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馬平川京東平原,藏着1400年前土長城

長城一撇,運河一捺,二者在首都北京交匯在一起,構成一個厚重的“人”字。通州,這裏不僅有煙波浩渺的大運河,也有“巍峨挺立”的古長城。

長城

鬧市中的土長城

一馬平川的京東平原怎麼會有“高山仰止”的古長城呢?其實,此長城並非大家印象中在重巒疊嶂中盤桓的明長城,而是1400年前的北齊土長城,這段“內長城”與北運河流域的數條河流相伴而行。既有大運河,又有古長城,通州因此既有“一撇”又有“一捺”。

這段古長城的遺址位於通州區永順鎮窯廠村,具體位置在通州南關大街和玉帶河大街丁字路口南100米處。土長城遺址南北走向,北側始自西營前街路口,南至京秦鐵路橋基,總長度大約150餘米。土長城的東邊緊鄰馮玉祥兵營舊址,東邊200來米處是玉帶河暗河的拐彎處,地處鬧市街頭,人們經常會從它的旁邊走過。

一馬平川京東平原,藏着1400年前土長城

古長城遺址大約高4至6米,兩側長滿了雜亂的灌木,上面還有十來户民居,寬處約十餘米,最窄處也有八九米,中段幾近被村民挖斷。好在這兩年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加大,遺址沒有遭到更大破壞。

遺址很不起眼,要不是北側起點立有兩處石碑,從外觀上很難將它和長城聯繫起來。右側石碑上寫着“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北齊土長城遺址”,由通州區政府2001年9月21日公佈,通州區文化委2016年11月20日立。左側石碑寫着:位於通州區永順鎮南部窯廠村。北齊天寶年間,為保護北方軍事重鎮薊城和都城鄴城安全,在長城之內修築一道重城,此城從今北京昌平區開始向東南方向沿温水(温榆河)、潞水(潞河、北運河)右岸修築,中經今順義區、通州區,天津市武清區……今僅存通州窯廠村一段遺址。

一馬平川京東平原,藏着1400年前土長城

窯廠村明清開始有人口聚集,位於通州古城南門外,後漸成了城中村。1990年《北京市通縣地名志》中記有:窯廠村,屬南關居民委員會,位於鎮域東南,在原舊城南關小莊與小園間,玉帶河大街南側。東起小園,西至小莊,南自京秦鐵路,北到東、西營前街。清初軍隊駐此處,就地建窯燒磚,建築東營、西營、南營等營房。清乾隆初始成聚落,故名。

遺址是已故通州區文物所專家周良考證的。《周良文史選集》回憶了當年發現它的過程。這道古代夯土長城遺址最早發現於1983年,當時遺存長度尚有1000多米。其後,繼續被窯廠村的磚瓦窯長期作為制磚取土之地,逐漸被破壞。2001年9月,通州區人民政府公佈此處遺址為文物保護單位。

一馬平川京東平原,藏着1400年前土長城

因修河築路被斷

通州有長城一事曾在幾個朝代的文獻中均有提到,清初顧炎武《讀史方輿紀要》、顧祖禹《昌平山水記》均提到順義、朝陽、武清等地有長城,基本和通州長城在一條線上,而着墨最多的考證文獻是240年前清代通州人劉錫信所著《潞城考古錄》。

劉錫信,榜名錫侯,字桐村,出生於通州一個書香世家,自幼聰慧過人,喜好讀書。曾任户部湖廣司員外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受邀參與編撰《通州志》。劉錫信從政之餘筆耕不輟,其著作《潞城考古錄》,對以前文獻缺漏或錯誤之處進行了補足和改正。

一馬平川京東平原,藏着1400年前土長城

《潞城考古錄》中專門有一章節《通州長城考》,是這樣描述的:“州城西北四里,有古長城遺址,迤北接順義,南近通惠河北岸而止,逾河而南,復閒存一段,其址又變而東西橫亙,再南為州西門外入都孔道。”這段説的是古長城進入通州古城前的情景。劉錫信在文中又説:“考其形勢,長城本綿連南北,似挑通惠河及修西門外通京石路掘斷者。詢之村人亦云。”經過詢問附近的村人,古長城在穿過通州古城時,因為修建通惠河和通州到京城的石板路被挖斷。

