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崖溝:石頭上長草山坡上披綠

滴水崖溝是太原市蒙山景區的一個景點,此處的邊坡山體曾經發生過巖體崩塌災害。

為了避免此類災害的發生,山西省地質勘查局二一三地質隊,運用“石頭上長草”的技術,通過基層處理、錨釘生態袋鐵絲網、植被混凝土基層、植被混凝土表層、灑水遮陽養護等先進的施工方式,不僅修復了這裏的生態環境,還給陡峭的巖壁披上了綠衣。

這種技術被稱作CBS植被混凝土生態修復技術,利用植物發達的根系,起到穩定淺層加筋、深層錨固的作用,達到快速恢復生態的目的。此技術在保護坡體的同時,還綠化環境,且施工簡單、綠化速度快、維護簡單、造價低。目前,除蒙山景區外,這一技術已在臨汾、晉城推廣應用。

6月7日至8日,山西晚報記者實地探訪太原市蒙山景區滴水崖溝不穩定邊坡治理恢復情況。

走進蒙山景區,一股清新的空氣迎面撲來,仔細聞一聞,還散發着清香,是景區特有的氣味,一種淡淡的、令人神清氣爽的甜味。前行約500米,滴水崖溝景點已是綠色茵茵,放眼望去,一碧如洗的藍天下,一棵棵綠植茁壯成長,像士兵一樣靜靜守護着這片土地。

如今,巖體崩塌的區域被蒼綠的植被覆蓋,植被覆蓋率已超過80%,景區的交通安全隱患解決了,遊客可以安全、開心地遊玩了。

陡峭的石壁上長出茂盛的草

蒙山景區位於太原市西南15公里處,面積7.74平方公里,海拔1325米。這裏氣候涼爽,綠樹成蔭,泉水潺潺,是旅遊休閒的好去處。

6月7日8時許,在蒙山景區滴水崖溝不穩定邊坡治理項目處的山坡上,山西晚報記者看到,200多個自動噴淋系統的旋轉噴嘴正不停旋轉着,噴射而出的水流,澆灌着松樹、紫穗槐、苜蓿,它們生機盎然,發達的根系已牢牢吸附住土壤。

順着山坡上的台階拾級而上,走在水泥、鋼筋建造的重力式混凝土擋牆上,一叢叢苜蓿、紫穗槐、松樹,正從石頭上茁壯成長。

“這陡峭的石壁上竟然還能長草?”記者滿心疑惑。

原來,2017年10月,蒙山景區滴水崖景點沿邊公路的邊坡山體發生巖體崩塌災害。當時,約兩百方破碎巖體從940米的高處坍塌,沿山坡滾落,造成坡腳部分公路擋牆倒塌,堆積在景區公路邊坡上部的部分崩塌體,直接威脅景區交通和遊客的安全,形成重大地質災害隱患。隨即,我省啓動蒙山景區滴水崖溝不穩定邊坡治理項目工程,修復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

“要在石頭上長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高陡邊坡上實現生態修復,凝結了地勘人技術和智慧的結晶!”李新偉,山西省地質勘查局二一三地質隊技術員,參與了全部工程的建設,回憶整個修復過程,他十分感慨:整個施工過程中,我們利用的是一種邊坡生態修復與防護的新技術,即CBS植被混凝土生態修復技術。

在坡度為五六十度的山坡上,如何進行生態環境修復的施工?如何實現“石頭上長草”?

“該技術將邊坡加固與坡面的植被相結合,實現了生態修復與工程邊坡的有機結合,解決了工程防護與植被重建相結合的難題。”李新偉説,這就像動手術一樣,第一步須清除堆積下來的破碎巖體,即削坡工程,挖除巖體,使邊坡變緩,減輕滑體重量,達到穩定的目的。在此基礎上,澆築重力式混凝土擋牆,依靠牆身自重抵抗山體的側壓力,起到穩住山體的作用。

山西晚報記者在現場看到,沿着坡度向上,1米多寬的重力式混凝土擋牆從3米增至8米多高,全部用水泥和鋼筋澆築而成,像一位勇士用自己的身軀穩穩托住山體。

“山體的底座結實了,才可以進行植被生態修復技術的坡面清理、洗清濕潤坡面施工,這是整個工程的基礎,如同蓋房子,打好了地基才可以在上面施工。”李新偉聲情並茂地比喻道。

在進行錨釘掛網施工時,由於坡體多為岩石,錨釘採用入巖90釐米深的鋼筋,與山體牢牢粘在一起。“當時的山坡上,密密麻麻鋪滿了鐵絲網,像蓋了一層鐵絲被。”和地球打了39年交道的李新偉説,只有鐵絲網鋪設牢固了,栽種植被的土壤才可放心入網。

李新偉説,鐵絲網裏的土壤有個好聽的名字——植被混凝土,含有高效複合肥、保水劑、綠化添加劑、有機質材料等,可在植被生長的過程中持續、緩慢地釋放養分,又能抗雨水沖刷,為後期植被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

最後就是覆蓋遮陽網、鋪設養護系統,做好後期的養護工作。考慮到暴雨對坡體影響,地質隊還專門從山頂修築了一條長100多米的排水溝,遇到下雨天,雨水會沿着山勢順流而下,避免了地質方面的災害。

到了9月,山坡上將開滿波斯菊

“景區這麼大,為什麼要專門在這裏澆水呢?”臨近中午,省城市民王先生和老伴從山上游玩下來,看到山坡上旋轉的噴頭,好奇地問。

“這裏以前發生過坍塌地質災害,生態修復工程結束後,現在處在養護期,澆水、施肥以穩定綠植,提升景區的美觀度。”李新偉回答道。

觀察了半天,王先生和老伴被眼前茂密的綠植所驚訝,他們説:“實在太神奇了!”

