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央視網消息:海洋給霞浦老百姓帶來豐富的物產饋贈,同時也成為當地現在最亮麗的一張名片。2021年,霞浦縣共接待遊客711.66萬人次,收入65.28億元,分別增長22.9%、12.4%。旅遊業成為推動霞浦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的強有力抓手,其中,三沙鎮更是因為擁有“最美灘塗”“天氣氣候景觀觀賞地”等美譽成為霞浦文旅線上的新星。

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總枱記者 黃珊:今天直播團隊是來到了三沙鎮的東壁村,先帶大家來看海。因為現在是休漁期,可以看到碼頭附近的海面上停泊着一些漁船,海面上漂着彩色的塑膠浮球,它們是用來養殖生蠔的。攝影師都説霞浦三沙是很出片的地方,而且還容易出大片。為什麼呢?這是因為這片海一年四季的景緻是隨着海上勞動場景的變化而變幻,春天討小海、夏天收生蠔、秋天曬紫菜、冬天拉網捕魚。可能很多地方都有海,但是霞浦的這片海也因為傳統魚耕文化多了一分靈動色彩。不管是晴天的繽紛海濱,還是陰雨天的水墨灘塗,這片海每年都吸引了60多萬人來到這裏攝影和旅遊,三沙鎮也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蜕變成今天攝影圈內有名的“光影小鎮”。

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這十年來,小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家看,我們所在的東壁村,它背山面海、依山而建。離海最近的白色的小洋樓,最早都是村民的家,現在他們有的自己改造,有的把房子租給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打造成特色民宿。截至目前,全鎮有大小民宿120多家,年營收達1億元以上,民宿已成為當地的一項新興富民產業。看着眼前的畫面,你可能想像不到,在20多年前,三沙的一些村民還居住在破陋不堪的茅草屋裏。接下來,我要打開一扇時空之門,帶大家來一次時空穿越。

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這其實是我們用虛擬技術1:1還原的當年的場景,在20多年前,三沙鎮有170多户將近700名村民居住在這樣的茅草屋裏。大家來看,這個房子的牆是用土夯的,屋頂鋪的就是茅草。每個房子的面積不到20平方米,一些村民會在家裏養豬,因此是人畜混居。大家仔細看,這個房子是沒有煙囱的,村民們生火做飯的時候,煙氣會瀰漫到整個屋子裏,一些煙氣還會透過這個茅草屋頂往外散發,在遠處看,就像房子着了火。往這邊走,這裏是卧室,可以看到茅草屋的窗户都非常小,這是因為土夯牆承載不了太大的窗户結構,屋裏可以説是非常陰暗。村民們告訴我,住在茅草屋裏最怕三件事兒,一怕颳風下雨,二怕老人生病、婦女生孩子,三怕客人來了無米無衣。

從1997年開始,三沙鎮啓動了茅草屋改造和造福工程搬遷,把這些茅草屋的村民全部搬到交通比較便利、生活條件比較好的東山村。如今,每家每户都有一棟三層半的小洋房,一些村民還藉着大海的東風做起了紫菜養殖和加工,有些人開起了民宿或餐廳,還有人做起了攝影導演。

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如今,走在小鎮上,一邊是蓬勃發展的新文旅,一邊是熱氣騰騰的煙火氣。大家看,這是小鎮定期舉辦的“山海市集”,展示了很多跟海相關的小玩意。泥塗舟,又叫灘塗雪橇,因為灘塗上不好行走,用灘塗舟就可以在灘塗上滑行。正是這樣市集讓這片海看得見、摸得着,當然還可以快遞。

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除了三沙鎮,霞浦還有許多風景絕美的特色村鎮,就在前不久,霞浦開通了一條環島景觀大道“東海一號”,它全長20.3公里,連接了12個村莊,也將灘塗、沙灘、海蝕地貌等景點串聯,它的開通運營也加快推進霞浦全域旅遊的發展。

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來源:央視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44 字。

轉載請註明: 傳統漁村變“光影小鎮” 海清山美農家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