劉錫信還提到:“又唐李丕墓誌石,得之城南,其銘曰,屹然孤墳,長城之東。可見長城自北綿亙而南。唐時,城西南遺址尚存也。”“遼史順州南有齊長城,齊天寶中所築之長城矣。漷縣武清二志,俱載有古長城,疑昔時亦與此接連為一雲。”劉錫信查閲了古人編輯的《遼史》《漷縣誌》《武清志》,猜測這段土長城沿着順義、通州、漷縣、天津武清逶迤而行,大致勾勒出這段長城的位置及其走向。

一馬平川京東平原,藏着1400年前土長城

墓誌銘帶來的重要線索

自春秋戰國以來,先後有約20個朝代或諸侯國曾修建長城,其中北齊、北周、東魏等的古長城經過北京。為什麼確定這段長城為北齊年間修建的呢?除了文獻記載,三段唐代的墓誌銘也提供了重要線索。

第一段來自劉錫信提到的唐李丕墓誌石。劉錫信考證説李丕墓誌出土地點在“城南一里許”,與李丕墓誌文説的“葬於縣之南三里”,在位置上是一致的。元代以前的通州城(潞縣城)恰在舊城東北部位。明洪武元年(1368年),鎮守通州的燕山侯孫興祖率兵修築通州城時,將以前通州城向南擴建一倍,這個位置正好是墓誌銘中所言“長城之東”的位置。

另外兩段則來自距離窯廠村南2000多米的唐代孫如玉、孫封兩人的墓誌銘,裏面都提到了這段古長城和它的方位。

通過實際勘察發現,在上世紀80年代,自今通州舊城南門外窯廠村至張家灣鎮皇木廠村,經蔡家坡、北三間房、小街諸村,斷斷續續存在着一道長約6公里的條形土崗。先後出土的這三塊唐代墓誌石,都位於這道土崗的東側,玉帶河(暗河)之西,都記述了這段條形土崗是長城。尤其在唐孫如玉墓誌銘,清楚地指出這道長城是北齊所築。

北齊是個短命的政權,由東魏權臣高歡次子高洋所建,歷經六帝,僅存在了28年。公元550年,高洋當上了東魏的相國,受封齊王,不久後推翻東魏,建國號齊,改元天保,都城定於鄴(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附近)。據史料記載,北齊在天保年間修築過六次長城,其中天保八年(557年)這次修築與通州有關。

據《北齊書》記載,天保六年(555年),柔然與突厥來襲,文宣帝統兵親討柔然並大破之。待北疆稍靜,便“發夫一百八十萬人築長城,自幽州北夏口至恆州九百餘里”。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於海,前後所築東西凡三千餘里”,天保八年(557年),“於長城內築重城……凡四百里”。“重城”就是在已有的長城裏面再修築一道長城。前築長城已“東至於海”,在其內修“重城”,即“內長城”。

在平原上修建長城,與依山就勢的長城不同,它傍河而行,倚河設城,憑水為險,水陸結合,雙道防線比鄰,令敵方難以攻破。隋統一後,長城失去防禦作用。明初開始,通州城區民房需求量增大,因為長城夯土日曬千年,適於燒磚,於是數百年來人們不斷從這裏取土燒磚建房,逐漸地,這段長城就只剩下如今這一小段,外觀上也看不出雄偉長城的影子了。

一馬平川京東平原,藏着1400年前土長城

隨着歷史文獻和今人考證成果的逐漸豐富充實,通州北齊土長城的歷史脈絡越來越清晰,有可能張家灣皇木廠村就建在北齊土長城之上。

皇木廠村南有一段幾十米高坡,與窯廠村遺址驚人相似。這段高坡位於皇木廠村南,距離玉帶河大約100米,高坡長80米左右,高3至4米,寬處大約15米,坡上尚有民居,坡下露出夯土層,有陶器碎片夾在其中。周邊數百米範圍內,有古城(張家灣古城),有河道(運河故道),有碼頭。

據古碑記載,約今張家灣城東一帶,河邊長城隨古笥溝(今港溝河)轉彎地方有守衞戍點,位置應該就是現皇木廠村。皇木廠一帶河流縱橫,沿岸河灘多為沼澤濕地,先民祖輩擇吉處而營之,首選高坡台地,漸成聚落。村址原有縱貫南北的條形土崗,很有可能是成村之初,人們即建房於古長城舊址之隆起坡地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851 字。

轉載請註明: 一馬平川京東平原,藏着1400年前土長城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