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漲姿勢:嘲笑《腫瘤君》申報奧斯卡的人 2015.10.12日

  現在,不知道《狼圖騰》的製片人會不會覺得自己被玩兒了。半個月前,那個製片人還是一副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樣子,一邊覺得自己抱定了大腿,一邊嘲諷着和自己競爭失敗的賈樟柯。但是沒成想,真正的人生贏家其實是《滾蛋吧,腫瘤君》。人家蔫不溜秋地摘了果子,大嘴巴甩在《狼圖騰》的臉上。賈科長確實有素質,沒見人家站出來把半個月前收下的酸話再給《狼圖騰》啐回去。倒是《腫瘤君》的導演韓延發出了嬌喘的微博,大意是自己被要求急速填表。這頗有一些火線入D的意味。突然間被上意恩寵和臨幸,言語間都是不敢相信的、攪拌着慌亂的小確幸呢。

  電影《狼圖騰》海報。

  無論是電影圈內還是媒體界,估計誰也沒想到管理部門會把《腫瘤君》這部小妞電影選送到奧斯卡去競爭最佳外語片。但沒有想到這些,只能説明這些人too young too simple,太缺乏智慧和歷練,甚至連混了這麼多年的導演高羣書都還在要求“給出原因”。這就太naive了。

  《腫瘤君》海報。

  大家都很善良,仍然盼望着中國的電影管理部門仍把奧斯卡看作一個純粹的電影獎項,而不是一個表達中國意志的舞台。但是,電影界、影迷和媒體的想法和電影管理部門是完全背離的。中國的相關機構一直把電影看作“國家的藝術”,從各種報批和管控的嚴格就能看出端倪。所以,對於選送哪部片子去奧斯卡,絕不可能僅僅是以電影本體的質量高下和某些人的審美趣味做出判斷的。它是一種經過複雜的利益考量,內部協調,在影片質量和文化安全的多重角度相互權衡之後,才決定的。也就是説,中國選送出去的電影,不僅僅是電影,而是一個象徵物。它代表着國家,而不是片方。

  長久以來,中國的電影管理者都熱愛奧斯卡,而對戛納、柏林、威尼斯這三大電影節態度曖昧。無非就是因為奧斯卡由國家和地區選送,而另外那幾個電影節可以由個人申報。從申報和選送模式上看,奧斯卡深得中國的歡心,是非常可以理解的。奧斯卡官方規則關於最佳外語片報送的介紹裏寫明:每個國家都有資格選送一部本國最佳影片,這部影片要由一個包括本地藝術家或和行業從業人員組成的評委小組或評審團選出。這種籠統的規則,給了中國很大的操作空間。所以,賈樟柯到現在也沒搞清楚申報程序是很正常的。因為幾乎就沒有流程。基本上,報送奧斯卡就是一次中國式協商,而不是一種在明規則之下的充分競爭。

  首先,在中國的框架下去分析,選送的影片必須完全無虞的保證“文化安全”;其次,在到底選報那部片子的過程中,就有了內部協商和調和的機制,這種協商和定奪的模式,極具操作性和騰挪感,非常“中國化”,可以安撫這個,也可以制衡那個。總體而言,當其他國家把選送影片只當作關乎電影本身的一件事的時候,中國更願意把這個行為打扮成向外界釋放信號的中介。

  如果明白了這層意思,就不難理解為什麼中國這次最終決定選送《腫瘤君》了。無論從類型、內涵、安全、資本力量的考量上來説,《腫瘤君》其實幾乎是唯一的選擇。不信,我們就梳理一下今年的這些國產影片。

  先説之前撕逼的兩部,《狼圖騰》,目前電影局的回應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主創團隊中外人員比例不合適。但除了這個原因,《狼圖騰》也還有其他原因可能會產生一點點小小的麻煩,它是法國導演的作品,只有一段調度和特效可看,但外語片又不是頒發給技術的獎項,更何況這位法國導演還曾拍過一部讓中國不爽的片子。如果《狼圖騰》選送出去,大有被解讀的空間。不妥。賈樟柯的《山河故人》,一部標準的作者電影,它非常優秀,但在管理者看來,它所反映的人心人性的變化,中國社會的轉折,都太像是大國崛起幕布背面的東西。中國管理者的主流意志是註定無法接受它的。放下賈科長之前幾年無法上映的尷尬不提,單説如果選送他,在管理方內部都可能產生嚴重分歧,你們也知道,中國的老幹部是怎樣的一羣人。所以,那兩部電影撕逼,其實都是過家家,自己哄自己玩。

  《山河故人》海報。

  中國選送出去的電影,其實是要求意義大過作品的,也就是説,它所象徵的、背後的東西比電影本體的質量更重要。團結嚴肅緊張活潑,就是最根基性的標準。

  我們一類一類排除。

  那些純粹搞笑的喜劇,是沒有可能的,因為在中國一直以來的主流敍述中,純粹娛樂化的東西都是被半壓制的,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還是應該矜持而持重的,所以,得排除《煎餅俠》《夏洛特煩惱》之類的吧?更何況這些導演一個是搞網劇的屌絲,另一個是玩搞笑話劇的,拍電影都屬於半玩票性質,如果選送了,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導演和藝術家們還不得捶胸頓足?

