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內蒙古旅遊,經常會遇見大大小小的敖包,它們一般都是當地人祭祀和祈福的地方。不過《敖包相會》這首耳熟能詳的歌謠,也説明很多年輕人會把它當成約會勝地。
在《敕勒歌》吟唱的“敕勒川,陰山下”,除了“風吹草低見牛羊”,還有座呼和敖包,也比較有名。
呼和敖包由一座主敖包和環繞其四周的十二座子敖包組成(喻意着十二生肖圍繞宇宙長生天),這樣的佈局在整個內蒙古也相當少見。航拍視角下,十二座子敖包如“眾星捧月”般,竟然形成一個標準的正圓形,第一次看到時還是感覺非常震撼的。
(圖文作者:阿陸,謝絕轉載哦,歡迎關注及合作)
不過我來的時候已經是深秋,原本廣袤的大草原依然廣袤,只是沒有了一望無際的綠意,好在就算滿眼都是枯黃,還是掩蓋不了它波瀾壯闊的美。不遠處的蒙古包羣,似乎在向每位到這裏遊玩的遠方來客展示着當地牧民的熱情。
“敖包”是蒙古語的音譯,意思是“堆子”,也有譯成“腦包”、“鄂博”的,其實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頭堆”、“土堆”或“木塊堆”的意思。聽説舊時遍佈蒙古各地,多用石頭或沙土堆成,也有用樹枝壘成的,不過到現在數量已經大減。因為我從杭州過來,對於這樣的特色“建築”比較敏感,感覺在內蒙古旅遊途中,還是經常能遇見的,但有的確實很小,甚至通過網絡的定位功能都很難查找到它們的名字。
現存的“敖包”大部分是用石塊或者土堆壘起來的,多築于山頂丘陵之上,一般呈圓形,頂端插有柳條等,外形有點像烽火台。每年都會有牧民到此祭山神、路神和祈禱豐收、家人幸福平安,這也是最有代表性的草原文化之一。
有趣的是我也體驗過幾次,但都不是傳統的“扔石頭”,有工作人員會提前準備好奶糖或者奶酪,可能隨着社會發展時代進步,一些祭祀的細節也有所改良吧。
這座呼和敖包並沒有直達的公交車,所以比較適合自駕,又因為在塞外西湖“哈素海”的旁邊,一路風光也是極美的,有興趣的朋友確實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