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記憶裏,都有一條泛黃的老街。
狹窄的街道,斑駁的木門,深藏着一段温情歲月,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老街,市井的生活,便從吱呀的開門聲中甦醒。
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絡繹不絕的人們安靜地從繁華老街上走過。
如今,我們被時間推着,離老街越來越遠,老街被時間逼着,離城市越來越遠。
偶然邂逅一條隱藏於城市角落的老街時,我們總要忍不住感嘆:老街,才是一座城市的全部記憶啊。走進老街,就能洞悉一座城市的全部秘密。
而在這裏,就有這樣的一條老街,見證了這座城的滄桑變遷。
平遙南大街,市樓下的老街
觀 在 平 遙
看多了中國古城的建築模式,人們通常會認為,每一座古城幾乎都有鐘樓、鼓樓,它們與城牆、城門等共同組成了中國古代城市的公共建築羣。
然而,在中國北方有座著名的古城,城中並沒有鐘鼓樓的身影,而這座城就是平遙古城。
沒有鐘樓、鼓樓,位於平遙古城中心地帶的是一座三重檐歇山式的閣樓,人們稱之為“市樓”。
“市樓”,即市中樓房,又稱旗亭。古時建於集市中,上立旗幟,以為市吏候望之所,起着管理整個市場的作用,如今也是全城的中心和制高點。
世傳市樓為一方勝景,因樓南有井一口,“井內水色如金”,故又稱“金井樓”。
有井有街市,老街隱藏的是中國古人“處商必就市井”的城市規劃理念。
當人們的視線越過市樓,一條人流熙攘的寬闊街道赫然鋪陳在眼前,它縱向穿過市樓,向它的南北兩向延伸,這條街道就是平遙南大街。
平遙古城以南大街為中軸線,形成“左城隍、右縣衙、左文廟、右武廟、東道觀、西寺院”的對稱佈局,頗有《周禮》“左祖右社,前朝後市”的禮序遺風,彰顯着古城所獨有的歷史厚重。
因此,平遙南大街就成為了全城的脊樑,見證了古城前生今世的種種命運。
曾經的中國“華爾街”
觀 在 平 遙
平遙南大街全長690米,明代中葉,平遙商業逐步繁榮昌盛,南大街商業已成規模,密排着78家店鋪。
到了清代商業鼎盛時期,店鋪種類更是發展到包含了錢行、當鋪、油業、糧行、木器行、貨棧旅店、麻布行、顏料行等在內的各種行業,此時的南大街盛極一時,票號林立,鏢局、店鋪、客棧各顯繁華。
此時的平遙也成為中國金融業最為發達的城市之一,南大街就控制着全國50%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大概這也就是街區上的閣樓被稱為“市樓”的原因了。
在清代中葉,商業隆盛,票號興起,在這物華大寶、人傑地靈的黃金地段上,諸如同益慶、魁成裕、崇豐厚、協順隆、永隆號、長泰永、興隆信,以及後期的義聚恆、瑞豐祥等名號老店,都是商戰中的強手。
因他們創立過非凡的業績而聲名洋溢,晉商的頌歌相傳世代而不衰。
老街,連接着這座城的過去與現在
觀 在 平 遙
有人説,街巷是一座城市的骨骼,眾多街巷組合起來,就構成了一座城市。
而這座城市的歷史文化、人文風俗等,都在一條條街巷中體現出來。看似普通尋常,卻承載了一段段有趣深沉的歷史。
沒有街巷,便沒有城市。
在這裏,南大街便是連接平遙過去與現在的中介。想要了解平遙這座城,就從這條老街開始。
8月13-16日,字字乾坤開啓“文字與生命的對話”暨同學線下見面會活動,一起“觀在平遙”,感悟文字與生命的教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