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小,有必要帶他去旅行嗎?
親子旅行本身的意義,不止是享受,對於孩子成長,其實非常有意義!
“現在孩子還小,帶他出去玩,能見識到什麼?沒什麼意義呀。”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小,看過也記不住,帶他出去玩也是浪費錢。
但其實,我的建議是,
只要經濟可以,孩子身體條件許可,就可以帶孩子出門。孩子能記住什麼旅行細節,有什麼收穫,這些真的無需考慮太多。
我特別不贊同很多父母的有用論,甚至是功利論。
譬如彈鋼琴是有用的,玩沙土就是沒用的,補習班是有用的,看小人書就是沒用的,下圍棋是有用的,玩積木就是沒用的……
照着有用論的觀點,旅行就是玩兒,既考不了級,也沒證書,既加不了分,也不能算特長,當然是沒用的,也就不值得花費時間和精力。但我們有沒有想過,孩子成長過程中,語數英的知識,鋼琴美術跆拳道的特長,這些是硬實力。性格、情操、眼界等等,則是軟實力。
相比硬實力,軟實力才是最重要、最核心、最能影響發展、最能營造幸福人生的關鍵因素。
就説説我家老大,在他五歲時,我們讓他當“領隊”,路線很簡單,就是從廣州到貴州。
老大一路上指揮我們坐哪條線路的地鐵站,怎麼換線,到哪個高鐵站,到哪兒取票,到哪兒候車檢票……
當時還發生了點小插曲:出地鐵時外婆的地鐵卡找不着了,老人家站在閘口着急上火的翻包,眼看時間來不及,小傢伙自己去諮詢窗口找工作人員補了張全票,順利出站了。
孩子外婆很訝異,“現在的孩子就怎麼這麼聰明?”我笑了笑告訴她,現在的孩子也不是説智商特別高,而是去的地方多,見識的東西廣,所以看起來啥都懂!
讓孩子學會獨立,不是光對着他喊口號“你要獨立”。而是他多獨立處理一些事情,多完成一些事情,順利完成這些事情,會激勵孩子,讓他內心充滿力量,更有信心更自如的去面對生活中的其他事。
旅行時常會充滿很多意外和挑戰,還會遇到不同的人,我們可能跟需要主動和不熟悉的人交流溝通、互相幫助……
旅行結束後,你會驚喜地發現,平時害羞怕人的孩子,更願意和人溝通,性格變得更加熱情開朗、獨立自主。
村上春樹曾説過:“旅行就是因為會發生無法預料的事所以才快樂。如果一切都照當初既定計劃順利進行的話,可能就不太有旅行的意義了。”帶上孩子去旅遊,跟着他們的節奏走。我們不再像過去那樣踩點旅遊,步伐匆匆,反而能慢下來享受旅行。
孩子的視覺很獨特,他們能指出一些你平時不會關注的東西,讓你大吃一驚。跟着孩子探索世界,似乎世界也變得很有趣了。
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笑容,珍貴的親子記憶,一定能讓你忘卻所有的疲勞,覺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