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生態好不好 鳥兒説了算

由 公羊易綠 發佈於 休閒

新華社客户端濟南9月25日電(記者 張昕怡)濕地是地球之腎,它往往孕育着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樣性、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位於山東省東營市的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內的濕地是世界上暖温帶保存最完整、最年輕的的濕地生態系統。

承擔着保護黃河口新生濕地和珍稀瀕危鳥類的重要使命,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一直以來都是保護物種多樣性的天然基因庫,是維護黃河三角洲及環渤海地區生態安全的天然屏障,總體面積達15.3萬公頃。

“生態好不好,還是要鳥兒説了算。”當記者問到保護區近些年取得的生態保護成果的時候,自然保護區管委會副縣級幹部耿沛華自豪地回答。目前保護區內的鳥類已由建區時的187種增加到36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鳥類由5種增加到12種,二級保護鳥類由27種增加到51種。在保護區內,已經有38種鳥類數量超過相應物種全球總數量的1%。

保護區還是全球最大的東方白鸛繁殖地。截止目前,保護區內已累計繁殖東方白鸛雛鳥1954只,其中僅2020年就繁殖雛鳥315只。為了給東方白鸛打造舒適的居住環境,保護區還專門搭建了人工招引巢,讓這些珍稀的東方大鳥成為了保護區內的“有房一族”,每年的11月份左右都有大量的東方白鸛來保護區內“安居”。

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鳥類觀察站外的景色

與此同時,保護區的植物種類也由1995年的393種增加到現在的685種,其中野生種子植物195種,這使得保護區成為中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之一。保護區內的昆蟲種類也十分豐富,經調查鑑定的品種已達到512種。

近期,黃河三角洲開始開閘進行生態引水,歷時20天,生態引水量首次突破1億立方米,達到1.33億立方米,並且實現了首次人工控制漫灘補水。此次補水是歷年來保護區補水量最大、送水最快、範圍最廣、計量最規範的一年,對於健全完善黃河三角洲濕地常態化生態補水機制、推進改革創新,促濕地生態系統健康、提高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完)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