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時中”

“時中”常常用於人名,長輩給取名字時肯定了解其含義,那麼“時中”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有什麼積極或向好的意義?

時中,儒家謂立身行事,合乎時宜,無過與不及。“時中”一詞最早出現於《周易》“蒙”卦的《彖傳》:“蒙,亨。以亨行,時中也。”意思是説,蒙卦表示希望亨通。所以,以通來行事,是符合蒙這個時機的。

先説“時”,説文曰:時,四時也。段注:本春秋冬夏之稱。引申之為凡歲月日刻之用。時可以指時間、時代、時間單位、指規定的時間、季節,也可指現在的、當時的、時俗、時尚、有時候、時機,還可用作副詞,表時常。

《孟子·萬章下》:“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時”是指與時勢一致,表明孔子為識時務之聖人,或者説是合時宜的聖人。要做到“時”,卻是很難的,故《中庸》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可見孟子對聖人孔子的評價是非常之高的。

《論語》開篇講“學而時習之”,這裏的“時”是講“在適當的時候”,或者解釋為“時時”都可以。孔子著名的觀點“使民以時”,這個“時”表示時間恰當,適宜,“中”也表示合乎時宜,所以“時中”是剛剛好,不偏不倚,有點類似於“中庸”。

中,內也。它可以是方位詞,表中心、範圍,或位置在兩端之間的、等級在兩端之間的,還可以解釋為中國、不偏不倚、中人、適於(合於)、成(行、好),還可以表示正對上(恰好合上)、受到(遭受)。“中”就是孔子講的中庸之道,指的是在天地自然之道的正中運行,既不太過,又無不及。在儒家思想中,有許多種不同的表述用詞。如中庸、中和、中道、中正、中行、執中等。

孔子把“時”和“中”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中庸》裏講:“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這種“時中”思想,就是隨時以處中、與時偕行。得其“中”,所謂“經”;得其“時”,所謂“權”。有經有權,故能變通。“變通者,趣時者也。”(《易經·繫辭下》)變通趣時,則變化日新。“日新之謂盛德。”(《易經·繫辭上》),而能常保通泰。

樓宇烈在《用中”和“時中”——儒家實踐的辯證原則》裏説,所謂“時中”的原則,主要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要“合乎時宜”,二是要“隨時變通”。儒家思想家注意到了這樣一個事實,即同樣的言行,在不同的時間、場合下,將會產生十分不同的實際效果。因此,他們認為,一個人的言論行為要獲得好的實際效果,遵守“合乎時宜”和“隨時變通”的原則是十分重要的。

既要“合乎時宜”,又要“隨時變通”,看似有矛盾衝突,但還是有把握的尺度和節點,因而相對較難。同樣《用中”和“時中”——儒家實踐的辯證原則》一文中,樓先生談到,在荀子也一再強調“君子”要能把握“與時屈伸”、“與時遷徙”的原則。他説:“與時屈伸,柔從若蒲葦,非懾怯也;剛強猛毅,靡所不信(伸),非驕暴也。以義變應,知當曲直故也。《詩》曰:‘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此言君子能以義屈信(伸)變應故也。”(《荀子·不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説,如果能隨時而屈伸,那麼即使柔順得像一條蒲葦編的席子那樣捲曲,也不是懦弱害怕的表現;即使剛強勇猛而得以到處伸展,也不是驕橫兇暴的表現。這是因為,他按照原則來應變,懂得在什麼情況下應當柔曲順從,什麼情況下就應當剛強正直。《詩經·小雅·裳裳者華》一詩説,無論是左的行動還是右的行動,君子都能做到恰如其分。這就是説的君子能按照一定的原則來曲和伸以適應變化了的環境。(引用)

在儒家思想中,“時中”作為“合時”的含義,則不僅被看作是個人道德修養和行為實踐所應遵循的根本原則,同時也被推廣為治國安邦的重要原則之一。儒家從自然農業生產對天時變化的密切依賴關係中,深感到“適時”的重要性。因此,他們都把“使民以時”(《論語·學而》),“不違農時”(《孟子·梁惠王上》)等,列為治理國家的基本原則之一。(引用)

荀子把草木開花結果時禁止砍伐,魚鱉懷卵時禁止撒網下毒,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失其時,稱之為“聖王之制”,並根據“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的道理,推論説:“政令時則百姓一,賢良服。”(《荀子·王制》)也就是説,國家的政令如果合乎時宜的話,那麼老百姓就會行動一致,而有才能的人也會服從擁護。(引用)

這裏的推論是極其直接和樸素的,沒有深奧的理論論述,但卻有廣泛的實際意義。即使在今天,播種適時,砍伐有時,捕殺有時等思想中所包含的辯證原則,對於保護自然資源,維護生態環境等,也仍然有着重要的現實意義。(引用)

樓先生也談到,不過,再好的原則用濫了也會走向它的反面。儒家“中”和“時”的原則,在實際運用中不斷被濫用,而演變為折中調和、見風使舵的代名詞……特別須要注意和警惕的問題。

關於“時中”,樓先生已經説得詳盡又深刻,吾等再無發揮的餘地,但從我們的日常經驗和生活出發,我們應該瞭解“時中”所體現的道理,即首要是堅持原則,再根據實時情況適時權變。對一般大眾而言,這個道理都懂,但很少有人運用,或者如上所説的被濫用。

面對道德,面對社會規範,人們常常把自己擺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安全位置,既不帶頭踐行,也不肆意違逆,認為自身的言行對社會無足輕重,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如果人人都這樣想,社會還談什麼進步,只會被惡俗和勢力逼進牆角,不能動彈。

我們取名字時都寄予美好,但名不副實,難免讓美好被玷污。我們可能做不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但簡單地做好自己,不讓人説三道四,不讓人反感和厭惡總可以吧?也許做不到“合時宜”和“懂變通”,但樸素的播種適時,砍伐有時,捕殺有時我們應該不會做不到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10 字。

轉載請註明: 所謂“時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