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 | 蘇河之美
期待如常生活的到來。晚風中我是那個騎行暢遊不想回家的人。
我對蘇州河有一種特別的情感,曾在曹楊路橋的河畔居住了10年;上班也在此河兩岸,30年裏工作幾經調動,一直沒有離開過蘇州河,退休時揮揮手告別了恆豐路橋下的一號大樓。在南蘇州路325號百聯集團培訓中心辦公時,我每天開窗看望蘇州河,從民船的槳聲燈影消失,到專業船隻治理河道,挖淤泥、充氧氣,打撈水葫蘆和重建防汛牆等,我目睹黑臭的河水逐漸變清。逢端午節蘇州河開始賽龍舟了,盛大的集體婚慶儀式也選擇在河裏搭台舉行,90多歲老人不信臭河浜有此等喜事,拄拐走出家門看熱鬧來了。
蘇州河是美麗太湖孕育的女兒天生麗質,是從江南水鄉走來的“俏女子”。過去那段不堪回首的黑臭歲月,是她奉獻得太多。後來政府花了幾百億的代價為她“整容”,我覺得值,因為她是我們上海人的母親河。今天蘇州河上最漂亮的一座橋,就是本來破舊狹窄的武寧路橋,重建以後巨大橋柱上金色的“母與子”雕塑,象徵着蘇州河與我們上海人的那層“血緣”關係。
我喜歡騎共享單車去看蘇州河,一來方便二來自由。42公里長的河要分段分時遊覽,才能品出韻味來。從外環線的臨空一號公園起到外白渡橋,黃浦、虹口、靜安、普陀、長寧區段全線貫通。
6.3公里靜安段太像天然T台了,沿岸的“摩登花街”別開生面,還有漂亮的“金色大道”,以銀杏為主幹樹種構建,與綠瑩瑩的河水交相輝映,精心打造的蘇河岸邊,傾注了讓母親河出彩之情。從河南路橋下騎車經過時我眼前一亮,下車推行細看,原來這裏是別出心裁的時光長廊,精美畫作展示了1921至2021的靜安生活場景與城市風貌。當年我在虎丘路88號上班,有七八年時間騎車穿過橋下。我怎麼也沒想到陰暗逼仄的空間可以改造得如此精緻,大概是專門為母親河裝修的“後廂房”吧。
黃浦段的“蘇河之眸”是水汪汪的“長睫大眼”,那是改造一新的見水親水平台,3公里長的八成河岸可體驗沉浸式的濱水城市生活場景。我尤其喜歡“外灘源”的圓明園路,改造後典雅得像一條名貴檀香手串。而長寧段沿河的滑板公園、風鈴綠地、虹橋河浜休閒公園、中山公園、華政公共開放空間等10個綠色板塊,如從空中俯瞰絕對是為蘇河個性化定製的一串“綠珍珠項鍊”。
北蘇州路的虹口段,冒出了一個嶄新的寶麗嘉酒店,河岸邊專設桌椅供休憩觀景。我在暖陽下悠閒地坐着喝咖啡,熟悉的老地方轉身為新潮天地了。想當年上海大廈不惜花巨資改造窗户,就是害怕蘇州河臭氣竄進客房啊。走上原停車場改建的“最上海的觀景平台”,遠眺陸家嘴天際線無敵美景,令我感慨萬千,好像有一款精美絕倫的“鳳冠”映入眼簾,恰好“戴”在了蘇州河的頭上。40年前我每天騎車過乍浦路橋去上班,對面浦東陸家嘴僅有一根孤獨的航船信號杆可見。
最精彩的是在蘇河十八灣,她太像京劇戲裝裏的水袖,就那麼輕輕一甩,抖出了飄逸和優美,婀娜多姿迷倒了多少人。當然蘇州河也有打扮入時的新裝。21公里的普陀段像“大長腿”,11.2公里的長寧段好像腳上的摩登“靴子”,踏上大渡河橋旁的遊艇碼頭足夠亮麗。夜色中的母親河流光溢彩,疑似銀河落申城。30多座橋樑像琴鍵一樣橫卧在蘇河上,五光十色的車子川流不息駛過,彈奏出新時代的人民城市心曲。
蘇河之美,我所向往。
期待如常生活的到來。晚風中我是那個騎行暢遊不想回家的人。(王妙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