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哪位銀幕英雄能像“007情報員”詹姆斯·邦德這樣對流行文化產生深遠影響。經過50年的洗禮,邦德電影已經成為毋須質疑的集優雅與暴力於一身的間諜片的招牌之作。
歲月證明了邦德對英國女王的忠誠,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應當退休了,但他的美豔邦女郎和時髦座駕仍保持着傳奇色彩,從未褪色。是什麼原因讓邦德的神話流傳至今?這首先應當歸功於影片的製作者,他們不斷改變影片的基調,讓它適應於不同的時代,還有歷代的邦德詮釋者賦予這個形象更鮮活的生命。
間諜片類型在20世紀60年代因007電影的成功異軍突起,至今未曾凋零。儘管在60年代前,它就已經是一門重要的類型片分支。但直到60年代,它才真正進入大眾的視野。冷戰時期,英國、美國觀眾可以通過間諜、特工出生入死的壯舉來增添民族自豪感,所以間諜片也為愛國主義的潛移默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自從1962年的《諾博士》(Dr.No)起,007就像甲殼蟲樂隊等新鮮事物一樣,在狂躁時期的流行文化中適逢其時。相對於後來的扮演者,第一代007肖恩·康納利擁有許多優勢。
007原著作者伊恩·弗萊明他參與的邦德片都是根據作者伊恩·弗萊明最好的幾本邦德小説改編,發生在冷戰初期,有着最驚險的劇情和最令人難以忘記的反派,現在看來仍是其中最獨特的幾部。
《西北偏北》與《俄羅斯之愛》的飛機追逐它們的原創性很強,首開時裝動作片先河,同時也能夠看到當時其他影片對它的影響,比如《俄羅斯的愛》(From Russia With Love)中直升機追殺邦德的場面是借鑑自希區柯克的《西北偏北》,《霹靂彈》(Thunderball)中的潛水戲可以看到約翰·斯特奇斯《水下》(Underwater!)的影子,還有日本空手道電影對《你只能活兩次》(You Only Live Twice)的影響。
第一代007肖恩·康納利就表演而言,康納利是神秘高雅的邦德,他熠熠生輝的雙眼閃動着狡猾的幽默,擅長雙關語和行動敏捷。再加上他英俊瀟灑的外表,迅速使“007”成為60年代的經典符號。
007電影的輝煌,直接引領了60-70年代大量間諜片的跟風而至。起初,好萊塢對“特工+美女+新奇裝備”的套路將信將疑。直到《金手指》、《霹靂彈》的巨大成功,美國人才羣起而效仿。
其中比較知名且風格接近的有:迪恩·馬丁主演的《超級情報員麥漢》(Matt Helm)系列和詹姆斯·柯本主演的兩部《諜報飛龍》(Derick Flint),還有唐·亞當斯主演的電視劇集《糊塗偵探》(Get Smart)等。
《超級情報員麥漢》、《諜報飛龍》、《糊塗偵探》
《伊普克雷斯檔案》的凱恩,《王牌特工》的科林·費斯和凱恩1965年是英、美間諜片的全盛時代,如果沒有拍過一兩部間諜片,怎麼好意思説自己是一線大明星?邦德電影的製片人之一哈里·賽爾茲曼開放了他的第二條間諜片戰線,根據雷·戴頓小説改編的《伊普克雷斯檔案》(The Ipcress File)系列,由邁克爾.凱恩主演。如果説詹姆斯·邦德是高帥富的間諜,那麼凱恩扮演的哈里·帕默就是十足的屌絲版。連《王牌特工》(Kingsman: The Secret Service)中科林·費斯的造型幾乎就是在致敬哈里·帕默。
同一年,根據約翰·勒·卡雷小説改編的《柏林諜影》(The Spy Who Came in from the Cold)也是一部經典間諜片。《柏》和《伊》的成功,標誌着英國間諜片進入“現實主義”的新時代。
