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肉是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維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的優質來源,也是刺激多巴胺釋放的快樂因子。巴蜀大地,肉類地理標誌產品經歷歲月積澱,藴含人們心中對天府美食的憧憬嚮往,包含着從業者對知識產權的珍視與傳承,也成為促進百姓脱貧攻堅、共助鄉村振興的幸福滋味。
自然天地間,風土、原料、工藝互相成就,促成丹巴香豬腿別具一格;時間流轉裏,天時地利人和完美相融,將建昌板鴨的香氣釋放地恰到好處;匠心工藝下,專利技術的研發運用助力燈影牛肉跨越山川湖海......每一種滋味都是探尋美味的路上知識產權的集大成,飽含着天府之國對味覺最真誠的奉養,期許巴蜀兒女豐衣足食、幸福安康。
丹巴香豬腿
丹巴香豬腿,當地人稱“巴阿米”,是一道在甘孜州丹巴縣已有五百多年加工歷史的傳統美食。
藏香豬是青藏高原上非常古老的原始豬種,生長在海拔三千至四千米的高原地區。丹巴縣的藏香豬,每年有九個月時間在山上放養,每天的運動時間為八小時。山上眾多中草藥是它們的主要食材。
自然的放養和綠色天然的飼料,增加了藏香豬肉組織活套性和肌間脂肪。藏香豬總體脂肪含量低而肌間脂肪含量高,在這一高一低之間,凸現了它瘦而不柴,肥而不膩的優良品質。
品質優良的藏香豬也成為丹巴香豬腿這道地標小吃的製作原料。去蹄、去皮、去脂肪後,沿着腿骨兩側將其剖開,輔以一定比例的食鹽、花椒醃製。醃製好的香豬腿,被掛在通風庇廕環境下,歷經60天霜打霜凍的風乾過程,成就丹巴香豬腿香味醇濃、回味悠長的獨特品質。
工藝與水土、原材相互成就、無法分割。2014年11月,原國家農業部正式批准對“丹巴香豬腿”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如今當地政府也正為申報“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而努力。
建昌板鴨
建昌鴨歷史悠久。據西昌縣誌記載,公元859至873年設建昌府時,建昌鴨已頗負盛名。
建昌鴨由羽毛顏色差異分為白胸黑羽系、白羽系、麻羽系三個品種。它們頭型大,頸粗短,前胸豐滿、體軀寬闊。2000年,建昌鴨被列入國家畜禽品種資源重點保護名錄。2012年,建昌鴨獲批“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並創建國家級建昌鴨遺傳資源保種場。
一方水土的滋潤,讓建昌鴨的優良品種得到千百年的保護與延續,也孕育了建昌板鴨這一地標保護產品。從原料到加工食品都受到保護,這在四川地標產品中,並不多見。
體內油脂豐富的鴨子在宰殺、去其內臟後,便可進行醃製。食鹽加以祖傳秘製配方,是建昌板鴨香味濃郁、品質出眾的精髓所在。
上千次試製下最完美的配方比例、手掌與肉質的按摩揉拭,謂之人和。缸中醃製24小時後進行的自然風乾發酵,則是地理標誌原產地天時地利的集大成。歷經近40天,外形飽滿、體幹皮亮、肉質豐厚的建昌板鴨便製成了。
2015年06月19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建昌板鴨”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成都大學肉類加工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所掌握的調控風乾技術也運用到了建昌板鴨這個地標產品的生產製作中,為地標產品的發展提供知識產權動力。
越西貢椒
當一顆越西貢椒邂逅建昌板鴨,會帶來怎樣的味覺驚喜?
越西貢椒的獨特品質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外在感官特徵,越西貢椒因椒粒上並蒂附生1至2粒為發育的小花椒,故又被叫做娃娃椒,子母椒。第二內在品質指標,經檢測越西貢椒揮發油含量均值在7%左右,酰胺類物質也就是麻度每公斤35克左右。
一顆貢椒果躍入油中、融進肉香、綻於舌尖。豐富的物種資源、多樣的配料調味,是川珍鼎立世界的終極奧義。川字號的美名遠揚,不是原材料物質的簡單疊加,而是源於四川地標產品內生動力與和諧共融,也得力於原產地藴含的知識產權價值。
2011年09月,原國家農業部批准對越西貢椒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燈影牛肉
燈影牛肉,源自四川達州通川,百年匠心工藝創制,使肉片薄如蟬翼,入口以達香脆可口、片薄化渣的口感。於燈下可透出物像,故得名燈影牛肉。
2015年,通川燈影牛肉榮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受到中外食客的廣泛關注。在當地肉類製品深加工企業中,達州宏隆肉類製品有限公司所擁有的7項專利技術,正助力着燈影牛肉這一傳統小吃的傳承與發展。
蜀宣花牛新品種的誕生與牛的溯源體系保證了生產原料的健康安全;加工設備的升級保證了生產的標準化,機器切割使牛肉片保持在1—1.2毫米之間,提高生產效率併兼具美觀性。同時,公司所發明的二級烘烤系統取代了過去傳統制作時的炭火烘烤,使生產加工過程更加衞生、環保。
知識產權助力下,千百次試驗的推陳翻新與科研人員的精心守護,共同鑄就燈影牛肉“色澤紅亮、輕薄鮮脆、酥香可口、片薄化渣”的獨特品質。
肉的上百種風味,因巴山蜀水地產豐富而受到地理標誌原產地的獨特孕育,也因製作者的匠心精神和創新工藝而獲得知識產權的硬核支撐與保護。在探尋巴蜀風味的路上,每一種令人留戀的味道融化於唇齒時,都打開了天府美譽的品牌名片,見證着四川知識產權發展的榮光。
今晚20:02,我們一起探尋四川肉類風味小吃,揭秘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與保護對四川地標產品的發展創造的無限價值。
走進天府地標
《走進天府地標》由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出品,四川廣播電視台製作。該系列專題以四川地理標誌發展為主線,追溯原產地藴含的知識產權價值,挖掘地標守正創新的突破發展,探尋地標資源優勢的無限可能,推進引領型知識產權強省建設。
地理標誌是人類生產活動的豐富文化座標,具有歷史之美,文化之美、人文之美、情感之美和故事之美,是世界廣泛認同並暢通無阻的“全球通行證”。四川歷史文化悠久,地理氣候得天獨厚,是全國地理標誌大省。悠久的古蜀文明文脈綿長,地理標誌座標星輝燦爛,展現了豐富生動的人類生產活動史。
《走進天府地標》共4集。聚焦雅安藏茶、邛崍黑茶、蒙頂山茶、米倉山茶和犍為茉莉花茶五大茶葉類地標以及蒲江米花糖、丹稜凍粑、東柳醪糟、丹巴香豬腿、德昌板鴨、通川燈影牛肉、越西貢椒食品類地標。深入挖掘地標產品的自然、歷史、人文、文化和品牌內涵,重點展示知識產權的支撐之美,技術創新之美,產業發展之美。
錯過電視播出也不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