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負債4億,為什麼MUJI的40週年一塌糊塗?

由 仁連榮 發佈於 休閒

美國分公司破產、負債近4億人民幣,利潤連續下降...

MUJI的40週年,不太順、“動作”不大。

最大的動靜,邀請原研哉、坂本龍一、上田義彥...操刀5支宣傳短片。

1分鐘的短片,沒有一句台詞,每個人不停地重複一件事,掃除。

或許只花了幾個小時,或者,日復一日,耗費了幾天。

又或許,年復一年,一件事重複了幾年、十幾年,甚至是幾十年。

MUJI,也是如此,只做一件事。

5分鐘的故事,跑遍全世界,中國、伊朗、土耳其...只記錄再普通不過的日常瑣碎。

執拗、慢騰騰,這是MUJI。

有多慢呢?

“慢工”

MUJI,慢,慢得很。

在中國市場,後起的優衣庫已經開設700多家分店,而MUJI連它的1/3都不到。

它,為什麼這麼慢?

來,慢慢分析。

▲MUJI2010年主題海報:迴歸原點,放眼未來

“地平線”系列海報,一條完整的地平線,來之不易。

鳥猶尼市,海拔3700米,原研哉去過最遠的地方,還未抵達目的地,就已產生高原反應。

▲MUJI2003年主題海報:地平線

為什麼來這?

這裏有最完美的“地平線”:乾涸的鹽湖,全世界最大的鹽湖。

僅6張海報,攝影卻花費5天時間。

▲MUJI2003年主題海報:地平線

慢嗎?但,很穩。

更穩的是,MUJI的商品開發。

▲MUJI2014年主題海報:自然、當然、無印

商品開發,看利潤,有沒有,多或少。

但,MUJI不是,先思考2個問題,為什麼、什麼樣。

開發丹寧褲,先問自己,“為什麼無印良品要賣丹寧褲?”、“無印良品的丹寧褲會給社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

沒答案,項目終止;有了,展開後續,一條舒適極高的丹寧褲誕生。

開發碎香菇,起源於顧客的調查反饋,“為什麼罐頭蘑菇都沒有末端的柄”?

第一步,調研,為什麼?做什麼?

其一,進入市場前,賣相不佳的香菇會被丟棄,導致10%的食材被浪費。

其二,市面上的香菇完整、漂亮,且大部分被用來熬製高湯,但熬高湯並不需要好看。

▲MUJI1990年主題海報:早餐,從田中來

找到了答案,第二步,行動。

MUJI前往香菇產地,收購破損香菇進行包裝。

以7折左右的價格出售,並在包裝上標明“大小各異,也有破損,但風味依舊”。

顛覆了“香菇很貴”的常識,產品銷售火爆,一度需要把完整香菇掰碎“冒充”。

▲MUJI2008年主題海報:專注一點

MUJI的商品開發路不盡於此。

2003年,“ FOUND MUJI”誕生,在全世界尋找“無印良品”。

比如,捷克的直角襪,貼合腳跟,舒適度100%。

但角度太大,市場上的機器不能做出。

怎麼辦?

在捷克找到會織直角襪的人,請到日本,現場教學,再根據學到的方法,去開發編織機器和素材。

MUJI,典型的日本“匠人”精神。

有日本匠人的“好”,慢工細活,精益求精...

也有他的“不好”,固執己見,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但,這是缺點嗎?

▲MUJI2008年主題海報:專注一點

“減法”

MUJI,極簡主義的引領者...嗎?

MUJI自認不是極簡主義,而是以質樸為主旨的減法美學。

精心細緻地衡量和打磨,剔除冗餘的設計,刪減多餘的工序,追求產品本質的自然表達。

▲MUJI2006年主題海報:自然而然地發生

早期,MUJI的海報,減去背景、圖案,只剩下傳統的簡筆畫、密密麻麻的文字。

沒有一處多餘、一句廢話,似乎在叫囂“華而不實”的浮誇風。

▲MUJI1980年主題海報:有道理的便宜

單色的視覺形象,不經漂白的再生紙,普通的Helvetica字體。

質樸、簡約,這就是MUJI。

▲MUJI1981年主題海報:愛,無需美化

▲MUJI1981年主題海報:整條三文魚都是三文魚

再發展,MUJI的美學特色:“虛無”,一切事物的最初狀態。

大量的“空”與“白”,設計成為容納一切想象的空間。

無印良品是什麼?什麼都不是。

不再去定義,給予用户更多的想象空間。

我思考,我生活,我自主,“無印良品”式的生活態度。

▲MUJI2005年主題海報:茶屋

如果只是海報的“減”化,那就不是MUJI。

MUJI“減法”美學的極致,產品。

創業之初,純棉的水洗襯衫。設計,減;工序,減。

不經染色,不經漿洗,不經熨燙,連包裝也被減去。

減去“亮點”,產品迴歸原點,性能成為決定一切的關鍵。

2018年,MUJI成立中國本土化商品開發團隊,拜訪30多個家庭,記錄細節,反覆推敲。

一個決定,給保温杯減重。

他們發現,中國人喜歡熱水,但又嫌棄保温杯重。

怎麼解決?

推遲成品的上市時間,在現有保温杯的基礎上,反覆試錯、調研。

花費近半年,改造成功,在原有的基礎上,減重55克,增加55毫升的裝水空間。

但一直被詬病的中日價格差,直到去年才開始變化。

MUJI變了?

MUJI在中國市場溢出的價格,源自“一來一回”的運費和關税。

解決方法,選最麻煩的,“減”化生產、物流過程。

降低質量?不可能。所以,直到去年才初見成效。

什麼樣的產品是好設計?

讓產品説話,創新、實用、唯美、隱晦、誠實、堅固耐用、細緻、環保、極簡。

德國工業之父迪特·拉姆斯的“設計十誡”,彷彿在側面印證着MUJI。

MUJI的原木傢俱,色差大、不平整,質量也不穩定。

為什麼“較真”的MUJI會推崇它?

“最純粹的才是最真實的”。

原木,有最原始的樣子,漸漸融入主人的生活習慣後,在使用中越來越有價值。

不再是單純的傢俱,融為生活的背景,並不強烈,卻很合適。

這,也是MUJI。

所以,喜歡MUJI的人,會喜歡它這份獨特的“笨拙”。不喜歡的人,會認為這是種傲慢。

無論如何,MUJI都按着自己的節奏,穩步前行,一步一個腳印。

資料來源:

人物 《MUJI都連續降價11次了,可我為什麼還嫌貴?》

[日]無印良品 《MUJI 無印良品》

[日]松井忠三 《無印良品世界觀》

[日]原研哉 《設計中的設計》

- END -

2021寒假 普象手繪班招生

限定40人,名額有限,先報先得!

【點擊海報,瞭解詳情】

喜歡請分享,滿意點個贊,最後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