與蘇聯對峙和東西柏林是60年代間諜片最重要的兩個舞台,戴頓和勒·卡雷無疑成了伊恩·弗萊明的接班人。好萊塢對“現實主義間諜片”接受得則比英國慢一些,因為此時007電影的狂熱已經席捲全美。
不過,擅拍間諜片的希區柯克頭腦冷靜地拍攝了兩部現實主義間諜片——1966年的《衝破鐵幕》和1969年的《黃玉》,他甚至把這兩部電影稱作是“現實主義邦德片”。
第二代007喬治·拉贊貝60年代中後期,在肖恩·康納利辭演邦德後,喬治·拉贊貝接手《女王秘使》(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這一集與康納利主演的《霹靂彈》、《你只能活兩次》並稱為“魔鬼黨三部曲”,都是講邦德和死對頭艾納斯·布洛夫抗衡的。
不過《女王密使》在當時失敗了,它賦予了邦德電影一種古典主義和悲劇美的風格。它的片長為142分鐘,僅次於最近幾部《幽靈黨》(Spectre)、《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和《天幕殺機》(Skyfall)的長度。這對於當年已經習慣了邦德電影模式的主流觀眾來説,如此冗長註定要失敗。
但其實《女王密使》是改編得非常出色的邦德電影,上映時也獲得了邦德主義者與純邦德迷的肯定,它甚至還是克里斯托弗·諾蘭最愛的邦德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影片的反駁聲主要是針對新邦德喬治·拉贊貝,只能説他是一個無聊的蹣跚學步者,完全在模仿康納利的角色塑造套路,也是因為之前沒有相關演出經驗,並且只演了一部007就被撤換,他沒能形成自己的風格。
1971年,肖恩·康納利迴歸拍攝了《金剛鑽》(Diamonds Are Forever),這部電影本身乏善可陳,唯一的新動向是007電影已經開始日益好萊塢化,它越是受到歡迎,這種趨勢越是無可逆轉。
雖然邦德對抗的還是他的老對手布洛夫,但影片的基調已經完全變成了美國味,片中的賭城、飛車及太空站等場景已經充分説明了這一點。另一方面,製片方增加大量所謂“秘密武器”之類的噱頭,過分炫耀工業技術,持續地在硬件上下功夫。這在之後羅傑·摩爾時代的007電影中已經成為一項必不可少的元素。
待羅傑·摩爾接手後,邦德片變得更加像美國電影。其中大部分也是根據伊恩.弗萊明的小説改編,但是屬於60年代被淘汰的幾本,再加上70-80年代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書裏的一些舊元素勢必要被放棄。
第三代007羅傑·摩爾加上嗑藥文化、性解放和越戰引領的青年文化新潮流,製片方開始為該系列片尋求下一個突破。從來都是007電影對其他間諜片產生影響,但彼時英美B級動作片與香港功夫片開始進入美國觀眾的視線,從1973年摩爾的第一部《生死關頭》(Live and Let Die)開始,邦德電影愈來愈帶有同時代各種動作片的痕跡:
《生死關頭》讓人聯想起《夏福特》(Shaft)
《金槍客》與《龍爭虎鬥》的相似昭然若揭
《太空城》借鑑了《星球大戰》
《八爪女》則有《奪寶奇兵》的影子至於《雷霆殺機》(A View to a Kill)中埃菲爾鐵塔和結尾金門大橋的動作戲,則又回到了希區柯克電影慣用的在大型建築物上追逐的場面(如:《海角擒兇》《西北偏北》等)。
只有原創的《海底城》才是摩爾最好的一部邦德片。摩爾的表演同樣相當成功,與康納利相比較,少了幾分嚴肅生硬,多了幾分靈活有趣,他賦予邦德更多的幽默性,雖然與弗萊明筆下定義的邦德個性相差甚遠,但他為觀眾帶來一個全新的邦德,大眾的邦德。