植被澆灌結束,李新偉和同事爬上山坡,開始栽種購買的波斯菊種子。“自5月7日下了一場有效降雨以來,太原就一直處在乾旱中。幸虧栽種的紫穗槐、苜蓿耐旱性強,根系也發達,能儘快恢復生態環境。”李新偉趁着剛噴過水的潮氣,在山坡播撒種子。

陡峭的巖壁上,李新偉有些吃力,時不時會滑下來,再爬上去……

“李師傅,這樣太辛苦了,要不歇會兒吧!”山西晚報記者也站不住,跟着滑下來好幾次。

“沒事,天天爬上爬下的,習慣了。一想到9月份,山坡上開滿五顏六色的波斯菊,就不覺得累了!”50多歲的李新偉開心地説,項目其實2018年10月就完工了,考慮到後期的生態養護,工程項目部決定將養護期往後延續3年,保證曾經發生過地質災害的山坡一片綠色。

“每年4月至10月,我們三個與地球打交道的地勘人,會定期來這片山坡進行養護工作。”李新偉説,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病蟲害死亡的紫穗槐、胡枝子、苜蓿補種替換;更換掉破裂的水管,利用澆灌系統為植物生長補充必要的水分;採用修剪、補肥、支護等措施,看護好35800棵綠植……更好地保護綠化的效果,防止水土流失。

近年來,省地勘局不斷拓展服務領域,在礦山生態修復、地質災害治理、清潔能源勘查、城市地質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地質災害治理,也成為省地勘局推進地質工作轉型服務升級確定的重點方向之一。

修復技術已在臨汾、晉城應用

自2016年起,山西省地質勘查局二一三地質隊已開始圍繞岩石覆綠技術開展創新研究工作,與三峽大學、山西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多所科研院校合作,結合山西實際,因地制宜,引進CBS(Concretes Biotechnical Slope)植被混凝土生態修復技術(高陡岩石邊坡綠化技術),並首次在臨汾龍祠泉石灰岩開採區生態修復進行施工。

“龍祠泉是山西省著名的岩溶大泉,擔負着10多萬畝農田灌溉任務,是臨汾市城鄉居民生活及工業用水的主要來源。”省地勘局總工程師王潤福説,早年私挖亂採,龍祠泉水源保護區內部分山體原有植被遭到破壞,自然風貌被毀壞,泉源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採石留下的高陡邊坡,缺少植物生長條件,水土流失嚴重,有重大的地質災害隱患。

2016年9月,項目部採用CBS植被混凝土生態修復技術,經過一年多的治理和後期養護,龍祠泉石灰岩開採區生態修復已基本實現復綠,植物生長覆蓋率已超過80%。

“如今,龍祠泉坡面穩定性、美觀性有了明顯提升,生態功能逐步恢復,坡面與周邊未遭受破壞的生態環境已融為一體,達到生態修復的效果。”王潤福高興地説,關鍵是作為山西省首例利用植被混凝土實現生態修復的示範工程,不僅消除了周邊地質災害隱患,恢復了生態環境,還保護了自然景觀和重要水源地。每平米不到500元的治理成本,證明了該技術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且植被穩定好,後續的養護成本也非常低廉。

晉城市西環高速沿線C6廢棄採石場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程施工項目,也運用了這一技術進行地質災害生態修復,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這一施工項目位於晉城市西環高速公路的西側,西上莊辦事處南畔村東,東距高速公路直線距離約100米。由於多年無序的採礦活動,使得場區內及其周邊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崩塌隱患嚴重,植被破壞,給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環境造成很大影響。2019年3月,山西省地質勘查局二一三地質隊進入施工現場,通過剝離危巖體及清理、坡面覆綠、建築物拆除、堆積體清理、土石方挖運及填築、路面修復、綠化工程等技術修復周邊環境。

目前,在山西,臨汾龍祠泉生態修復項目、蒙山景區滴水崖溝邊坡治理項目、晉城市西環高速沿線治理工程項目,在地質災害生態修復治理過程中,全部運用了擁有專利的CBS植被混凝土生態修復技術,治理效果非常好。

“石頭上長草”的夢想,終於成為現實,這一技術正在全省推廣。

山西晚報記者 薛建英

1.太原市蒙山景區滴水崖溝曾經巖體崩塌的區域,如今被植被覆蓋。 2.山西省地質勘查局的工作人員和本報記者(中)在採訪現場。

(責編:褚嘉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92 字。

轉載請註明: 滴水崖溝:石頭上長草山坡上披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