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擺--中國銀飾藝術之鄉
九擺:國家級傳統村落
九擺非遺文化:苗族苗歌、苗繡、銀飾品加工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有名的西江千户苗寨的大山後,故趣稱千户苗寨後花園,該後花園清幽、純樸,和熱鬧喧囂的西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
又因其是西江至施洞旅遊公路線上的一個國家級傳統村落,於是趣稱:西施線上有九擺。全村由播銩、幹養、仗西三個自然村寨組成,轄七個村民小組,全村365户,1452人,全系苗族。也是雷山西江走進台江縣的第一門户。
九擺寨四面環山,綠樹成蔭,周圍古松香樟環繞;一幢幢具有清工建築風格的吊腳樓依山而建,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房前屋後桃、李、杏點綴,景緻幽雅,清澈的小溪從西向東蜿蜒流淌。
現存有許多民族文化遺存,寨中以鵝卵石鋪墁的跺鼓坪,是節日村民踩鼓吹笙的地點;凌空矗立,古樸莊重、最具文化韻味的九擺鼓樓,是該村苗族人民進行行"招龍謝士"、"祭鼓節"等重大節日時進行跳銅鼓和祭祀活動的中心,同時,也是議事場所,鼓樓無一釘一鉚,經風雨數百年,巍然不動,是當地苗族人民十三年一度的牯藏節祭祀中心,為我省至今發現唯一存留的苗族鼓樓,曾是鹹同年間苗族農民起義領袖張秀眉等退守雷公山時聯絡、聚會據點。
幾乎家家都是銀飾加工作坊,工藝精湛,民風古樸、典雅;寨內的石拱橋,是寨人迎送賓客之所;寨後林蔭障天的"播養裏"起鼓山,是祭鼓儀式的聖地;寨後沿小溪上游的山間巖洞,是歷屆祭鼓節珍藏木鼓的地方。
台江苗族方糾支系服飾,苗語稱為“汪方糾”。“汪”即裝束、服飾。“方糾”泛指排羊一帶。“汪方糾”即指排羊一帶的服飾裝束服飾技法以辨繡、縐繡、平繡、貼布繡為主,以排羊鄉為中心,盛行於台江縣南部的排羊鄉的南刀、九擺、台羅、排羊、展裏、排雜、大塘、巖寨等和枱盤鄉的枱盤、排累、南瓦、南江、交江、空寨等幾十個自然村寨。
千户苗寨後花園
西施線上有九擺
山高水長清幽地
民淳風樸鄉野居
苗繡苗歌銀飾品
非遺傳承在民間
老鄉,九擺等您來哦!
(來源:民族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