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鄉村振興,叫留住鄉愁

有一種鄉村振興,叫留住鄉愁

今年的國慶雙節,鄉村遊成為不少人出遊的選擇。鄉村遊不只是吃農家飯、住農家院,還有最吸引遊客的文化基因——鄉愁。

鄉愁,是一種風景。從“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到“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鄉愁總是聯動着山水人家。家鄉的一庭一院一草一木,讓鄉愁變得具象而濃烈,即便海角天涯,總能觸景生情,讓人魂牽夢繞。

鄉愁,是一種人情。從“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到“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鄉愁總關乎着山河故人。故鄉人總在我們心底的最柔處,他們的悲歡離合也總是牽動着我們的喜怒哀樂。

鄉愁,更是一種動力。讓無數歸鄉人帶着豪情壯志,加入了建設家鄉、美化家鄉的行列,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從一定程度上説,鄉愁裏裝着的風物和人情,是我國鄉村的靈魂。但城鎮化的車輪中,不少地方卻拋棄了靈魂,變得沒有鄉情。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又讓鄉愁變得可感可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二十字”方針,更是為我們繪製了一幅詩情畫意的新農村圖景。然而,美好的願景轉化為現實,中間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當務之急是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少一些大拆大建,多一些風貌保留,少一些千篇一律,多一些鄉土味道。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來不少地方已經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比如,有的村莊大力整治村容村貌,由過去的“髒亂差”變成了現在的“白富美”;有的村莊積極發展特色產業,由過去的“三大坨”變成了如今的“花果山”;還有的村莊深挖鄉土文化,由過去的“文化荒漠”變成了如今的“精神綠洲”……

這些探索,極大豐富了我國的旅遊產品形態,讓鄉村成為新興的旅遊目的地,滿足着羣眾日益增長的旅遊需求。過去,大山大水粗放式的觀光旅遊幾乎是旅遊的代名詞;如今,小橋流水個性化的觀光旅遊越來越受到羣眾喜愛。不久的將來,越來越多的村莊,終將為鄉愁而改變,也終被鄉愁而改變。

國慶長假,又逢中秋,人們的這個假期註定繞不開鄉愁。幸運的是,古人的鄉愁,往往只能是“借酒消愁愁更愁”,而我們的鄉愁,因為能夠“千里江陵一日還”,而變得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文/韓振

圖源/新華社

編輯/王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883 字。

轉載請註明: 有一種鄉村振興,叫留住鄉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