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拾遺——走進《魁星樓》

古城拾遺——走進《魁星樓》

魁星,指北斗七星中的第一星“天樞”或前四星“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的總稱,又是中國古代天文學説中“二十八星宿”之一“奎星”的俗稱,是西方白虎七宿第一宿,傳説主宰文運,遂又稱“文曲星”。在儒士學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在科舉考試中,取得高第即稱作“魁”,又稱“魁首”。魁星樓,又名魁星閣,是為儒士學子心目中主宰文運興衰的魁星而修建的建築,全國各地皆有修建。古時候,讀書人在科舉考試前都要到魁星樓叩拜魁星,祈求保佑金榜題名。

蓋州古城原來也有一座魁星樓。魁星樓始建於清嘉慶十七年,建在原東城門“順清門”南約190米的城垣上,東臨護城河,西臨東馬道,原為文廟東側文昌宮東翼建築,與文昌宮西翼建築朱衣樓東西對峙。據清嘉慶十七年《蓋平縣學建立尊經閣碑記》載:“城之東南隅建立文廟……兼以文昌之神,今制春秋享祀典禮,加隆於尊經閣之前,創建專祠,翼以魁星、朱衣二樓,輪焉奐焉,亦同時落成。”

魁星樓為二重檐、六角攢尖頂式樓閣建築,坐東朝西,建在城垣上一座高約0.9米、佔地面積約50平方米的六邊形花崗岩台基上。該建築為磚木結構,由花崗岩條石築基,青磚砌身,灰瓦覆頂。兩重檐下各立六根朱漆檐柱撐起樓體,檐下斗拱、檐檁、額枋上施以彩繪。屋頂六角為飛檐翹角,上下六角皆繫有銅鈴,共12個,微風吹動,叮噹之聲,悠揚悦耳。上下12條垂脊上坐立脊獸雕像,形態栩栩如生。垂脊向屋頂中央最高點彙集處為一圓形“寶頂”。一層樓內青磚鋪地,白灰抹牆,屋頂為可見式木質構架。正中立有一尊泥塑“魁星點鬥”雕像。魁星面目猙獰,金身青面,赤發環眼,頭上還有兩隻角,為一鬼怪造型。其右手握一管硃筆,左手持一隻墨斗,右腳金雞獨立,腳踩一隻大鰲頭部,左腳上刻北斗七星,擺出揚起後踢動作。整體形態呈一“魁”字,意為:“魁星點鬥,獨佔鰲頭”。沿室內木梯攀登至二層,二層為一空閣,僅有屋頂,周圍無門窗。地面正中放置一座四方形花崗岩石桌,桌面刻有棋盤,供文人墨客來此賦詩對弈。在魁星樓下的內城牆上,由青磚斜砌30餘級台階,為登樓、下樓的必經之路。

魁星樓通高約12米,加之建在高約10米的城垣上,使其成為當時蓋州古城的最高建築。攀至魁星樓的頂層,憑欄四望,城內外風光盡收眼底。向北眺望,近處東城門樓高高聳立,進出城門的人流車馬穿梭不絕;遠處東、西雙頂山猶如兩位威風凜凜的將軍,把守着通往青石關的古道。向東眺望,近處東城牆外護城壕內的黃花魚市,車水馬龍、熱鬧非凡;遠處鐵塔山與灶突山隔河相望,奇峯疊翠、美不勝收。向南眺望,城南的大清河宛如一條絲帶向西飄去,大清河上帆檣林立、往來如織,清河碼頭上裝卸貨物,人頭攢動,一派繁忙;遠處鳳凰山巍峨挺拔、鍾靈毓秀。向西眺望,近處古城內市街然整、商鋪林立、人羣熙攘、熱鬧繁華;遠處白狼山、連雲島清晰可見,渤海灣裏波光粼粼、帆影點點。魁星樓儼然成為欣賞蓋州美景的絕佳之處。

清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爆發了震驚世界的中日甲午戰爭。由於蓋平地勢平坦開闊,加以清軍防禦頗為頑強,“蓋平保衞戰”成為甲午中日戰爭中陸地戰場上最激烈的戰鬥之一,中日雙方傷亡都較為慘重。戰後,日本侵略者佔領了蓋平城。城牆、城門及城內外不少民居、廟宇等建築在炮火的轟擊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毀,魁星樓雖然得以倖存,但樓內的魁星雕像後來被日本士兵搗毀。民國時期,廢除科舉制度,實行新式教育,拜祭魁星這一傳統習俗被取締,魁星樓被廢棄,成為空樓。解放初,魁星樓被徹底拆毀。

古城拾遺——走進《魁星樓》

蓋州在明、清兩代文風鼎盛、人才輩出,根據史料記載有名可查的進士達20餘人,舉人達40餘人,生員、貢生達500餘人。明代官至翰林院大學士、禮部侍郎的陳鑑(榜眼),官至刑部侍郎的高潤;清代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兵部尚書的白潢,官至兵部尚書的于成龍等蓋州籍歷史名人名垂青史,讓蓋州人民津津樂道併為之驕傲,更加凸顯出“魁星樓”的意義不凡。

魅星樓是封建科舉制度的產物,具有濃厚的中華民族風格和地方文化特色,是燦爛的中國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歲月滄桑,昔日魁星樓已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只留下那幾張發黃的老照片,向我們述説着蓋州古城昔日的輝煌。

作者 王友祿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7 字。

轉載請註明: 古城拾遺——走進《魁星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