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應寺白塔下,一條衚衕分出東岔西岔,交會成“X”形,這是宮門口東西岔衚衕,全長308米,曾為朝天宮山門御道,是北京老城內最重要的生活服務街巷。
然而,幾十年來居民們為了增加生活空間蓋的自建房、小窩棚,日積月累,佔據着衚衕的空間;空中,是蛛網般的飛線;房屋外立面則裹着厚厚的灰漿……這條老胡同昔日輝煌不再。
去年6月,西城區啓動了宮門口東西岔衚衕保護更新,採取“去、留、梳、修、補、通”六種方式對宮門口東西岔進行“微修繕、微更新”。
北京小夥兒閔楊是宮門口東西岔衚衕項目現場負責人之一,別看他是80後,大大小小的文保修繕項目已參加了十多個,經驗豐富。
“宮門口東西岔衚衕歷史這麼悠久,一定有很多體現歷史價值的東西。我們的任務就是把它們挖掘出來。”閔楊説,為了讓提升後的東西岔每個角落都能展現歷史的痕跡,他把能找到的圖樣、老照片尋了個遍。
“東岔的71號和73號在歷史上就是店鋪,因此比一般民宅的建築規格高一些,牆體、門頭都很有代表性。”參考了老照片後,閔楊和同事們開始有重點的實地踏勘。
可一進衚衕,閔楊有些泄氣,“和照片上的不一樣。”眼前,哪裏有清代風格外立面老牆,一眼望去全是灰漿包裹。門頭冰盤檐雖依稀可見,但多年的風吹雨打早已讓部分屋頂塌陷、糟朽。
閔楊找來房主一問才知道,幾十年來,這裏一直租給商户開早點鋪。每一次開張,就要重新粉刷一番。久而久之,這裏套上了一層厚厚的殼。
“轉了一圈,發現西牆傾斜的角度比較大,不加固容易出危險。就打算先加固外立面,再做後續。”閔楊沒想到,這片傾斜的西牆,給修繕帶來轉機。
就在閔楊俯下身,檢查傾斜牆面糟朽的結合部時,灰漿下隱隱露出的牆面結構讓他眼前一亮。只見五塊磚向內、五塊向外、銜接處相互咬合,恰似傳統木工榫卯結構。這個樣式稱為“五進五出”,是明清時期寺廟、傳統民居牆面砌築的一種方法。
“東嶽廟的牆面就是這種方法,清代以後慢慢就用的少了,沒想到這裏還有。”閔楊説,意外的發現讓所有人重新考慮如何挽救這面老牆。在加固和露出原貌之間,需要一個平衡點。
“灰漿必須打磨掉,這需要把老磚一塊一塊卸下來。”閔楊説,為了保證小院安全,打磨期間,西牆依靠腳手架支持,同時拆除了部分屋頂,減少牆面承重。拆卸下的老磚有400多塊,原本兩天就能完成的活兒足足幹了一週。“每一個環節都要精細。”
如今,“重組”後的老牆已經在東岔71號和73號亮相。每次看到行人在此拍照,閔楊都會迎上前,分享“五進五出”的小故事。“這代表了中國人的一種智慧,五出部分從外側看十分美觀,五進部分可以最大限度省磚頭,經濟實惠。”閔楊説。
在宮門口東西岔衚衕308米的範圍內,像這樣看似不起眼、實則有故事的小點位有好幾個。東岔33號院的老門扇有170多年的歷史,也是閔楊和同事們經過修補重新復位的。
今年7月6日,經過提升的宮門口東西岔衚衕全新亮相,這裏也成了市民觀妙應白塔的最佳觀景點。
來源 北京日報
記者 張驁 記者 方非 攝
流程編輯 u017