前。
費諾羅薩在記述中表現出當時的激動:當最後一塊包覆的布終於除去後,這座全世界獨一無二,令人驚歎的雕像,經過了數個世紀總算出現在我們眼前。岡倉天心也寫下回憶:看到七尺餘高的佛像,手持寶珠莊嚴的佇立,這可謂一生最大的快事。附帶一提,這兩人後來都活了20年以上才去世,應該沒有受到詛咒。
現在救世觀音每年春秋兩季皆有為期近一個月的特別開帳,一年中公開的總日數甚至長過許多其他的秘佛,要親眼目睹這座充滿傳説的佛像已經不再困難,甚至也不再那麼神秘了。不過當隔着木欄遠遠看到救世觀音在幽微的夢殿深處之中露出謎樣的微笑,仍彷彿能感受到一絲奇異的靈氣。
推薦美食:柿葉壽司法隆寺境內頗為遼闊,旅人們走過一趟相信也累了。如果需要補充體力的話,推薦至參道上的150年老字號“平宗”一嘗奈良代表性的鄉土料理“柿葉壽司”。柿葉壽司以醃漬過的鯖魚或鮭魚等為主要材料,和醋飯一起押制定形後以柿子葉包裹起來。柿子葉不但具有殺菌效果,也會讓壽司帶有獨特的香氣。由於適於常温保存,要外帶回旅館當消夜也很合適。
充滿各種神秘的法隆寺,在走過一千多年後,依然以古老的姿態將飛鳥時代之美帶到現代人的眼前。而那些曾令古人畏懼的怨靈傳説,在經過漫長的時光淬鍊後,反倒成了一種歷史的浪漫。
如何前往由JR法隆寺站徒步約20分或搭乘往法隆寺參道的公交車,並於法隆寺參道下車;由JR王寺站(北口)搭乘往國道橫田至法隆寺前的公交車,並於法隆寺前下車;由近鐵筒井站搭乘往JR王寺站的公交車,並於法隆寺前下車。
那麼,不知道你覺得這個法隆寺怎麼樣呢?其謎與傳説的千年歷史有沒有吸引到你呢?如果感興趣的話,不妨找一個機會來這裏遊玩一下吧!欣賞一下日本建築歷史文化的獨特魅力,看看跟我們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有什麼不一樣,相信會讓你不虛此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