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八大勝景今何在(七)——秀林春色
秀林位於天長鎮東十五里,也就是現在的石太高速井陘出口處。秀林一帶地勢平坦,在井陘這個多山的縣域,這裏也是一塊不多得的開闊地,被當地人稱為秀林川。綿河與甘淘河在此交匯,據載北魏時葛榮起義後,曾派遣大將王秀林在此築城佈防,地名也由此而來。
《井陘縣誌》載“昔年沿河田野,廣種桃杏,每到春天,杏將含葩,桃花爭豔,蝶飛蜂舞,落英繽紛,遙望處一片粉紅仙境”,而今“桃花不知何處去,只見農人細耕田”。雖風光不在,但附近還有一些歷史遺蹟值得觀賞。
在這裏,南、北橫口隔河相望,歷史上既是古道又有碼頭,系水旱交通要衝,南距秀林鎮不足三華里。
南橫口有個馬家大院:歷史上早在晚唐,這裏的製陶業就具備了較高水平和較大規模。除生產日常瓷器外,還特產高檔白瓷和以綠、棕、黃為主的唐三彩,宋、金時期達到了製陶的鼎盛時期。所產白瓷,胎質堅細,瑩潤光潔,同時南橫口也是北方最早生產青花瓷的產地,製陶業以至明清到今綿延不斷。 馬家大院的主人就是當地紳士馬席珍和馬貢珍兄弟二人,在道光、同治年間哥倆及祖上由製陶發家,修建了南北兩大宅院。
南院,磚砌門樓,門內為一南北長的矩形前院,院內無較大建築,據説原為裝卸瓷器等貨物或來往之人暫歇之處,有下馬石兩塊。院西牆偏北處有二道門,磚門樓建在石頭台基上。進門院內有南北硬山頂廂房各三間,西正房高於院子地面約一米,房前有石砌台階,為硬山頂帶卧檐式建築,前出明柱,後帶耳房。在該院西邊還有一院,格局相同,尤其正房保留完整。
隔街路北還有北院一處,座北朝南二進院落,結構上較南院嚴謹,從佈局上方正工整。大門是順直門,門樓高大,前院南側倒座瓦房四間,東西廂房為捲棚頂,大氣而厚重。北房為過廳直通後院,高大而寬敞,硬山卧檐式。後院格局與前院相近,只是正房三間硬山頂,兩側耳房捲棚頂,前檐卧檐式,所有建築保存完好。院東有一小院,正房為石砌窯洞三間,門窗為拱圈式,原是馬家的書齋。門額鑲一石匾,上書“孝悌忠恕”四字,為壽陽人清同治間禮部尚書祁雋藻所書。
北橫口歷史上稱廣陽鎮。秦皇古道穿街而過,千百年來古鎮伴隨着古道而興衰。
過東閣進入東街向西至南北大街處,往南拐直行出南閣就到了綿河碼頭,過河通往贊皇和昔陽。若西去至西街過華嚴古寺,及門前古槐下就到了西閣,出西閣沿河北岸達井陘城。這裏,確是“北栱京都””畿輔通衢”。
舊時,大街上商賈雲集,店鋪林立,票號多家。行人、駝隊晝夜不停,絡繹不絕,鎮上繁華至極。從民國十年(1921年)《重修樂樓碑記》可見,當時商號就多達五十八家。
北橫口有個解元府:西街路北清時有換馬站一處,原由許姓者經營,後建有豪宅一座,至今部分建築尚存。
清乾隆年間鎮上還出了一個武解元名叫李志元,此人文武雙全。其府第有南北兩塊,又分東、中、西三個院落,從大門到內宅共有九道門,當地人俗稱“九連門”。
位於解元府西南街口處,還有一座木結構孝坊,系李志元為其母候氏所建。李志元的父親叫李乾,為乾隆年間國子監生,但他英年早逝。為此,只能其母教子成人,日後子念母恩德遂建此坊,以示敬仰。現“九連門”已於近年拆除,蓋起了幼兒園,但戲樓、孝坊和部分建築仍有保留。西閣後有修葺全貌完整。東閣拱券台基尚存,閣樓除四根石柱垂立,閣台東南角有清碑一塊,磚木結構部分已坍塌。南閣十年前已被洪水沖毀。西閣內華嚴寺古樸宏偉,百年古槐仍鬱鬱葱葱。
你若站在西邊的高崗上俯瞰橫口全鎮,沿街的明清建築依稀可見,仍會使人夢幻繚繞着橫口古鎮的昔日輝煌。
桃紅杏綠麥吐黃 秀林城外古柏蒼
三川歸一共冶水 高速路下古道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