  那我們再看看還有什麼大導演作品。好了,陳凱歌老師又冒出來了。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你大爺還是你大爺,但陳老師早就不是當年的陳老師,以他一步一個台階紮紮實實往下走的水準,無論如何都不能服眾,《道士下山》就是一部浪費明星卡司,要故事沒故事,要內涵沒內涵的奇怪商業片,都無從歸類的那一種,幾邊都不沾,還招惹了一個道教協會的奇怪的副會長,再説了,《搜索》都已經報送過了,再送一次,無論如何都説不過去。在大導爛片方面等量齊觀的還有《太平輪》。這片子可能差到連管理者都看不下去吧?還有就是創造票房記錄的《捉妖記》。從質量上講,這部電影就是一個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上恥辱性的傷疤。它又不能延展出什麼正能量,賣錢就得了,選送就算了。

  既然大片沒什麼了,我們看看中小成本的口碑電影。我們得承認,今年的國產電影,其實有幾部還是相當不錯的。比如《烈日灼心》。一個有關救贖的故事。可它的故事核過於灰暗,偉大的夢想國怎麼還能有一樁殺人案十數年未破,受害者家庭的嬰兒還一直被罪犯撫養呢?上海電影節都給了三個影帝了,還要怎樣?選送奧斯卡?斃掉。

  《烈日灼心》海報。

  《闖入者》,這部電影是王小帥給影迷帶來的驚喜,雖然他一副嘰嘰歪歪的樣子,一會賣萌撒嬌一會哀其不幸地説自己排片被黑,但質量還是有口皆碑的。但題材呢?1966-1976年事件的遺毒。能讓它上大銀幕就已經是巨大進步,又怎能可能冒着被國際輿論炒作的風險,選送去奧斯卡呢?

  《十二公民》,名作的中國版翻拍,現實意義很強,但在國內該給的獎也給了,把機會留給別人吧。還有什麼嗎?馬上要上映的《心迷宮》。一部小得不能再小的片子。質量優異,但過於灰頭土臉。好好的北上廣你不拍,弄個小縣城瞎琢磨什麼?

  《十二公民》海報。

  那麼中型商業片還有什麼嗎?

  《萬物生長》,一個女性主義的導演拍了馮唐的小説,講的就是一段1970年代人的青春故事,不疼不癢,既不能彰顯電影本體的逼格,又無法代言中國想要輸出的價值觀。《失孤》,電視劇編劇操刀的一部爛片,丟孩子好多年都找不着這種事就別去美國宣揚了。

  那麼看看中生代。《九層妖塔》?好,我們換個話題。徐崢老師的《港囧》,一部婆婆媽媽的鬧劇,連中國一線城市的口碑都hold不住,難道還有別的可能性嗎?

  我們篩選一下,還剩下什麼?《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梔子花開》以及《小時代:靈魂盡頭》,管理部門中有哪位好漢敢提名這幾部的嗎?讓我們認識一下。再往前倒一倒,看看去年還有什麼?顧長衞拍的“跑男”的衍生劇《微愛》,和魂鬥羅一個風格的《智取威虎山》以及在柏林電影節上引發大規模退場的《一步之遙》?當然,《百團大戰》是大家開玩笑説要送出去的,誰都知道,中國畢竟不是東北亞的那個小國,如今也不可能做出這樣的舉動。

  所以,就只剩下《我是路人甲》《大聖歸來》以及《腫瘤君》了。動畫片排除,《路人甲》一副電視劇的樣子,《腫瘤君》難道不是排除法最終的贏家嗎?它勵志、青春、既有淚點又有笑點、都市化、當代化、題材安全,既沒有過分表達中國特色的價值觀又沒有所謂的故意迎合西方趣味,國外觀眾也不會產生文化與歷史造成的觀影障礙。現在看下來,還有什麼可驚訝的嗎?當然,這其中還有很多涉及資本、人情和其他難以言説的考量與平衡,但即使就單單按照我們所知道的明邏輯而不是潛規則,就已經可以講通目前的結局。只是,從電影本體上來説,這部作品的質量與奧斯卡確實不太匹配。當然,奇蹟也不是不可能發生。呵呵。

  我們仍然把電影、文學、體育這類事務隆重化,把它們看作國力的象徵和隱喻,仍然沒有辦法更加放鬆地看待這一切。所以,就會出現這種普通觀眾的期待和國家選送標準之間詭異的鴻溝。什麼時候讓本體回到本體,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回到正常。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54 字。

轉載請註明: 全民漲姿勢:嘲笑《腫瘤君》申報奧斯卡的人 2015.10.12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