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依舊的壽星橋,姑蘇城唯一的武康石拱宋橋

在蘇州,從十全大街的東邊穿十梓街到干將路,沿着望星橋南堡、北堡及對岸的盛家帶、葉家而得,這是改造過的最粉壁黛瓦小橋流水家、人盡枕頭河的昔日風貌。

風景依舊的壽星橋,姑蘇城唯一的武康石拱宋橋

兩岸垂柳依,花木扶蘇如鄰家女孩,過度修飾衣着,滿眼滄桑古河道,古石條,座座古橋與兩岸民居渾然一體,相互輝映,自然和諧,沒有違和感。

世代居住在這裏的老百姓雖然不再廢棄河畔淘米的洗滌物,但依然經常走在那座、拱門、寬度和寬度狹窄的古橋上。 壽星橋是這條河上有橋的無數典型代表之一。

風景依舊的壽星橋,姑蘇城唯一的武康石拱宋橋

東接望星橋北,西接葉家,壽星橋的一般説法是跨葉家建河。 其實壽星橋所跨的河有好幾個名字,官家叫姑蘇古城第四直河,語言簡潔、直接清楚。 差不多一半的路,因為太有名的平江路附近,所以貫通連接,也叫平川。宋代太尉這個職位實際上是高官,所以附近的官太尉橋可以通過橋路一起命名,河也合情合理地做了章,也叫官太尉川。

最初,宋因為壯城軍隊指揮的露營而命名,所以叫露營橋,登載在宋《平江圖》上。 《續吳郡志》記:“平糴倉在營橋東,淳熙五年( 1178 )魏峻在北城廢營改建。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明末張國維《吳中水利全書》所附《水道圖》中仍為營橋。 清《吳門表隱》説:“南宋紹興十年( 1140 ),里人疏浚河道時得瓷壽星,然後建橋立廟祭,建名壽星橋。 ”“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清康熙《蘇州府志》、幹隆《蘇州府志》被記載為“壽星橋”。

風景依舊的壽星橋,姑蘇城唯一的武康石拱宋橋

壽星橋是用武康石建造的單孔拱橋。 武康石色紫茶,質地粗獷古風,宋、元間蘇州一帶建築物常用此石。 但武康石拱宋橋,蘇州也只有這樣。 橋體長18米,寬2.2米,寬5.1米,拱4.7米,高2.6米,兩坂設有原地踏步,東堡坂15級,西堡坂11級,在拱頂側刻有“重建壽星橋”。 到解放初期,橋的隔離柵壞了。

現在橋面北側的三個欄杆,是1965年附近的百獅橋由於橋體的崩塌而解體移動的,有獅子獸的浮雕圖案,兩面分別有16只精雕獅子,或蹲下或跳舞,栩栩如生。 原本剩下的3塊橋隔離柵石放在南側,兩面各有16只浮雕的花鹿,因古風老,年代老,只有物形。 1984年,壽星橋再次修繕,破敗相變成了兩岸的大景觀。

風景依舊的壽星橋,姑蘇城唯一的武康石拱宋橋

橋邊立着“重建壽星橋記”的石碑,記錄這座橋的歷史價值和建設經過。 此橋宋代構件多,體量不大,形重,色調笨拙,與周圍柳、塔影協調,是蘇州小型古橋樑中的佳例。 1982年10月22日,壽星橋被市政府列為第二屆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壽星橋宋名營橋,創立年代不明,維修不斷,有很多破損,一九六五年預定維修,百獅橋宋雕石欄遷到這裏,一九八四年再次整修整理橋欄。 壽星橋是市內殘留的古武康石拱橋,一九八二年被列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年輕的時候,旅行是教育的一部分;年老的時候,旅行是閲歷的一部分。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感受呢?是不是想要去這個美麗的地方去旅遊了呢?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41 字。

轉載請註明: 風景依舊的壽星橋,姑蘇城唯一的武康石拱宋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