羅傑.摩爾的邦德電影還有一個顯著特點,那就是結合當時的時事政點。比如發生在1979年至80年代初的第二次石油危機,在《八爪女》等影片中就有所指涉。大概從1968年的美國電影《警網鐵金剛》(Bullitt)和1971年的英國電影《殺手卡特》(Get Carter)開始,現代警匪片進入一個新時代,它經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後才完全成形。
當觀眾欽羨風流倜儻的邦德在世界各地歷經艱險、遭遇激情時。越戰期間的巴洛克上校和戰後歸來的特種兵蘭博正在孤立無援地與惡勢力周旋。1987年,第四代007提摩西·達爾頓接手羅傑·摩爾,演出了兩部邦德電影。
第四代007提摩西·達爾頓《黎明生機》(The Living Daylights)原本是羅傑·摩爾的最後一部,而《雷霆殺機》才應該是達爾頓的第一部。不過羅傑挑了《雷霆殺機》先演。不難看出,《雷霆殺機》是一部標準的美國警匪動作片,不像《黎明生機》還在拿蘇聯和傳統間諜片做文章。
達爾頓的第二部《殺人執照》(Licence to Kill)則比《雷霆殺機》更符合現代警匪片的模式,影片遵循了80年代警匪片的所有套路,正義的警員因太過火爆而被停職,只得暗中調查,並且反派是道上的大毒梟。
達爾頓是典型的莎翁劇演員,和邦德的個性相去甚遠,過於嚴肅、憂鬱,屬於“邦德的陰暗面”,其實他的邦德和丹尼爾·克雷格最接近。尤其是《殺人執照》一片,對邦德陰暗面的塑造並不遜於《天幕殺機》。
《殺人執照》之後,007電影出現了版權爭執問題,直到1995年才被重新啓動。在此期間,達爾頓辭演了邦德。隨着冷戰的結束和《殺人執照》令人失望的票房收入,很多人開始認為邦德像柏林牆一樣,該被推倒了。
在此期間,動作片已經全面被施瓦辛格、史泰龍、布魯斯.威利斯為首的現代派硬漢掌控。只有表現美蘇關係緊張的間諜片還有一定市場,比如《白夜雄鷹》(The Fourth War)、《飛越蘇聯》(White Nights)、《紅場特警》(Red Heat)等,就連第一任007肖恩·康納利都在1990年拍攝了兩部表現美蘇關係的間諜片《追擊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和《紅場諜戀》(The Russia House)。
《紅場特警》、《飛越蘇聯》歷經六年的所有權爭端解決後,007電影又再度復活了。第五任007皮爾斯·布魯斯南攜《黃金眼》(GoldenEye)歸來,影片正好趁着蘇聯解體的東風,依舊在美蘇問題上做文章,所以在娛樂性十足,也是布魯斯南最好的一部邦德電影。布魯斯南和羅傑·摩爾的表演風格較接近,集優雅紳士與動作利落於一身,但是有點兒偏陰柔。不過他非常適合於90年代,為詹姆斯·邦德賦予了更加現代化的演出。
第五代007皮爾斯·布魯斯南與此同時,美國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也重啓了60年代的間諜劇集《碟中諜》,將其改編成電影版,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獲得巨大成功,之後又衍生出幾部續集。而同樣被重啓的60年代間諜劇集《復仇者》卻遭受了巨大的挫敗。90年代,仍有幾部優秀的間諜片問世,比如《真實的謊言》(True Lies)、《浪人》(Ronin)及根據湯姆·克蘭西小説改編的《傑克·瑞恩》(Jack Ryan)系列電影。
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碟中諜》《黃金眼》之後,邦德的敵手由蘇聯轉向了傳媒大亨、恐怖分子,美蘇關係的間諜片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布魯斯南的最後一部邦德片《擇日而亡》(Die Another Day)是藉着007四十週年的噱頭上映的,但離奇的劇情和過分渲染高科技的方式,讓它遭受惡評。這個系列片勢必要在下一部利用新人作出改變。
