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安伯延古鎮
民巷深處
隱藏着一座歷經百年風雨的徐家大院
走進100多年前的時光
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
今天
就和小編一起夢迴當年
在歲月的痕跡和光陰的流轉中
感受歷史的沉澱
你們一定好奇徐家大院背後的故事吧
那就讓我們走進徐家大院
走進這段歷史
徐家大院
徐家大院建成於乾隆年間的中後期,據説整座莊園有大小院落13座、房屋398間。而目前映入我眼簾的僅僅只是一座庭院深深的四套院和與院落比肩並列的長長跑馬道。四套院落虛虛實實共有九道門,它們筆直地排列在南北長80米的中軸線上,一直通向縱深處。從外看,九套門楣漸次錯落、層層套疊,如同欲開未開的精美摺扇。這便是建築學上被人津津樂道尊為上品的“九門相照”。
“九門相照”之稱的西宅區建成則晚至民國22年( 1933),是徐家當時的當家人徐敬修為其三公子徐樹本迎娶房家大小姐房曉蘭而專門建造的。“九門相照”氣勢恢宏的建築佈局,高雅的文化色彩,精美的彩繪裝飾,以及鑲嵌在建築物上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磚雕,在建成當年曾轟動武安縣域。徐氏大宅門和房氏大宅門世代姻親。在許多好心人的撮合之下,徐家的三公子徐樹本與房曉蘭喜結連理。按照房家的要求,在訂婚的當年,房家出錢,託朋友從北京帶回建房圖紙交與徐家,仿照故宮“九百九十九間半”的風格,在徐家老宅的西面建莊園。徐家聘請能工巧匠,耗時兩年半建成了集建築、彩繪、雕刻於一體並有“九門相照”之稱的“嫁妝院”。
徐家大院是城堡式佈局
有三座大門,正門,即正南門
翹檐抱廈
青石五級帶坡石
坡石和階石均由整條青石雕鑿打磨而成
深浮雕獅頭青石大門墩
高門檻,寬門框,桐油黑漆大門
不但顯得富足大氣
也透着奢侈威嚴
風輕輕的挑弄着,門吱呀呀的響,久經滄桑的年代感撲面而來,我們彷彿聽見裏面傳來徐興仁父子對話的聲音,徐興仁與他的父親徐調聰,弟弟徐興周徐興貴,正耐心商議着誰去關東開店賣藥,誰留在家裏照顧家務。闖關東是冒險,是遠征,但伯延的男人向來一身是膽豪氣干雲,敢為天下先。正是他們父子間在嘉慶初年的這段精彩對話,掀開了武安商史新的一頁。
〖徐家是伯延村第一家遠赴東北做藥材生意的,在整個武安屬於第二家。《武安縣誌》記載:“乾隆中,民殷國富,到處昇平。內地商業,已成供過於求之疲弱現象。遂有聰明人士,思向關外發展,以浚利源。時龍泉武公者,首創臨泰於奉天,經營藥材。是為武安商人在關東貿易之起點。迨嘉慶初年,復有表兄三人曰伯延徐某、曰同會宋某、曰萬年李某聯袂出關,在奉天建‘徐和法’藥店,頻年奮鬥,而首屈一指之‘徐和法’,遂勃焉以興。”表明徐家的商號“徐和法”在當時的經營業績是最好的。〗
院子裏
那些青石青磚木窗木門上的磚雕木雕
本是大大小小天南地北大院的共同特色
但徐家的每個院落、每扇門窗
都依據功能的不同
恰如其分地彰顯了與之相宜的教育文化
這一磚一木、一門一窗
由於被情志所託
便附加了居住以外的另一種意義
足以形成峭拔於南派、北派
各種大院之上
獨屬徐家的內在氣質了
院落的每個窗户上,都雕刻着教育子孫的警句格言。窗户上滿是形象的雕刻:“鯉魚跳龍門”、“喜鵲登梅”、“五子登科”、“孟母三遷”。對這些建築以外的、鋪天蓋地的信號羣感受得多了,就覺得這裏已經不是個大院,而是一本泛着毛邊,圖文並茂,充滿儒家色彩的教科書。沒有工夫考證他們的子孫具體的師從何人、博覽何書,精通於何家之説,心想,單靠這目不暇接、足以讓蓬蓽生輝的傳統經典天天的耳濡目染,就是一種身心的洗禮。有了這樣的穿行,一代接一代,徐家怎能不人才輩出呢?
夕陽西下,落日餘暉
今夜
讓我們枕一彎星輝
與一百年的歷史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