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外表看似“不起眼”、內裏卻大有乾坤的小店,如何讓這條商居混合的老街煥發出勃勃生機?《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28日推出《老街煥新顏,小店有乾坤》。
楊梅竹斜街是北京前門僅有的四條斜街之一,只有短短的496米,卻可清楚看到街巷的原有肌理。走進衚衕裏,踏着青黑色石道,兩旁的店鋪像水一樣慢慢鋪展開,浸潤在爬山虎、朱頂紅掩映的民居中間。
張忠強是“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泥彩塑兔爺第五代傳承人”,從小生長在大柵欄片區的他得知楊梅竹斜街改造、老街騰退老舊房之後,租下了這11平米的店鋪,在這裏他和6個人組成的小團隊一起努力將老手藝傳承下去,小小的店鋪養活了7個家庭。
張忠強説:“這個泥、這個耳朵需要打坯,就是做這個模子的要兩個人,挖泥的、制泥的一個人,彩繪的兩個人,還有一個小設計,我們這個小店七個人,也就是説一年四季我們吃、喝都從這兔爺上‘出’。”
小鋪兩側展示牆上擺放着各種版本象徵吉祥康健的兔爺,其中在疫情期間創作的“戰疫兔爺”特別靈動――戴着“口罩”、肚子上寫有“復商復市”“測温登記”等。兔爺紀錄着時代,也收穫了一大批中外粉絲。留學荷蘭的沙昂,幾乎每次回荷蘭,他都會買“兔爺”作為禮物送給他的外國友人和老師。沙昂説:“有時候很難給你形容老外對這種中國文化的興趣,就是看到以後兩眼放光,就好像來到了一個新世界。”
楊梅竹斜街引進的商家都是經過仔細甄選,進駐之前必須提交相對完善的運營方案;在發展過程中,每家落户的店鋪都在一點點尋找與衚衕裏的老宅、住户和諧共處、舒服融合的方式。距離“老北京兔爺店鋪”不遠處就是“採瓷坊”,玻璃櫥窗裏一個由碎陶片拼成的青花瓷裙子在陽光下搖曳生姿,櫥窗外貼着一些英文介紹,遠遠看去就像一張明信片。
進入店內,蛐蛐聲應和着設計師王京的介紹讓人忍俊不禁,吊頂上是古瓷片穿成的燈穗、腳下是古瓷鋪就的圖案。在這家致力於開發與中國古代陶瓷有關的衍生品的小店裏,歷史與現代碰撞出了奇妙的火花。王京説,店裏客流量每年會有30%的遞增,疫情之前每天的客流在四五十人,週末能達到百人。即使在疫情停業期間,他們也在修煉內功。通過多年持續研究,他們還掌握了在古瓷片上加諸金絲銀絲的工藝。王京説:“這個發明專利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今年6月20日的時候給予我們批覆。因為我們可以把創新產品正常和客人見面了,所以也增加了我們自身的一些競爭力。”
王京説,文創小店的健康發展與政府對小微企業的幫扶有着直接關係。“原來我們的增值税是3%,現在降到了1%,降幅的比例到了67%,我們2、3、4月份是全額免租的。在下半年復工復產或者抗擊疫情的經濟復甦中,我覺得北京的這些特色小店也能成為一支生力軍。”
楊梅竹斜街的文化氛圍並不是今天才形成。清末和民國時期,楊梅竹斜街是京城最重要的出版商業街,這裏曾匯聚了世界書局、中正書局、光華書局等7家出版社,只不過以前這條衚衕兩側都是一些低端業態門店,再加上髒亂差的環境遮住了豐厚的歷史與文化底藴。北京大柵欄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楊琬潔介紹,為了提升百姓生活的幸福感和獲得感,2010年,北京市選取楊梅竹斜街作為保護修繕試點項目,對街區進行改造,包括對有歷史特色的牆體保護修繕,引入燃氣、電線入地,同時,引入文創及具有地域文化的門店。楊琬潔説:“因為楊梅竹斜街位於13片文化精華區之一的大柵欄片區,所以招商招進來的這些商户都要符合我們首都核心功能定位,對於我們片區來説,主要就是文化的功能。”
改造後,佈滿天空的“蜘蛛網”――電線不見了,坑窪不平的地面不見了,隨處可見的垃圾更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乾淨整潔的環境,青黑色石道,有歷史特色的牆體在衚衕中輪廓逐漸清晰。楊梅竹斜街特意在一些曾經的書局原址上引進了有品質的書店,讓這縷書香能夠穿越百年,“模範書局”就是其中之一。除了暢銷小説,哲學思考、文化歷史類書籍在這裏應有盡有。工作人員介紹:“活字印刷那一個一個活字是字模,然後排版外面要有一個框子,那個叫‘範’,是這樣取的‘模範書局’。”
在楊梅竹斜街上分佈的大大小小的小店,數量在50到60個之間,而在楊梅竹斜街所在北京西城區,有三四千家這樣的小店。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小店已經成為西城乃至北京的新名片,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也愈發明顯,去年西城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087億,僅規模以下企業貢獻率就佔兩成。西城區商務局副局長馬佩鴻介紹,小店經濟越繁榮,城市活躍度越高,煙火氣也越濃郁,一個小店背後帶動的是多個家庭的就業,今後要讓這些小店更美好地發展。馬佩鴻説:“我們要實現盡力發展,安靜下來,還要美好的發展。我們有一些區域的旅遊商業也需要進行調整。此外還需要優化發展生活性服務業的企業,該補的補,該調整的調整,滿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需要。”
站在楊梅竹斜街,很容易感受到文化與煙火氣的和諧共生。
楊梅竹斜街44號的羅阿姨在這裏住了30多年,她説,在家裏每天能聽到天安門升旗降旗時奏國歌,別提有多自豪了。自己之所以沒有騰退房屋,就是因為不捨得,之前她對街道改造確實有過焦慮,但現在徹底放了心,有了這些小店,感覺自己也年輕了很多,歡迎更多有創意有內涵的小店來做鄰居。羅阿姨説:“都挺方便的,希望未來日子越過越好,尤其退休了,我覺得我們是最幸福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