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説到“民間手工藝”時,
你會想起什麼呢?
是正月裏頭的大紅剪紙,
還是亭台煙雨中的青花瓷?
今天,小編帶您來看看
八坊十三巷裏的手工藝館!!
Seeing is believing.
手工藝是民族民間文化綻放的絢麗花朵,
相傳古河州雕刻藝術悠久,
從大禹“導河自積石”起,
就有手工藝人存在。
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臨夏積澱下來特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項目就有上百種。
K E E P
S M I L E
走進手工藝館銅壺展覽室,迎面牆上陳列着滿滿一架銅壺,泛出陳舊的煙火色。其中,有清代的湯瓶火壺,也有現代的水罐茶壺,全是純手工製作。
臨夏銅火壺在結合四川銅火壺、火鍋的基礎上,將藝術效果昇華到了一個新境界,一把銅火壺通常需要30多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壺體造型呈虎爪、象肚、鶴嘴、鹿脖,靈動的構造既能使水沸騰得快,倒水時又容易控制,成為回族人家的必備物品之一。
臨夏銅火壺在結合四川銅火壺、火鍋的基礎上,將藝術效果昇華到了一個新境界,一把銅火壺通常需要30多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壺體造型呈虎爪、象肚、鶴嘴、鹿脖,靈動的構造既能使水沸騰得快,倒水時又容易控制,成為回族人家的必備物品之一。
K E E P
S M I L E
踏進工藝美術師白正兵工作室時,正在雕一件八寶葫蘆,邊用鋼針點劃拉刺,邊塗抹油煙墨上色。在他30年的雕刻生涯裏,曾在雞蛋大小的葫蘆上雕刻了一百羅漢,被山東客商高價收購後珍藏。臨夏雕刻葫蘆用一種特製的白鋼鋼針,以針代筆進行雕刻,集書法、繪畫、篆刻為一體,構圖精美,品位高雅,極具觀賞和珍藏價值,被列入甘肅省第一批非遺名錄。在全國從事葫蘆雕刻的藝人中,臨夏籍藝人佔到了80%以上。
Seeing is believing.
在手工藝館,您還可以看到河州泥塑, 河州泥塑,流傳民間千年之久,是至今保留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泥塑類手工製品。
河州泥塑是由甘肅省工藝大師,非物質文化遺產泥塑技藝傳承人常天平,他歷經30餘年對民間文藝的學習研究,曾先後到天津的“泥人張”和無錫的惠山泥塑等地交流和學習研究,創作了千餘尊作品,泥塑取材立意極為廣泛,民族民俗、農耕文化、工匠文化、民間傳説、歷史故事、鄉村記憶的生活場景和泥塑人物系列等,造型洗煉誇張,神情生動,別具一格。
民藝離我們很近,近到觸手可及、
目光所至的尋常物件,
無一不有民藝的影子;
民藝離我們也很遠,
置於漫長的時間之中,
徒手創造一絲不苟的美,
在如今這個以高效便捷的信息時代,
手工藝倒更像是詩人筆下的故鄉。
這些手工藝品極具鄉村記憶和時代色彩
的工藝傳承及作品,
樸實的原材料在手工藝人的奇思妙想下,
幻化出藝術品的精魂和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