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蘇軾“半潭秋月”硯洗的傳奇重現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休閒

近日,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佈了“薪火永相傳・讓文物講好中國故事”主題徵文山東獲獎名單。由諸城市博物館書記焦金華、諸城市恐龍博物館原館長李敦景二人合作撰寫的《蘇軾“半潭秋月”硯洗的傳奇重現》一文榜上有名,榮獲三等獎。據瞭解,這是諸城市“讓文物講好中國故事”在山東爭得的一席之地,為諸城文物提升“顏值”走向全國、讓館藏文物“動”起來活起來邁出可喜的一步。

蘇軾“半潭秋月”硯洗的傳奇重現

焦金華 李敦景

蘇軾題銘的“半潭秋月”硯洗,系山東省諸城市博物館館藏文物。這件硯洗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蘇軾在密州(治所今諸城)的愛民情懷和文學成就。

在密州任職期間,蘇軾關心民眾疾苦,全力以赴組織滅蝗治蝗、抗旱救災,嚴厲打擊危害百姓的盜匪,政績斐然。在文學上的成就尤為突出,兩年共創作詩詞文賦二百餘篇,內容廣泛,涉及到國事民生、風土人情。千古傳頌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超然台記》等名篇佳作,均誕生於密州。

説起硯洗“半潭秋月”的來龍去脈,有一段漫長的鮮為人知的曲折歷程。

北宋熙寧七年(1074),蘇軾從杭州通判擢升密州知州,十二月三日到達密州。蘇軾來密州之前,聞知蓋公⑴為鄉人賢者,推崇其“治道貴清淨而民自定”的治國思想,赴任後,在密州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蓋公堂。

“半潭秋月”硯洗毛坯玉石,是在修建蓋公堂時被蘇軾偶然發現的。這塊毛坯玉石,石質温潤,形似彎月,池中碧水嫦娥,相映生輝,蘇軾即興題銘“半潭秋月”,既別緻文雅,又寓意深刻。此後,這件“半潭秋月”( 長64cm,寬45cm,高30cm,池深10-14cm,壁厚6cm)硯洗,一直伴隨着蘇軾在密州度過了非凡的歲月。

“半潭秋月” 硯洗照片

“半潭秋月”硯洗拓片照片

有蘇軾跋文為證:“熙寧七年,餘來守密,見此石於蓋公堂故址西偏,埋沒塵埃中,已作敝蹤棄矣。餘喜其質温潤,稍為琢磨,改作硯洗,亦可為不次之擢。東坡又題。囗(邑)人劉庭式隸並鐫。”

“半潭秋月”硯洗背面跋文照片

“半潭秋月”硯洗背面跋文拓片照片

硯洗跋文出自蘇軾之手。跋文簡要地説明了這件硯洗的出處來歷,並委婉地表達了蘇軾當時 “亦可為不次之擢”的複雜心境。劉庭式用隸書將跋文鐫刻在硯洗背面。

劉庭式何許人也?與蘇軾是什麼關係?

劉庭式,字得之,齊州(今山東濟南)人,舉進士。蘇軾守密州時,劉庭式任通判,是蘇軾的副手,後監太平觀,老於廬山,以高壽終(《宋史》有傳記載)。二人關係甚密,在密州任上,適逢災年,同甘共苦。蘇軾在《後杞菊賦並序》中寫道:“日與通守劉君庭式循古城廢圃,求杞菊食之,捫腹而笑。”由此可見,他倆是多麼情投意合。熙寧八年(1075),劉庭式離開密州。元豐六年(1083),貶謫黃州的蘇軾以飽蘸深情的筆墨寫下《書劉庭式事》一文,褒揚劉庭式“義娶盲女”⑵的感人事蹟,敬佩之情溢於言表。

毫無疑問,“半潭秋月”硯洗是蘇軾與劉庭式真摯友情的實物見證。

時過境遷。“半潭秋月”硯洗到哪裏去了?無論是民間還是官方,一概沒有消息,更不知下落何處。

那麼,這件硯洗是如何“浮出水面”重新發現的呢?