第六代007丹尼爾·克雷格第六代007丹尼爾·克雷格的第一部邦德片《皇家賭場》(Casino Royale)改編自伊恩.弗萊明的首部邦德小説,當年因為版權關係遲遲沒能拍攝。在電影公司宣佈“丹尼爾·克雷格”的名字時,很多觀眾都大跌眼鏡,因為他的身高與長相都不佔優勢,甚至有網友做了一個“克雷格去死”的網站聲討。
影片上映後,很多人都對克雷格刮目相看。他完全顛覆了布魯斯南賦予現代007的倜儻風格,有點像康納利和達爾頓的混合體,過於強悍和平民化,不再喝搖勻不要攪勻的馬天尼,轉喝喜力啤酒,着實為邦德電影帶來了一股新風。
由於是根據首部邦德小説改編,克雷格的邦德從一開始就是個初出茅廬的特工,因而他的率直和稚嫩都還可以被觀眾接受。影片使用了和《女王秘使》一樣的悲劇手法,還引出了下一部《量子危機》(Quantum of Solace)的劇情。
然而《量子危機》中,邦德甚至都沒有和女主角談情説愛,觀眾這才發現,新的邦德既不懂幽默又不懂調情。到了第三部《天幕殺機》(Skyfall)中,邦德在火車上與壞人搏鬥,被打下火車時,這已再也不是伊恩·弗萊明心中的邦德了。
冷戰結束,邦德的對手逐漸向現代化的恐怖分子過渡,2000年之後的間諜片已經不再由邦德統治,《諜影重重》逐漸要取代間諜片頭把交椅的位子,另一大賣座系列《碟中諜》也在商業性上獲得了一次次成功。在這麼多競爭者的虎視眈眈之下,邦德的地位是否搖搖欲墜?
《諜影重重3》、《天幕殺機》
《黑暗騎士》、《天幕殺機》它必須做出突破才能改變當前的局面。因此《天幕殺機》全然拋棄了傳統邦德片的精氣神,這個本該娛樂大眾的系列片,開始將《諜影重重》的現實主義與《蝙蝠俠:黑暗騎士》的敍事框架熔於一爐,把007電影變成了既文藝又黑暗的間諜片,它是徹底“反007”的一部。
該現象和1969年的《女王密使》有些相似,那一部流失了大批主流觀眾,卻得到了一部分純邦德主義者和邦德迷的支持。《天幕殺機》吸引了新時代的主流觀眾和並不喜歡以往007電影的觀眾的目光,它是一個新起點。
加上這是扮演M的朱迪·丹奇的謝幕之作,影片結尾巧妙地把M改為男性化的拉爾夫·費因斯,再加上錢班寧的迴歸,實際上這一部的結尾是回到第一部《諾博士》之前,成了不折不扣的“環形使者”。就連邦德朝觀眾射擊的招牌片頭也被移到片尾。這種做法就是要重啓007系列,徹底埋葬過去的邦德片。
而《幽靈黨》在《天幕殺機》的陰鬱之後做到了娛樂至上的返璞歸真,更傾向於重回康納利/摩爾時代的基調,這才是007電影。繼上部重啓軍情六處,此次再度“復活”幽靈黨,並與60年代幽靈黨三部曲做了致敬與呼應,這是邦德迷的樂趣。
軍情五處和幽靈黨內外兩條線並駕齊驅,做到了文戲和武戲的互補。無奈後半段幽靈黨老巢部分突兀、混亂(屬於對《你只能活兩次》《金剛鑽》的老調重彈,已經不適應於當今的時代)。編劇們仍然放不下玩深度,把布洛夫的人設改的離譜,心理戲也過分複雜和誇張化了。
對007來説,這是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與時俱進的邦德片在親手埋葬了過去之後,也在締造一個未知的將來。BTW,做過一個007電影跟風片的豆列:鏈接注:本列表只收集受伊恩·弗萊明007系列影響的跟風片。對雷·戴頓、約翰·勒·卡雷等人的現實主義間諜片&《謎中謎》、《獎》等希區柯克風格的間諜片不做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