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舊曾諳之屋頂上的風景
任翔宇
姜文在拍《邪不壓正》的時候,造出了一個懷舊的四九城,彭于晏在老北京的四合院屋頂上飛來跑去,身後是一片灰色的瓦片屋脊,此起彼伏,很有過去式,很有記憶感,很有中國風。這一幕,我很熟悉,曾經,我也曾這樣,在屋頂上看大同,看街景,看人間煙火。
長大以後,我們學會了矜持了張弛有度,登高爬低穿房過屋的抹脱營生金盆洗手了。而在幾十年前,誰還不是個上房揭瓦的好手呢?在連三層樓都不多見的七八十年代裏,男孩子上個房,不算個事兒。
屋頂上看到的大同,在不同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裏坊制的城形兒還在,土坯包磚灰脊青瓦的老民居還多。夏天雨水一多,屋頂上有的時候會沖刷出漏的地方,有的時候會因為鳥獸無意中裹挾的種子而生下些蒿草雜蕪的根,不清理也會給屋頂造成損壞,刷漿,抹灰,是夏日裏雨後的晴天需抓緊乾的事情,上房也就變得不可避免。那個時候好像很少用到梯子,一個板凳,一摞半頭磚,甚至是踩着自行車的後架,就可以縱身上房。一個少年的第一次上房,除了在窄牆上行走的忐忑緊張,最大的記憶點就是視野。一種居高臨下的俯視鳥瞰視角一旦出現,就會成為一種衝擊,就像如今我用400L的長焦頭把遠處的鳥雀拉過來連翎子神情都看的清一樣,張家李家王嬸兒家本來平面的距離豁然有了縱深,後院的全貌原來是這麼規整,野貓在另一邊的屋脊上怔怔的對視着,這是一幅多奇妙的定格畫面。
從此愛上了屋頂上的風景。
八十年代初電影公司從東街搬到了大西街的正中間兒,南上下寺北三店,東婦女兒童用品商店西五一菜場,地下室是片庫一樓是檢片兒發行放管,二樓是器材技術財務,三樓是領導辦公室和會議室,四樓是放映廳,五樓,或者説四樓半,是放映機安裝的地方,從一側的門出去,就是這裏建築的屋頂。下午五點半電影散場的時候從這裏望過去,大西街川流不息,冬天的時候人們呼出來的哈氣和糖炒栗子攤兒散發出來的煙氣氤氲起伏,市井味道十足;華嚴寺裏靜默肅然,鴉羣振羽御行,和不遠的基督教堂尖頂組成一個奇妙的排列,仿若是熙攘大西街內側靜靜注視的巨像。過年的時候,從這裏的屋頂看下去,遊街的花車、紅火、高蹺、撓擱、文武獅子不再是衝到你眼前的生動畸變鏡頭,而變成了遠觀的行船,漸行漸遠,漸遠漸行,宛如人生,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麼,能永垂不朽。
八八年還是八九年來着?忘了是地震還是大風造成了校舍的破損,一中旁邊的實驗小學重建。重建好了我還回過一次母校,這也是實驗小學在二府巷的時候,我最後一次回去,三排平房教室變成了樓房,我爬到頂層,看着中空的天井下小孩子們跑來跑去,我們小時候的操場滑梯主席台已經蕩然無存,我們畢業的時候種下的樹苗早已被建築替代,北面的篷布廠已經不再熱鬧,西面的展覽館前已經開始施工蓋樓,茫然不知所錯,屋頂上的風景,陌生的不認識。
八十年代的雲岡賓館,算是座高樓,畢竟當時帶電梯的八層樓建築,還是個稀罕物。八樓當時是酒廊,還有間斯諾克枱球廳,點一杯喝的東西憑窗遠眺,近處的南關是我家,稍遠一點的是江楓王呆貓的家,夜色裏的雁塔黝黑隱立,像塊立着的碑,影影綽綽,擋住了福康裏的排房。眼底下市政府前的迎賓東路燈火通明,轉角的中院大門前,總有些孩子在學騎自行車,歪歪斜斜。
九十年代在海通的樓上看新建路的南北沿線,在電信大樓的頂上看老城遲暮;千禧年在飛天賓館樓上看火車站前浮世圖,二零一零年站在華北星城封頂的工地上看西邊御河綿延、古城修復;貳零二零年,坐在太陽宮最高層的辦公室裏碼字,到茶水間的空檔裏東側的窗外文瀛湖波光粼粼西側的新能源園區展廳雄姿初顯,樓頂的風景,比從前屋頂的風景,更高,更遠,更目不暇接。
屋頂上是一個特別容易隱匿自己洞察塵世的地方,不容易被打擾,也不容易有同伴。我離人羣很近,我離你們很遠。屋頂越來越高,是不是人的心也越拉越遠呢,不知道,屋頂的陽光很刺眼,很容易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