九百年之後的1986年2月底,時任諸城市皇華鎮文化站站長於建學同志到該鎮下六穀村調研走訪,聽説村裏有個刻着字的豬食槽子。出於職業的敏感,他在村幹部的帶領下來到一家姓丁的住户,瞥見一塊半截類似當地人餵豬用的石質食槽。他近前看了一眼。這一看不要緊,有了新發現,石槽正面有字!他用手擦了擦,緊貼着石槽細看,上面刻有行書“秋月” 兩個字, 左下方豎刻着“眉山蘇軾”四個字。頓時,他眼前一亮,初步斷定此物不是普通的石槽,而是蘇軾用過的東西,只是不知道這“石槽”是幹什麼用的。於建學反覆端詳,越端詳越覺得石頭是從中間斷開的,應該還有另一半。那一半在哪裏呢?

經詢問得知,石槽原來是完整的。三年前,村莊搬遷,因為這個石槽,丁家與鄰居發生爭執,都想要了當豬食槽子。有個村民扛着一把大錘去山裏打石頭路過,見兩家鄰居為一個豬食槽子爭得臉紅脖子粗,誰也不讓誰,就説別吵吵了,我給你們分開,説着就用大錘一下子砸成了兩半,一分為二。這只是其中一半,另一半在那一家的場院裏。

於建學立刻和村幹部一起,來到那個村民家的場院裏,果真找到另一半。當把兩半石槽石頭拼對在一起時,斷茬處竟然銜接得天衣無縫。一件正面鐫刻“半潭秋月 ”、落款為“眉山蘇軾”、背面帶跋文的硯洗,就這樣完美無缺地呈現在眾人面前。

可以説,如果沒有於建學進村入户地多方打聽和尋找,這件“半潭秋月”硯洗很可能就消失了,再也找不回來了。更難能可貴的是,這兩户村民聽説這是一件有價值的歷史文物,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給國家。

很快,“半潭秋月”硯洗被運回諸城市博物館,經專業人員精心修復後再現了昔日的光彩,成為館藏珍貴文物。

話又説回來,姓丁的這户人家是怎麼得到這件硯洗的呢?丁家人説是祖傳的。根據有關資料考證,“半潭秋月”硯洗確係丁氏家傳之物。

丁氏為諸城望族,在明、清兩代與臧、王、劉、李四家並稱“諸城五大家族”,其先人或為朝廷官員,或為文化名士,聲望顯赫。官至監察御史的丁惟寧(近年來,《金瓶梅》作者“丁惟寧説”後來居上,越來越得到學術界認可)、《續金瓶梅》作者丁耀亢等,是丁氏家族的代表人物。蘇軾題銘的“半潭秋月”硯洗就是其後人丁昌燕家傳之物。

丁昌燕(1863-1937),字師汝,號劍虹居士,諸城市皇華鎮下六穀村人。清光緒十六年(1890)進士,入翰林院編修,曾任四川省大足縣知縣,政聲頗著,因同情農民起義被革職。迴歸故里後,丁昌燕繼承祖上的書香文脈,喜文好古,熱心文物收藏。應該説,“半潭秋月”硯洗能留傳到今天,丁昌燕功不可沒。

1992年9月,在山東煙台舉行的第七屆蘇軾學術研討會上,諸城市博物館提交的“半潭秋月”拓片引起轟動。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硯洗正面所書“半潭秋月”與“眉山蘇軾”行筆渾厚,瀟灑豪放,是蘇軾的真跡無疑。況且,從命題的胸襟和氣度看,字如其人,非蘇軾莫能為之。從此,蘇軾“半潭秋月”硯洗聲名鵲起,慕名參觀研學者越來越多。

蘇軾“半潭秋月”硯洗的曲折故事,着實讓我們感嘆不已!值得慶幸的是,這件硯洗得以完好無損地保存下來,給世人留下了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

註釋

(1)蓋公,漢初膠西人,精通道家學説。膠西,古郡國名,宋屬密州轄境。

(2)義娶盲女,語出《書劉庭書事》:“子娶盲女,與之偕老,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